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洲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之一,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新课标》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并增加实践环节。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教学才会事半功倍。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转变教师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讲解,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新课标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注重开放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体系。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调查、探究等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实验过程中,不能仅仅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如,要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处理或整理数据的能力,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这和过去只要求验证和定性为主的实验有着显著的区别。
二、加强直观教具教学
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体会到,生物标本、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具的无可代替的作用,而且学生对生物标本、模型、挂图等都抱有极大的兴趣,所以每节课选用合适的挂图、标本、模型等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有良好的作用。
三、利用生物实验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普遍对实验感兴趣,教师应利用好这一点,组织好实验教学,投其所好,让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动眼、动手、動脑,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概念,掌握原理。因此教师要努力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因地制宜,保证学生实验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在实验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些模型,如“动、植物细胞模型的制作”,通过自己的想象,自由发挥,自己找材料,制作完毕后进行展示、评比。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成果得到认可,受到青睐时,自然会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模型演示功能,可以生动形象地以多种直观形式展示对象,全面反映知识内容的结构体系,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正充实着课堂教学。它的使用不仅增大了教学容量,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微观事物宏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
五、注重联系实际,激“活”课堂
生物科学是一门与实际联系十分紧密的科学,生物教师在课堂上绝不能照本宣科,而应广泛地联系实际,尤其是学生的生活实际,这必能使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关注食品安全”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将自己平时吃的零食(带包装)带到课堂上,让学生对这些零食进行分析研究,学生们经过认真地观察和思考后将自己的发现在班上进行交流,然后我再让学生谈谈在生活中如何注意食品安全,学生各抒己见,互相补充,一节课下来,学生人人感到收获不少。我在每节课上几乎对每个知识点,都尽量做到联系实际,如学习细菌的知识,就联系食品保鲜技术;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就联系农作物的增产技术;学习植物的生殖,就让学生观察花和果实的结构;学习青春期发育的知识,就为学生具体讲解青春期的卫生保健知识;学习人的呼吸系统,就联系吸烟的危害、煤气中毒的急救等;学习人体的血液循环,就联系各种心血管疾病、义务献血等……事实说明,教师在课堂上注重联系实际,就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手与脑都“活”起来,也让课堂“活”起来。
六、改革评价方法
评价模式不同对被评价者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传统的评价只注重结果,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同样评价模式也要改变。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以学习成绩的好坏论成败,而是要看其各方面的发展与变化。要面向全体学生,学会从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去看待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常识教育的观点评价学生。要尊重学生,不能轻易对学生进行否定。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肯定,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同时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新课标》期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使他们对今后的职业选择和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这就要求生物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