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2015-07-04 04:31高渊唐偲偲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1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高校管理

高渊 唐偲偲

【摘 要】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是大学生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对于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各民族的团结进步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建设性的提出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这一论断为我国的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伴随着民族政策的正确指引以及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数量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作为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重要而又特殊的组成部分,对于高校乃至民族地区和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高校作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与管理的主阵地,如何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优秀人才的培养问题,更是关系到党的民族政策能否顺利贯彻落实,同时也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能否快速发展、各民族能否团结进步和国家能否长治久安。本文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对策。

一、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现状和特点

1.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现状

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源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少数民族学生有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以少数民族为主),也有来自少数民族与汉族聚居地的(以汉族为主),前者的民族特征要明显一些,他们大多都保留了本民族的习俗和习惯;而后者的民族特征则没有那么明显,甚至有些已经被汉化。从生活方面来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主要在语言和饮食上与汉族学生表现出不同,比如藏族、维族学生通常用藏语或者维语与本民族的同学之间交流,维族学生只吃清真食品等。此外,部分来自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除了家庭经济情况较困难外,由于学习基础太薄弱,大学期间不及格的课程较多,但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上进心强。

2.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

(1)学习基础薄弱,独立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大部分来自我国中西部的欠发达地区,与内地或者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文化建设相对落后,教育水平不高。部分来自农村的少数民族学生接受的基础教育较差,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差,一些地区的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都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和英语教学,所以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校后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在学习上与汉族学生的差距较大,学校每年期末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所占的比例要相对高一些。同时,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校后在学习上普遍缺乏计划性和正確的学习方法,很难用正确的心态面对学习上的困难,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不强。

(2)民族意识比较强烈,普遍具有宗教信仰。民族意识,是民族的特征之一,是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受到民族传统和民族习俗的长期影响,具有非常强烈的民族情感,渴望本民族得到认识、了解乃至认同。此外,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也很强烈,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习惯和习俗能够得到尊重,他们时刻关注发生在自己民族的一些事件,维护自己民族的荣誉和利益等。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普遍具有自己民族独有的宗教信仰,比如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学生大都信仰伊斯兰教,而来自藏族的学生则信仰藏传佛教。

(3)交际范围狭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由于生活习惯、民族风俗和宗教信仰的不同,与本民族的同学交往明显多一些,而与本民族以外的其它民族的同学间的交往相对少一些,形成了他们固有的交际圈,交际范围比较局限。同时,这种建立在本民族同学之间的友谊彼此感情深厚,容易交流和理解,体现出本民族之间很团结,“小团体”现象比较突出。此外,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来自语言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一些障碍,容易产生莫名的孤独感,加之巨大的竞争压力和学习生活压力,更容易产生诸如自卑、焦躁、抑郁、抵触等情绪。

(4)就业竞争能力较弱,但才艺突出。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实行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制度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备受瞩目,少数民族大学生也必须走向社会,推销自己,谋求适合自己的职业。但是,在求职过程中我们发现少数民族学生普遍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基础薄弱和学习能力不强等因素导致少数民族学生求职信心严重不足,就业竞争力不强。虽然如此,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后在才艺方面又具有一技之长,他们继承了民族优良的传统,大多都能歌善舞,不但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而且也充分满足了他们渴望被认同的愿望。

二、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对策

1.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日常生活的人文关怀

少数民族学生由于传统文化习俗的差异会在生活习惯上表现出与其它民族学生的不同,高校在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应切实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日常生活的人文关怀,走进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中。老师们应该克服语言上的障碍,多与少数民族学生交流和沟通,在交流过程中了解他们的民族习俗,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的真实状况,只有真正拉近彼此的距离,才能产生信任,有效地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困难。此外,高校还应该通过各种奖助政策以及勤工助学等途径尽可能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缓解压力,顺利完成学业。

2.帮助和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受到的基础教育相对落后,学习基础薄弱,特别是汉语、英语和计算机水平不高,表现在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上会比较吃力。因此高校要通过各项政策和措施帮助和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比如,降低少数民族学生在英语、计算机等课程考核中的要求和标准;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上不断总结和找出问题,并且利用课下时间积极主动与老师探讨解答;在学习上成立“手拉手”帮扶小组,组织学生干部开展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帮扶工作,既可以帮助他们融入到班集体,又可以缓解他们在学习上的压力;为少数民族学生专门开设一些课程供他们选修和学习。总之,对待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一定要多一些鼓励与奖励,少一些批评与惩罚,充分挖掘他们身上的亮点和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标兵,让这些先进个人和正能量激励少数民族学生不断拼搏。

3.不断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

高等学校还应该培养和建立一支业务精、素质高的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队伍。无论是专兼职辅导员还是专门从事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都应该了解各个民族的特点,掌握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熟悉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熟知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落实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与兄弟院校的交流、指定民族教育工作者参加民族工作培训和各类研讨班等途径,学习不同院校在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理论,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邱有华.浅析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及教育管理[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4)

[2]王建辉,李丽辉等.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实践模式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5)

[3]韦成功.试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观的培养[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11)

[4]赵瑜,白罡.浅析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及学生工作管理[J].前沿,2012(10)

作者简介:

高渊,男,28岁,硕士研究生学历,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辅导员。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学生高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互联网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影响的调查
浅谈提高高职院校法律事务专业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成绩的路径
伊犁师范学院“民考民”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与焦虑研究
浅谈如何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