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中的思考

2015-07-05 07:27:34张春丽杨振宇韩红培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张春丽 杨振宇 韩红培

【摘要】大学物理是高等院校理工科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大学物理学本身具有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是难学难教的一门课程。必须通过教学改革,使大学物理的教学与科技发展的前沿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大学物理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2014年1月-2016年12月,编号(2013GGJS-170);2015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2015年1月-2016年12月,编号(15A14001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40-02

一、引言

大学物理是高等院校理工科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许多部门,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大学物理学本身具有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公式繁多等特点,是难学难教的一门课程。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 以及高考形式的改革,很多学生没有系统的物理知识的储备,加之各学校对物理教学的改革,使得大学物理在“教” “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学”与“教”的现状

有些学生进入大学后, 没有了高中学习时的升学压力, 学习不认真, 甚至随意缺课;有些学生基础较差, 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有些学生学习独立性较差,对教师依然有较大的依赖性;而大学物理理论性强、概念多、原理和定律多,而且比较抽象;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迫于就业压力和考研需要,把专业课放于首位,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物理的重视度普遍下降;也有不少学生学习动机不纯,认为大学物理学是基础课,不如专业课重要,只要求考试能过就行。总之,学生对大学物理的学习态度就是不重视、不积极,没兴趣、没动力。

大学物理课程传统的拘泥于教材,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随着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竭尽全力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大学物理作为基础课多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上课时往往缺乏师生互动。加上学生多,教师的监控能力有限,不能及时的关注每个学生的状况。考核模式单一,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死记硬背,应试能力提高了,但其它综合素质却长进不大,所学的知识也不知如何运用,缺乏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习惯和创新精神。

大学物理的基础地位正受到挑战,很多人认为基础物理学的实用性不强,教学学时逐渐减少,受重视的程度在不断降低。课时太少,无法给予学生系统的物理思维训练,学生花的时间也太少,不能真正理解物理思想,从而无法内化成自己的一种科学素质。而各个学院几乎没有与基础课老师的交流沟通,难以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以我现在的上课情况为例,测绘专业大学物理每周2个学时,网络工程专业每周3个学时,数学专业每周4个学时。由于课时少,只能有两个选择:一是减少授课内容,二是加快进度。这样有两种结果:一是不能完整系统的介绍大学物理知识,二是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消化授课内容。这两个结果都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三、教学改革

鉴于以上分析,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适逢学校的转型发展,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物理思想的渗透尤为重要,可以进行以下几点改革。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结合物理学史、科学家轶事、科技发展前沿,使每一堂课能让学生有几个“兴奋点”,让物理课堂生动起来。物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因此,课堂上可以引用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产生共鸣。例如在讲刚体定轴转动时,可以结合教室的门进行开门、关门的演示,让学生思考转动效果与力的三个要素间的关系。再如,讲静电屏蔽时可以结合考场中的信号屏蔽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优化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用图、文、声、像和动态视频等效果把物理现象和过程主动而形象地显现出来,其直观性、生动性、大容量等优点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因此很多课堂上看不见板书,但是课件是单页滚动且翻动快,不易与前面内容进行比较,这时可以配上板书将重点内容列于黑板,便于前后联系,同时可以在黑板上演示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边写边和学生互动,即可以缓解学生对课件的视觉疲劳,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三)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与学生多沟通,有互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出和课程相关的问题,以问题为中心、允许学生互相讨论,再配合教师的讲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思维特点和已有的体验,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安排专门的答疑时间,与学生近距离交流及答疑解惑,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微信群,进行在线答疑,提高大学物理教学质量。

加强与各院系之间的联系,根据不同专业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我们正在进行模块化教学,结合各个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注重物理学知识在各个专业中的應用,如电磁学在通信工程专业,热学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力学在土木工程专业,力学和电磁学在测绘专业,在教学中适当根据不同专业要求调整教学重点,让基础课能更好的为专业学习服务。

四、结束语

通过教学改革,从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模式、院系之间的沟通三方面着手,力求完成大学物理的教学工作,实现大学物理作为基础课的作用。

作者简介:

张春丽(1980-),女,吉林白城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原子分子物理。

猜你喜欢
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9:03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0:38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16:19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衔接教育的探讨
物理与工程(2012年1期)2012-03-25 10:0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