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现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

2015-07-04 13:18张建强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价值数学文化

张建强

【摘 要】数学文化的科学方面的教育价值主要是指数学对于科学发展和生产实际的意义。通过数学严密的计算、推理、证明和解决问题,培养科学态度,规范思维方式;数学已成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各门学科从理论到应用不可或缺的科学工具,数学文化在生产生活领域发挥工具性作用和技术性作用,使人类更好地从事生产和改造自然。数学文化的人文方面的教育价值主要是指数学对于人的理性培养和心灵成长的意义。数学的理性精神为人类提供了科学地观察、了解、分析、认识整个世界、整个宇宙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强调数学过程的数学化以及数学具有理性的体验、情感、意志、价值观;数学具有德育功能,使人求真、求善、求美;数学给人以美的熏陶,能提高审美能力。

【关键词】数学;文化;价值

一、突出文化特征的数学课程观和教学观

数学课程不仅具有科学价值,即传授数学知识,发展认知能力,培养科学精神的价值,更具有人文价值,促进心灵成长。这就要求我们要有突出文化特征的数学课程观和教学观。数学课堂教学应当集知识、技能、能力和理性精神为一体,把“知识传递的过程”设计为学生接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和培养理性精神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把已有的数学知识传授给學生,然后让学生反复练习巩固。也就是说,数学课堂教学要充分反映科学的数学,也要充分体现数学发展史的探索精神、数学思维的智慧与创新,还要关注数学人文的价值。对数学教育而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克服困难的自信心、意志力等远比仅仅获得知识更为终身受益。

二、创设问题情景,呈现数学本质文化

数学发展到今天,纯数学已经不可能成为“大众数学”,其知识的科学性,理论的严密性固然重要,但一味追求,无疑会使学生造成神秘感和恐惧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科学性,也要注意通俗性、本原性,应该努力还原、再现数学重要概念的产生、发展过程,让超越现实的数学概念回溯到它的源头,从而使抽象数学现实化或物质化,并揭示其本质。创设数学问题情景不失为一条较好的实施途径,情景来源于现 实生活,也来源于数学知识结构。数学问题多种多样,我们见到最多的是纯数学问题,即有明确的条件和结论,只要找准解题策略,依靠解题技巧就能解答。还有一种问题是数学本原问题,蕴含数学思想,反映数学概念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展现概念的本质。数学本质应包括:知识的内在联系,原理的形成过程,思想方法的提炼,理性精神的体验等。

例如,用糖水浓度作“不等式”的思想实验。假设a-溶液(糖水),b-溶质(糖),那么b/a是糖水的浓度(甜度)。现向糖水中放糖m>0,糖水变甜。于是可得不等式:b/a

三、重视应用性联系,培育学生的应用意识

正如华罗庚先生所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数学无处不在,无处不用。数学在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的深入地、广泛地应用众所周知。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向外扩展重要的数学概念、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等,如对称、理性与直观、小概率事件等;提炼数学思维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如数学建模、数学抽象、数学归纳、数学猜想等;反映数学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如:哈雷彗星的发现。1705年前后,哈雷对300多年观察到的24颗彗星进行了抛物线性的计算,提出“彗星的运动轨迹可能是极扁的椭圆而不是抛物线”的可能性判断,经过大量的计算,预言“这颗彗星将于1758年重新出现”,后来被事实所验证。这就是彗星中最著名的哈雷彗星的起源。这个预言并被证实是举世瞩目的,以及海王星、电磁波等的发现,都是数学计算、数学推理。

四、重视与数学史的联系,培育理性精神和辨证思维,渗透德育,激发爱国情感

综观数学发展史就是一部全人类数学家和数学工作者的奋斗史,也折射出人类社会的进步史。数学中存在大量的辨证统一世界观的范例,如常量与变量、运动与静止、形象与抽象、肯定与否定、有限与无限等等,都是生动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题材。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结合教学内容,讲授一些数学史的知识和反映数学家求真、智慧、创新、理性、探索精神的奋斗拚搏故事,使学生体会感受理性的精神、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

如希帕索斯因公开无理数的发现而被学派视为叛徒,阿基米德因沉迷于数学而被入侵士兵杀害,欧拉双目失明仍用心算创作,陈景润病魔缠身仍潜心“皇冠”摘宝,腿残的华罗庚与“优选法”,轮椅上的霍金与“黑洞理论”以这些优秀数学人物的事迹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升华为科学、真理而奋斗的思想境界。

五、创设数学美的氛围,给学生以数学美的熏陶

数学美俯拾皆是:统一之美、简洁之美、对称之美、和谐之美、韵律之美、纯粹之美;直线的刚劲,曲线的柔和,蝴蝶定理、黄金分割、勾股定理等的神秘,无不充满了数学符号的简洁、公式的流畅、推理的严密、证明的精湛令人赞叹不已的自然诗情画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数学美的氛围,使学生置身其中,去认识、发现和感悟数学之美,受到美的熏陶。仅举几例说明。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统一定义;瞬时速度、曲线的切线、电流的强度等抽象出统一的导数定义;曲边梯形的面积、变速运动的路程、变 力做功、不均匀细棒的质量等抽象出统一的定积分的概念。这些都揭示了数学抽象的本质,体现了数学的统一美、简洁美。

六、开展数学趣味活动,彰显数学文化价值

基于对数学文化的粗浅认识,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在体现数学文化的形态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数学趣味活动课成为我校校本课程之一。它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突出数学文化,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数学,着眼于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和谐地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引导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好玩的数学游戏”“数学实践活动”“有趣的数学故事”“生活中的数学”等活动……把学生们带入一种合作与竞争的愉悦数学世界,在游戏与活动中体验数学的无穷魅力。学生们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与能力,常常让人惊叹不已!数学趣味活动课,深受同学们的喜欢我们的数学趣味活动课在重视课程表层的趣味性的同时,更注重课程深层内涵,努力挖掘数学文化的底蕴,展现数学文化的魅力,发挥数学文化在培养人文精神方面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实践,我们发现,数学趣味活动课不失为彰显数学文化价值的有效途径

总之,现代数学教育应充分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在文化层面上找回失落的数学教育价值,是新课程赋予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的职责。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时,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可以相信,在数学文化的洱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学生的心智得以不断的滋养,才干得以不断的升华,人格得以不断的健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吴建国,沈自飞.数学教学与人文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2003

基金项目:2014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首批立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文化的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4]GHB0210)》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价值数学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