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专业学生演唱能力多元化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5-07-04 22:55杨庆斌
北方音乐 2015年19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对于教学实践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我国近年来声乐专业教学现状而言,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艺术市场需求,迫切的需要创新和改革。在未来的艺术市场,更加渴求的是具备实践性、应用性等综合性表演人才,所以转变声乐教学观念,加强声乐专业学生演唱能力多元化培养的教学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就此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明晰当前我国声乐专业教学现状以及学生素质水平情况,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强化声乐专业学生演唱能力多元化培养,推动教学事业的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声乐专业;演唱能力;多元化培养;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艺术氛围愈加浓厚,近年来,国内声乐赛事节目不断涌现,引发了一系列对艺术人才培养的争议,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社会大众对声乐艺术多元化发展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有助于民族声乐的健康持续发展。就当前我国声乐事业发展现状而言,缺少良好的艺术氛围,并随着艺术市场要求的提升,传统声乐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声乐人才演唱能力多元化发展需求,迫切的需要改革和创新[1]。所以,我国声乐事业朝着多元化方向發展,在教学中必须明晰声乐艺术的多样性特点,从而实现声乐艺术的创新发展。

一、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现状

就当前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现状而言,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着声乐艺术人才的培养成效,迫切的需要改革和创新。

(一)教学培养目标不明确

当前声乐教学培养目标不明确,我国多数高校在声乐教学中,仍然采用音乐学院的培养模式进行,过于重视演唱技巧,而忽视了演唱中情感的融入和音乐的审美性。在声乐教学中,文化意识薄弱,直接影响到学生课堂学习成效,不利于声乐专业学生演唱的综合素质培养目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校声乐教学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课程设置不科学

课程设置是教学改革中重要的形式之一,就当前我国声乐课程教学现状而言,课程内容设置较为单一,开设了声乐技能课、乐理、钢琴以及和声等课程训练,但是唯独缺少了声乐实践的课程训练[2]。究其根本,是由于我国声乐理论尚未能充分融入到高校声乐教学中,缺乏合理的声乐理论知识的灌输,致使声乐课堂教学变成了单一的模仿课程。这种教学方法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成效,但是过于落后,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相一致,过于盲目的模仿演唱,是缺乏创新的。

(三)教学内容不符合实际

当前我国声乐教学中,众多高校声乐教学存在着严重的盲目教学的现象,过于注重模仿,沿用专业音乐学院声乐教学模式,甚至存在着声乐教师在教学中盲目制定教学目标,忽视学生学习实际情况,为学生布置大量国外音乐视听,以至于学生采用更加生硬的方法去演唱和训练。这样的演唱学习缺乏情感的融入,难以从根本上借助音乐表达内心,更加谈不上演唱技巧的展现。

二、教学改革的实施条件

我国当前声乐教学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学生演唱能力的多元化发展,所以,首要任务是转变教学观念,在传统教学观念基础上,创新配套的教学模式,并从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设置方面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改革。

(一)多元化的教学观念

转变传统声乐教学观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声乐学习的思维观念,首先应转变当前民族唱法和美声等唱法分开学习的教学体制,成立相应的符合“中国元素”的概念,主要目的是将唱法进行整合,不再单独的进行划分,从而形成一个符合中华民族特色和审美情趣的演唱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集文化性、市场性以及民族性于一身,能够较好的满足市场需求和艺术的未来发展目标[3]。更为重要的是,这几种唱法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借鉴和交融,有助于创新教学理念,更好的应用在实际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多元化演唱能力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此外,还应该加深传统声乐艺术的学习,包括戏曲、说唱以及民谣等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将其应用到日常声乐教学实践中,有助于对中国声乐演唱艺术的把握。

(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多元化的教学观念,相应的教学模式也需要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多元化演唱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多层次、多形式的演唱技巧,从而满足学生对声乐演唱的不同学习需求。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唱法上的壁垒,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各种声乐唱法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同时能够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声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多元化声乐教学时,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能力,制定教学方法,按部就班,实现既定教学目标[4]。通过重唱、合唱以及表演唱等声乐表现方法,实现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加强声音的协调能力,对于学生声乐演唱能力多元化有着较为积极的作用。

(三)多元化的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内容上,从声乐个别课以及辅助课程内容着手,按部就班的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阶段的教学安排,实现声乐教学目的。声乐个别课教学内容主要是以训练发音为主,科学合理的发声方式能够贯穿于教学始末,曲目的安排应该以抒情、咏叹为主,主要目的是用来规范学生的声音,丰富内涵和品味,为后续演唱能力多元化培养奠定基础[5]。此外,在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学院,还应该结合当地的人文特色以及民俗特点,有针对性的加入特色教学内容,从而实现音乐文化的跨境交流,为声乐多元化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三、演唱能力多元化要点

(一)演唱特色和技术的多元化发展

就声乐发展的特性而言,多元化的艺术风格是我国声乐事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多元化的演唱风格同样是声乐教学的主线,而要实现演唱能力的多元化发展,首先需要具备多元化的演唱风格和演唱能力,才能更加灵活的运用声音来呈现更为多元化的演唱能力。就之前中央电视台蔡明举办的音乐会,在音乐会上蔡明一人分别呈现了民族、通俗、美声以及欧美等流行歌曲,为全国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令业界人士为之一振。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具备丰富的声乐教学理念和作品累积,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开展演唱能力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二)舞台表演能力形式的多元化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艺术鉴赏的品味和需求度越来越高,转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声乐艺术是一种视听结合的艺术形式,单一形式的演唱已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视听需求[6]。诸如在当年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推出的歌剧表演上,需要选手即兴表演,不仅考验了选手的专业素质,同时对于舞台表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可以通过加强学生舞台表演能力的训练,借助戏曲的身段表演或者话剧小品排练等,使学生能够不断积累舞台表演的经验,从而能够胜任任何表演形式的演唱。

(三)表演形式的多元化发展

对于学生表演形式多元化的发展,可以通过说唱、表演唱、对唱以及多声部合唱等表演形式,更好的训练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对于声乐表演形式能力更熟练的掌握,并且灵活运用到实际表演中。演唱形式的多元化,对于培养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综合性人才有着较为积极的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声乐学生演唱能力多元化的培养,有助于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上进一步的创新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演唱风格、演唱技术以及舞台表演能力的多元化。但是我国声乐教学多元化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未来的实践道路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不断进行完善和改进,为我国声乐事业健康持续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周涵.浅析声乐专业学生演唱能力多元化培养[J].黄河之声,2015(09):55.

[2]赵娜.关于高师音乐课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究[J].艺术研究,2011(03):100-101.

[3]王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声乐艺术审美能力培养的探究与实践——以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黄河之声,2014(04):13-14.

[4]韦巧慧.高师声乐学生演唱能力“多元化”培养的几点思考[J].歌海,2014(04):113-114.

[5]李丹.聲乐专业女大学生演唱临场前应激状态分析[J].音乐创作,2014(10):193-194.

[6]曾晓红.多元化:高师声乐教学改革探索[J].池州学院学报,2012(01):134-136.

作者简介:杨庆斌,男,辽宁开原人,吉林师范大学,本科,声乐演唱与表演、流行音乐演唱。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