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问题

2015-07-04 22:16刘洪峰王延涛
今日财富 2015年36期
关键词:劳动力农民工农村

刘洪峰 王延涛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生产现代化持续推进,农村经济社会深刻变革,致使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增加。目前,大多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摆脱“三农”。他们顺利就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合理地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关系到经济发展全局和社会进步的根本性问题。文章结合我国当前深化改革的国情特点,阐述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转移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导致农村劳动力发生变化,合理地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促进农村和城市的发展;有利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至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有利于实现农业进一步规模化发展,优化市场资源配置。

一、我国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界定及其产生原因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致使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或非农业部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正如列宁指出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本身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口同农业分

离,就是说工业人口增加,农业人口减少”。这种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工业发展进步的结果与体现。但是结合我国目前

的国情来看,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已不均衡,并且大量涌入城市造成城市就业压力的现象令人堪忧。

(二)、样本城市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以沈阳市为调查对象,稳定的农民工约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在沈稳定居住的农民工人口数量大约是40万人。其中,来沈阳大于10年的家庭占21.18%,近3年来沈的占33.29%,近3年移居的家庭每年以近10%的速度增长。农民工整体的文化素质偏低。在民勤县,据2014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全县常住人口为24.12万,比上年下降0.17%,农村常住人口17.93万人,比上年下降2.24%,至2014年末城镇化率达25.65%。

从总数和占比来看,全县劳动力的总量出现小幅下降。从抽样400户家庭来看,临时性在外务工人数减少,长期性外出务工人数增多。长期性外出务工人数占总数的98%,而临时性的仅8人。转移的劳动力通过劳务中介的仅占11.6%,亲友帮带的占42.2%,自谋出路的占41.8%,其他形式的占4.4%。

结合两城市转移情况,农村劳动力转移有以下特点。从转移人数看,劳动力转移总量有了小幅上升。从输转形式看,以无序的自谋输出为主,举家迁徙为主要的移居形式。从流动规模来看,规模不断扩大。从产业分布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青壮年劳动力为多数,文化水平较低。主要居住在集中城市郊区。从转移流向看,以向城镇转移和县外转移为主。

(三)、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情况及就业状态

从2015年10月国家统计局统计的关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的数量以及外出劳动力的平均月收入来看,我国近一两年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居于17500万人以上,数量较2012年有明显提升,并且人均月收入维持在3000元人民币左右,这一平均水平数据与我们调查的个体收入数据有较大差距。从数据中看,那些以无序无组织自谋职业方式为主的农村劳动力的月平均收入水平在1500-2000元人民币。

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状态

在调查城市中,有固定工作的占44.72%,工作断断续续的占23.89%。现主要方式有两种,其一是未与企业或雇主签订劳动合同,没有约定的进行较长期或临时性就业;另一种是自谋生存之路,采取流动务工的方式。

农民工工资收入状况,随经济形势、行业性质、技术含量、个人能力等因素而不同。从表象上看,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和社会总体水平相当,但深入了解可知,他们取得当今薪水很

大程度上是通过加时加量的劳动换来的,饱含着艰辛。工资收入居社会中间水平。

通过去辽宁省绥中县劳动局调查,得到以下内容:

2015年3月和6月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随着时间步入夏季,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在下降,转移就业情况在增加。一是传统节日原因,新年及正月,劳动力聚集在家中,与家人团聚或者可以认为在休假期间,转移就业情况不好;另一方面也是主要原因,3月之后,温度逐渐上升,各地建筑类工程开始动工,就业机会增加,实现转移就业人数大幅增加。从中可以看出一个很特别的数据是自主创业人数,3月末为13,6月末为29,人數偏少,但有所增加。

三、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及对社会的建议

(一)、在国家宏观上层面。现阶段,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四个全面”战略。农村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农村的每一项改革都必然涉及劳动力的变动,因此,要从总体上把握好农村改革的方向,从全局上更好地指导和协调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各项改革之间的衔接配套,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的综合效应。切实做好在改革的同时关注农村劳动力的问题。通过国家计划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保证城市的合理发展,控制城市人口的膨胀,防止并及时治理“城市膨胀综合症”。

(二)、在农村和企业层面。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要从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增殖观念、效益观念出发,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逐步建立以大农业为主体,以乡镇工业为支柱,第三产业为纽带,以中小城镇为中心,农工商协调发展的农村经济新格局。对于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各大中小企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企业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模式,扩大规模。多开展“阳光培训工程”,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开拓服务业,从东部沿海向内转移,在中部建立大量中小型企业,在抑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增加就业,并且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三)、在劳动力本身微观层面。对农村劳动者来说:要改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自己的社会适应力,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实现就业。多进行大学生支教、村官、西部计划等政策性就业。在为国家做贡献的同时实现就业。培养自主创业的能力,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七个怎么看》

[2]2015年11月03日,财政部网站,《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

猜你喜欢
劳动力农民工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