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燕
音乐欣赏课作为职业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学习音乐兴趣,并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对音樂感受力、记忆力和对音乐的鉴赏力,发展想象力,陶冶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音乐课中,如何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提高音乐欣赏课的质量和效率,以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对每一位音乐教师来说,都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与挑战。作为一名职业中专的音乐教师,现就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精彩的讲解是一堂优秀音乐欣赏课的基石
在音乐欣赏课中,精彩的讲解是必不可少的。讲解是引领学生跟作品对话的纽带。尤其在欣赏西方古典音乐的时候,不同的艺术流派,不同的艺术风格,就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艺术素养来说是很难理解的,这就需要教师要及时的讲解,作品的艺术风格,创造背景,作曲家的性格等,从而引导学生与艺术作品进行对话。
当然,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还是需要技巧,需要艺术性。教师的讲解应引导学生与音乐作品进行对话,通过教师巧妙的点拨和讲解,让学生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和表现的深层意蕴。还要通过各种方法,比如在欣赏《梁祝》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先将故事讲解一遍,也可让学生自己讲述,再在欣赏过程在中将故事情节与音乐发展相结合,这样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不再感到枯燥乏味、不再被动,而是主动的,积极的去欣赏音乐旋律的优美、情感的真挚。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就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二、学生的主动性是一堂优秀音乐欣赏课的核心
音乐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音乐之外的其它学科,都是音乐教学的资源,如文学、美术、历史等。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机地将这些以外的知识渗入其中,有助于学生正确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备课,注意学科的整合,把与音乐有关的知识合理地渗入其中,使得课堂生动有趣,师生互动交融的氛围更加浓郁,不仅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而且学生在欣赏音乐时也不感到枯燥无味了。同时,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充满活力的音乐欣赏教学,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和神奇,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浓厚兴趣,获得美的音乐享受,从而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培养欣赏能力,提高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资料不足,光靠教师的讲解甚至是说教,学生所能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将是零散的、单一的,具有不完整性,课堂的气氛也不会很好。学生的兴奋和兴趣也不容易被激发起来,欣赏的效果将会是很有限的。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准备好充足的教学材料,比如教学所用的文字资料、音响资料、挂图等一切可增加信息量的资料,以增强音乐欣赏的艺术感染力。
三、恰当的多媒体运用是一堂优秀音乐欣赏课的点睛之笔
音乐除了声音美之外,形式美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精辟的讲解虽然能够对学生进行性格情操的陶冶,思想感情的净化和道德行为的规范,但是还是不及使用多媒体所获得的效果好。多媒体的运用是当今教学手段的一种重大改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投影、录音、动画、影像等现代化教学媒体被越来越多地使用于音乐教学中,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学生耳闻目睹古今中外的风土人情和历史画面,犹如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既创设了教学情景,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审美能力,又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我们在欣赏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的第七首——《保卫黄河》时,通过放映演唱录像,是使学生从形象色彩、音乐旋律的视觉和听觉方面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黄河磅礴的气势美和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美,从心灵深处接受了美的教育、美的熏陶,达到了欣赏的目的。
四、让学生动起来才是一堂优秀音乐欣赏课的目的
音乐欣赏本身就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不但要用美妙的乐音来感受美,还要用精彩的表演让学生发现音乐美。发挥他们好动的特点,让学生参与实践,引导他们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欣赏中,可以采用唱(奏)和表演的形式,以此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通感作用。如让学生唱或奏乐曲的主题和片断,就会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有利于把握音乐形象,使学生的音乐思维得到充分的调动与发挥,即结合音乐作品的特点进行律动和表演(击拍、舞蹈动作等),使学生在欣赏时能进入作品的意境中去,加深体验作品的内涵,更好地展开联想与想象。
总之,做为一名职业中专的音乐教师,只要老师精彩的讲,学生主动的学,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就一定能上出一堂别开生面的优质音乐欣赏课,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提高感受和理解音乐的欣赏分析力,引导学生产生深刻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审美激情,提高审美能力,最终使学生的就职能力得到提升,,而且也全面提高了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