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015-07-04 13:18杨培霞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创设阅读教学情境

杨培霞

【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阅读教学情境,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营造民主、和谐的阅读氛围,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切实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把学生领进色彩缤纷、生动有趣、广阔的语文天地,让经典优美的篇章陶冶他们的情操。

【关键词】阅读;有效性

传统教育总把学生视为盛知识的容器,课堂阅读教学偏重于情节和内容的分析,大量的讲解和反复阅读训练,教师只是教参书和学生之间的传声筒而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阅读就是激发学生对祖国的崇拜,对人的崇拜,对书的崇拜,对祖国语言的崇拜。”长期以“教师为中心”的错误观念下,必将忽视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又忽视师生间在教学中的多种情感的交流,肯定与新课程下的阅读背道而驰的。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把孩子领进色彩缤纷、生动有趣、广阔的语文天地,让祖国的语言丰富他们的思维,让祖国的文字净化他们的灵魂,让经典优美的篇章陶冶他们的情操,让小学生用自己的笔墨来讴歌他们心中最美好的事物,已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语文教师的任务。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想象,这堂课的学习会因了学生解决课前问题的浓厚兴趣而轻松愉快。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学习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开篇导入时,一位教师采用的是直接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安徒生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另一位教师是这样导入的“大年三十,要过年了,同学们心情怎么样?你们在年三十都做些什么?(当然很高兴了,可以得到父母亲人给的压岁钱,可以吃许多鲜美的食物,可以玩得很开心…….)丹麦作家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做些什么呢?她跟你们一样过得开心幸福吗?(学生产生猜想)就让我们带着疑惑进入课文学习吧!”这两则导入,后面一则更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教师的导语不单单只是课文开篇的导语,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知识的引导都离不开教师有效的导语。

二、创设阅读教学情境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带着热情,凭自己的经验能力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是以自己的各种感官去触摸品味,体验文本的,这时他独特的心理感受,情感意志,想象理解都将在文本上打下鲜明的个性的印痕。有些课堂,气氛热烈活跃,学生兴致勃勃,有些课堂,学生沉默、无动于衷,两两比较,就会发现,原因在于在教学中,有没有创设情境。情境教学,是指从教学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引起学生情感体验,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近几年来,在课程改革中,情境教学频繁运用于我们的课堂。但是,从教学有效性维度来看,不难发现,在这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教师在有意创设情境时大量的非语文元素通过情境创设源源不断地搬进课堂,而促进学生学习文本语言或发展学生语言的成分反而少了,这样势必导致“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背后“语文味”的淡化和语文本色的缺失。

因此,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非常有必要对当前语文课堂中的情境创设进行冷静地再思考,并摸索出一条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情境创设之路。情境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教学方法。新课程理念要求,在教学中强调要进行情境教育,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发挥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融互渗于作品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之中。而阅读课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三、营造民主、和谐的阅读氛围

“和谐”的氛围是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的摇篮,更是学生不断进步的催化剂。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心理安全、自由,心理愉快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事实也是如此,只有当学生心理安全时,他(她)才会毫无拘束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在阅读中敢说、敢做,不迷信别人,才会全身心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相反,当学生在课堂上感到不安全,不自由时,他(她)会用沉默来保护自己。可见,在课堂上要注意开启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多么重要。课堂上不要有太多的清规戒律,应当让学生觉得自己是自由的,安全的。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使学生产生亲切友好的情感,营造一种愉悦的,民主的氛围,让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随时可站起来质疑,突出学生主体性,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同时,还要重视展示,肯定学生在学习中的研究和发现的成果。法国教育家说:“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句話不正说明肯定和赞赏学生是教育成功的“灵丹妙药”。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坚决杜绝对学生训斥性的评价。当然,并不是不评价或只是作简单的评价。我总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用丰富、鼓励性的评价去营造和谐的氛围。对于阅读中不可避免的必要的批评,我就用婉转的语言指出。这样,学生才能充满自信,自动地学习,使其各方面得到发展。师生间保持民主、和谐的关系,这是让学生处于自由的、宽松的氛围中进行主动的,成功的阅读教学的必要条件。

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指望老师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学习”就是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有的课文结尾意犹未尽,十分含蓄,可让学生续写想象作文。如《珍贵的教科书》中,指导员在牺牲时有许多话要对“我们”说,却没有说出来,指导员可能会说什么呢?让学生进行补充想象,通过增扩续补想象,既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果要增补得精彩,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质和量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并不是全部放手让学生随意的学习,而教师却无事可做。由于学生年龄还小,特别是小学生,自制能力差,辨别意识不强,在有些方面还不能做到真正有效。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是要求师生合作,去寻找和确定少而精的,富有研究价值的研读题目,给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的情景,并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索途径,并与学生共同展开探究。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与鼓励下,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研读,主动探究,优化课堂结构,发挥教师“导”的作用,促进学生“学”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地学,创造地学,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认真地读,读文中的意、情、味,从而获得知识和能力。

猜你喜欢
创设阅读教学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