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及工程质量保障分析

2015-07-04 04:47:25李淑梅王平
信息周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质量保障技术水利工程

李淑梅 王平

【摘 要】水利工程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财产生命安全,而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的质量,为了提高我国水利工程质量,促进水利工程健康的快速发展,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已成为水利工程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面就主要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及工程质量保障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技术;质量保障

引言

水利工程作为利国利民的公益性工程,通过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有效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对水量进行合理的调节与分配,从而满足人民生产及生活对水资源的需要。而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后期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因此,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势在必行。

一、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特点

水利工程的施工指的就是水利建筑从设计理念转变为实际工程,由虚无的意识转化为真实的物质的过程,其建设过程还需要集中资金、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源等方方面面,因此这一重点环节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大力將技术进行统一和有效控制,使用全方位的技术能力控制施工中的细节,合理利用技术执行来保障工程整体的质量。水利工程的施工具有特殊性、繁琐性以及季节性的特点,下面笔者将进行逐一地分析阐述。

首先,由水利工程的特殊性决定了施工的特殊性,水利工程建筑物就是指具有蓄水功能、挡水功能及排泄洪水功能的建筑物,需要其必须拥有最好的抗压性能、最强的耐腐蚀性能、最大的稳固性以及耐久性,这样就决定了其在施工过程中技术水平的特殊性,因此其施工过程也就具有了特殊性。其次,由于一般的水利工程规划地点地质及环境很复杂的地方,几乎都是在沿江海山等地方,这就导致了工程施工受环境的制约而显现出的复杂性,这种地理的复杂性在技术控制不过关时会给水利工程带来不利影响,造成安全隐患。最后,水利工程进行时所使用的工具,工艺都与温度密不可分,工期与水期密切相关。冬季天气寒冷温度低,不宜开展工程,而且在工程施工时一般要选择少雨期进行。为了保障水利工程的工期及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必须抓住最有利的施工季节进行施工,以达到提高工程质量提升工程进度的目的。

二、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及其发展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涌现,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而言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与理解,人们在追逐利益的同时,不断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的提高,这不仅提高了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速度更保证了其质量,传统意义上而言,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综合性施工,它不仅需要专业的水利工程建设知识更需要掌握其他学科内容,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技术的调整,以便更好的促进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发展。例如,在控制爆破中,基岩保护层原为分层开挖,现在发展到水平预裂爆破,确保了开挖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特殊部位的控制爆破技术解决了在新浇混凝土结构、基岩灌浆区、锚喷支护区附近进行开挖爆破的难题。

施工技术的不断提升,导致了新机械的不断更新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真正意义上的促进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例如,近年来,在水利工程建设实施爆破技术的同时,机械化的施工设备为其爆破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设备支持。传统的爆破技术都是手工进行钻探,不仅难以掌握施工技术的准确度,更是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施工难度大,施工作业效果差,这些都影响着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然而机械设备的发展却大大改变了这一现状,为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采用自动爆破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精准度,而且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这完全是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结果。

近几年来,连续实现了现场连续式自动化合成炸药生存工艺和装药机械化,深孔梯段爆破及硐室爆破开采技术也日渐完善。除此以外,还有许多的水利施工技术得到了改进更新,在大型水利工程施工中,十分重视的土石方平衡技术;有利于抗滑锚固及排水等综合优势的高边坡加固技术;能够有效治理滑坡的抗滑桩技术;阻止滑坡体变形延展的挡墙技术等,这些新技术都在新形势下的水利工程施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水利工程质量保障措施分析

1、建立健全分级管理制度

首先,建立分级管理制度,完善法人管理责任制。针对修建规模较大的水利工程,本着其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应该由市里统一落实管理;针对跨乡镇、中小型水利工程,应该由县区部门统一落实管理;针对微型水利工程,则由乡镇统一部署管理。根据水利工程规模大小的不同,实行分级管理制,同时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水利工程统一管理,并根据责职不同划分事权,落实管理法人,保证管理有章可循,有责可寻。

其次,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按照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产权管理关系,逐级落实管理法人或管理责任人管理的经济技术指标及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明确增值保值责任,完善奖惩办法,健全全年动态管理及年底述职制度,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竞争激励机制,对管理不佳并履次不改的责任人应及时免职,对造成重大管理损失的责任人需追究相应责任。

再次,落实科学管理制度。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者必须具备专业、高水平的管理知识,有良好的素质,对现代化、自动化管理技术有充分的了解。要积极引进既懂管理又懂水利,既懂经济又懂法律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以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科学、合理。

2、加强施工全过程管理

(1)施工合同管理。合同管理主要包括合同预算管理、合同签订程序管理、合同施工管理及施工合同清算管理四个方面。实际管理中,根据各环节管理内容的不同,给予针对性、合理性管理策略,通过加强合同管理,规避合同频繁变更问题,进一步保证施工的良好性。

(2)施工成本管理。施工单位应该将预算定额作为依据,结合自身施工特点、管理水平,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编制施工成本定额,并根据编制项目目标责任展开成本预算及管理工作。工程施工全过程中,必须以项目目标责任成本预算作为依据,进行成本控制管理,以此来保证工程项目规范、高效、有序地施工,从而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促进施工的成本效益。

(3)施工质量管理。首先,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项目法人、管理人员等通过交流、探讨,结合相关技术标准及工程特点,有针对性地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其次,管理人员根据施工规划对工程进行划分,对施工各阶段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与验收;再次,建立水利工程管理信息数据库,对采集的施工信息进行汇总、归类,为施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4)施工安全管理。施工安全管理是确保水利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因此,重视施工安全管理,也显得很有必要。实际管理中,可通过建立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体系、加强安全知识培训、施工安全考核、动态监督管理、施工安全奖惩制度等方式,切实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进一步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3、加强生态保护与管理

其一,确立水利工程施工的生态保护管理目标: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或杜绝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资。其二,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并根据环保、水保技术规范要求,加强生态保护与管理。其三,建立环保、水保保证体系机构,施工期间由配置专职的环保、水保人员,对施工环境实施动态的监督,加强对环保、水保的预防与整治力度。

结束语

水利工程为我们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与此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生态环境破坏,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这一点必须要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从实际出发,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促进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四大效益相统一,促使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寅生.浅谈水利工程建设工程质量控制[J].治淮,2009

[2]强德生.试述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J].北京水务,2010

[3]钟金梅.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的方法和措施[J].吉林农业,2010

猜你喜欢
质量保障技术水利工程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职教论坛(2016年25期)2017-01-07 00:45:10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安装过程中的质量保障措施探析
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应用外包粘钢加固技术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00:58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8:30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13:28
高校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分析
商情(2016年11期)2016-04-15 07: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