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与德国浪漫主义文学

2015-07-04 06:56孙怡雯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文学

摘 要:德国浪漫主义时期著名作家和诗人Joseph von Eichendorff(艾辛多夫)的Mondnacht(月夜)与李白的《静夜思》堪称亚欧大陆上两颗“月夜明星”,在文学的夜空中熠熠生辉,其浪漫主义色彩浓郁而典型。本文以《月夜》为出发点,浅析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以及特点,从而揭示浪漫主义文学的存在意义。

关键词:德国浪漫主义;文学

德国浪漫主义时期著名作家和诗人Joseph von Eichendorff(艾辛多夫)的Mondnacht(月夜)是我钟爱的德国诗歌之一。它与李白的《静夜思》堪称亚欧大陆上两颗“月夜明星”,在文学的夜空中熠熠生辉。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美的语言赋予这首诗无限梦幻般的美感,最能打动我的,是诗歌中富有灵性的自然意向和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浪漫主义情怀。

詩的开头,首先运用了两个非现实的第二虚拟式,以交替韵的形式先发制人地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好似苍穹 安详地低吻大地 又如大地在花卉丛中与天空梦幻幽会”试想,当夕阳隐去,整个天空披上夜的黑衣,一轮明月挂在黑暗之中,原野上一片静谧。这银色的月光是大自然一切情愫的起因,它给予人忧伤,又赋予人希望,月光是梦开始的地方。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油然而生,他将月光看作天地幽会的媒介,神圣高远的天空与温柔宽旷的大地此刻交织在一起,他们含情脉脉、窃窃私语。这甜言蜜语被迷人的玫瑰花丛听到,它们也红着脸,收敛了刺,娇羞地躲在自己肥绿的叶后。远处的夏虫也享受着此刻和谐的夜晚,时不时发出“吱吱”的笑声。

第二节中,诗人笔锋一转,把读者的思绪拉回现实世界。“微风轻拂原野 掀起一片轻轻的麦浪 树林低声悄语 夜空星光灿烂”。一阵和煦的风从远方携着问候而来,麦浪此起彼伏,微笑的麦苗纷纷摇曳身躯予以回应;挂在树梢的绿叶带动细枝摇摇摆摆,沉浸在自己风姿卓越的舞姿中的枝叶们竟忘情地“哗哗哗”笑出了声,惹得天上的星星一片哗然。

“我的思想 张开飞翔的翅膀 越过寂静的田野 犹如飞回自己的故乡”。第三节抒情主体第一次正式地出现,在这广袤的天地中,“我”的灵魂摆脱了尘世的喧嚣,张开洁白的翅膀去轻叩天国的大门。那里才是“我”心应该归属的地方,那是彼岸,是天堂,是安谧,是永恒,是一切美好的所在,是“我”所热爱的自然的力量。整首诗在浪漫的抒情中达到高潮,以高潮为结尾,留给读者无限遐思。

此外,这首诗的哲学色彩和宗教色彩也令我对艾兴多夫的创作拍手称赞。“天与地”正如汉文化中的“乾与坤”,一个明朗,一个含蓄,两者又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圆融、平衡的世界。同时,天空又代表着彼岸,大地代表此岸,人类终归要回到“故乡”这个平静永恒的世界,就如宗教指引世人经历尘世的洗礼后回到天堂的怀抱。哲学和宗教因素使整首诗篇和谐完整,达到内容上的统一与情感上的升华。

艾兴多夫1788年3月10日在上西里西亚拉蒂博尔附近的卢博维茨府邸出生,在绿树成荫的国度里愉快地度过了自己的童年生活,1805年到1810年间,艾兴多夫先后在哈勒、海德堡和维也纳攻读法律和哲学,此间结识了浪漫派作家阿尔尼姆、布伦坦诺和F.施莱格尔,并开始了他的诗歌创作。他也曾参加对拿破伦的解放战争,于1816年起在普鲁士政府部门供职,但对文学创作的偏爱始终是他不可支摇的首要选择。1844年,艾兴多夫辞去了公职,成为自由作家。德意志温馨浓郁的人文气息造就了他独特的秉性与气质,他虔诚地信奉宗教,热爱诗歌,热爱大自然,歌颂浪漫。他的诗歌充满着神秘奇幻的色彩,读起来却又朗朗上口毫不晦涩,因此他的众多作品被谱曲传唱。在德语自然诗史上,他的诗显示出一种有别于同派又不合于传统的“异质”。它既不同于启蒙自然诗,意在切物象形的描写,也不同于“狂飙突进”,重在主观情感的抒发。它是以主客统一的艺术思维,在情与景的浑融中,抒写自我的生命体验,造就出中国诗学所追求的“意境”。它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有绘画美;它能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生韵致美。

然而艾辛多夫的浪漫主义并不代表着虚无缥缈,脱离现实。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是在过于理性的社会中唤醒人们对感性的认识,是对于内心诉求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同时给予人人文关怀。它们敏感地把握着社会和时代的脉搏,在冰冷的现实中给民众带来一丝温暖与希望。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政治上的黑暗,社会中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没有启蒙主义思想家所描绘的那般美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就是了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源泉。

浪漫主义力主表现个性与感性,不像古典主义文学那样强调理性以及对社会、国家整体的服从;“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得到启发“,是说浪漫主义在题材与主题的表现上富于传奇性、奇特性。这些特点都使浪漫主义文学有了与西方传统文学全然不同的面貌。"如果我们考察一下整个大陆上自称为'浪漫主义的'具体文学的特点,我们就会发现全欧都有着同样的关于诗歌及诗的想象的作用与性质的看法,同样的关于自然及其与人的关系的看法,基本上同样的诗体风格,在意象、象征及神话的使用上与18世纪的新古典主义截然不同。"关于这些共同点,韦勒克总结为:"就诗歌观来说是想象,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 也就是说,浪漫主义文学以强调想象来突出文学的目的在于表现理想和希望,以强调自然来突出文学应偏重于抒发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以强调象征与神话来突出文学的隐喻性、表现性和夸张、奇特的艺术表现方式。这些特点是浪漫主义文学共有的特征。

德国的文学形成并发展于1798—1830年间,在时间上大体和欧洲其他国家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平行,但又尤其特有的表现。法国大革命后全欧性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反映了人们对于革命后的现实普遍表示不满和失望,这种不满和失望来自不同的阶级和阶层。贵族对革命恐惧、反抗,德国的市民阶层对法国大革命一开始也是欢呼的,后来就迅速转向反对,这主要是因为德国市民阶层生性软弱,其经济上的软弱性根植于德意志的四分五裂,而其政治上的软弱性使市民阶层没有推翻封建贵族的要求,也不具有推翻封建贵族的力量,法国大革命显示出来的人民群众的力量反而使软弱的德国市民十分惊恐。从本质上来说,它害怕暴力远胜于害怕贵族。这也正是当时不少德国知识分子对法国大革命由欢呼迅速转变为反对的原因。德国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在政治上带有比较浓厚的反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反拿破仑的色彩,反对拿破仑占领德国莱茵地区,也反对拿破仑在这个地区进行的资本主义改革。因此德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既有反对大革命的倾向,又有反对异族占领的爱国色彩。德国浪漫派对拿破仑在莱茵地区的变革表示反感,因为变革带来了动乱,而德国浪漫派普遍渴望的不是变革而是宁静,他们的理想世界是宗教改革前中世纪的欧洲,他们用理想化了的中世纪欧洲与当时动荡的欧洲现实作对比,所以德国浪漫派表现出了浓厚的复古倾向。

启蒙运动提倡理性,提倡文艺反映现实,德国浪漫派却恰恰相反。浪漫主义文学家认为,现实生活如此丑陋,如此不尽人意,如此混乱庸俗,高尚的文艺不应该去描写这样的外部世界。他们认为文艺的目的并不在于反应外在的现实,而在于写内在的世界——心灵的世界,抒发内心的追求和理想,表达思想的延伸和震撼,而这些都是卑劣的现实生活所不能赋予的。浪漫主义者用象征物——“蓝色花”来代替他们最美的理想和不断追逐的目标,这个象征神秘而美好,却没有具体的微观描述。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德国市民阶层的不成熟,德国的现实不能使浪漫主义者想象出一个具体性的未来世界,而只能是一个浪漫的幻想,他们用这样一种幻想来对比现实世界。

另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德国浪漫主义作家的宗教态度。对于宗教的狂热和虔敬是德国浪漫主义者的普遍特征,尤其是早期浪漫主义者。他们大多把宗教改革前基督教统一的欧洲看作理想的世界。他们主张用基督教思想统一人的意识,认为宗教改革带来了思想自由,而思想自由又带来了社会动荡。他们的创作反映了他们的宗教虔诚和对彼岸、来世的追求,正如艾兴多夫在诗中关于“故乡”、天堂的描绘和憧憬。他们的宗教狂热与他们的政治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内在联系的。因为宗教从本质上说是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政治上的反资本主义改革和宗教上的虔敬狂热在当时具有统一性。与此同时,18世纪以来,德国文学深受德国唯心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莱布尼茨的理性主义经过沃尔夫的介绍和系统化,对18世纪的启蒙运动颇有影响,接着便是18世纪与19世纪之交的康德、费希特、谢林。完备精准的唯心思想汇入文学创作中,使浪漫主义具有一种典型的气质。

最后我们必须指出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在文艺创作上表现出来的蔑视传统的创新精神。“浪漫”这个词语的基本含义便是蔑视传统、我行我素,不顾及他人说教,随心所欲地追随内心,实现自己之所欲。浪漫主义文学作家企图打破各种文艺体裁的界限,强调自由意志,以形式的无所限制促进内容的自由广阔,这在今天也是文学发展的一种趋势和潮流,但另一方面,历史是最好的鉴定者和裁判者,不少德国浪漫主义者的作品也因此失去了生命力和表现力,这是其偏激的一面。

我认为,任何文学形式都有其存在的原因和意义,它们没有好坏对错之分,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它们都取决于时代的经济基础。每一位出色的文学家都有着超脱常人的敏感和责任感,他们用笔作为发声的工具,向社会控诉、哀叹,向大自然示好、赞颂;每一个成功的文学作品都是典型时代背景下的典型浓缩,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或直接或間接地反映着社会,揭示我们活着的真谛,给与我们人文的关怀。无论是理性还是感性,文学始终以曲折盘旋的方式站在社会思想的前沿,呼唤真理,呼唤爱与和平,呼唤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这也是每个时代文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充分理由。

参考文献:

[1]余匡复. 德国文学史(修订增补版)[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3.

[2]唐艺军. 心仪和谐 艾兴多夫《月夜》赏析[J]. 书刊文摘

[3]曹乃云. 德国浪漫派诗人艾兴多尔夫[J].

作者简介:孙怡雯(1993-10-13),女,河南郑州,河南大学外语学院2012级本科生,研究方向:德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文学
野生文学怎么看?
我们需要文学
当下文学的尊严与自信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我爱上了文学
对“文学自觉”讨论的反思
CNN intelligent early warning for apple skin lesion image acquired by infrared video sensors①
文学
文学病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