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永辉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现在学校已经设置了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以使研究性学习尽快的深入人心,从目前看,毕竟那种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已经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熟悉。教师往往把教学理解为讲解知识、技能、概念、原理,学生往往把学习理解为习诵、模仿和做题,这种强固的习惯势力会成为“研究性学习方式”有效渗透的强大阻抗。为了找回研究性学习在学生学习中应有的位置,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更多的渗透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尽快地适应并掌握这种学习方法,作为政治课教学,有自己的学科优势,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为我们的学科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首先,教师要尽快更新观念,树立研究性学习的新理念。
教师要走出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误区,不少教师认为,中学属于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打基础的最佳时期,其主要任务是学好各门文化课,搞研究性学习应放在课外,不应作为必修课;尤其在课堂教学中搞研究性学习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降低升学率……显然,这是受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所产生的顾虑,教师应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法的认识,消除上述顾虑,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学会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把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这不仅使学生看到了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价值,提高学习积极性,还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要充分认识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要树立起研究性学习的新理念,研究性学习所倡导的新理念是:转变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让我们的平日课堂多一些探究性;研究性学习是最有效、最主动、最能够激发教师、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习方式。
其次,让课堂多一些探究性,给学生多一些思考想象的空间。
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是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授课方式,采用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采取不同的教学组织方法。但有一个总的原则必须坚持,就是让课堂多鞋探究性,多给学生些思考和想象的空间。针对课本知识,教师要有意识的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氛围。比如讲《经济常识》三大产业(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其中有一个知识点,三大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在讲课时是分别论述的,现在请学生根据对这一知识的综合理解,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一种形象的方式将三大产业的不同地位和作用表示出来。结果很多学生灵感一下来了:国民经济是一棵大树:农业是树根,工业是发达的树干系统,绿叶和果实就好比第三产业;国民经济是一座高楼:农业是地基,钢筋水泥好比工业,大楼进行的装饰装潢是第三产业;还有将国民经济比作一艘巨轮:农业是坚固的船体,工业是巨轮的导航系统,这巨轮是否舒适豪华壮观则象征第三产业了等等。也许有的比喻尚需推敲,但学生通过这个过程很高兴就将这个知识理解升华了。针对一些现实性比较强的知识,则可以采取调查的方法。如高一经济常识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节课,首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一中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作了调查,调查可以以问卷方式,也可访谈方式,各组避免调查对象的重复;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不足之出,并谈出自己的解决方法。这节课的大部分任务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课上主要进行调查结果的汇报,在教师引导下,找出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合理之出,同时发现不足,并进而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在整个活动中学生自然明白了什么是正确的消费观以及应该如何做了。有些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知识联系很紧密,有时我有意识地将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栏目遷移到的教学中,针对热点问题让学生进行研讨,通过查阅资料,社会调查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乐在其中。如焦点访谈"镐头砸碎真、善、忍"这一期节目,我把它放给学生看,学生看完后,很受触动,但为什么发轮功练习者董力要用镐头杀死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什么是邪教?它与宗教什么关系?我国政府的政策是什么?等等。马上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教师并未马上回答,而是由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然后上课时学生对所有问题进行交流,教师只是起指导的作用。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在研究性学习,是我教学不断考虑的问题,而通过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把教育变成学习,把学习真正变成学智慧。把培养学科能力、思维方法作为最高的学习目标。不仅传授给学生以“鱼”,而且传授学生以“渔”,教给他们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获得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新的教育理念认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通过独立的思考和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环境激发出来的,基于这样一个观点,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活性,又要注重引导学生“质疑”,为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提供宽松活跃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实践证明:通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效果明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学生在研究和探索中逐步形成一种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会激活自己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性活动,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学会团结与合作。团结与合作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有时需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只要大家分工合作,才能形成一个有创造力的团队;有利于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学会做真学者。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严守学术规范,这对今后学习和工作都是大有意处的。
如果我们的每一个课堂,每一次学习机会,都能有"研究"的内涵和品质,都能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我们的学习就会更自主、更主动,学习的效率就会更高、能力更强,我们的教育会培养出更多适合未来需要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