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
【摘 要】建筑工程规划是促进城市规划改造的主要项目,实际建设前期必须经过详细勘察与设计,才能保证建筑物符合实际应用要求。近年来建筑行业引入了诸多先进的思想观念,为建筑设计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强化了工程项目改造建设的工作力度。创新是建筑设计的先进趋势,只有创新才能全面提高建筑物的可利用价值。因此,建筑设计人员要具备多方面的创新思维,从设计理论与实践中获得更加丰富的操作经验。本文通过对建筑设计创新以及可拓思维模式的详实阐释,以期更好的推进我国建筑工程设计工作的顺利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可拓;思维模式
前言
建筑的复杂性,决定了建筑设计的本质。从功能上说,建筑设计要满足各种实用需要,具有技术特征;从形式上说,建筑还要满足人们美学欣赏的需要,具有艺术特征。工厂生产的技术产品可以是批量的、重复的,而艺术产品不允许重复,因此一般意义上的建筑设计离不开创造,也就有了建筑创作之说。
一、可拓学的基本概念
可拓学是用形式化模型研究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和开拓创新的规律与方法,并用于解决矛盾问题的科学。通俗地说,可拓学研究产生创意的理论和方法,成为生产创意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来源。可拓学的研究对象是矛盾问题,基本理论是可拓论,方法体系是可拓方法,逻辑基础是可拓逻辑,与各领域的交叉融合形成可拓工程。可拓论、可拓创新方法和可拓工程构成了可拓学。对于建筑设计创新领域的可拓学应用则是对可拓学、创新学和建筑学等方面的综合应用研究,它是以创新性为理念,以可拓学为工具以建筑设计为目的的一种学科的综合。
二、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实践内容
基于创新思维指导下,建筑设计要结合实际活动才能完成任务,才能为企业办公、工业生产、人居生活等创造优质的建筑环境。此外,创新设计是复杂的建筑活动,设计师要顾及整个建筑结构分布形式,对室内外构造拟定完整的设计模式,确保建筑投入使用后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基于设计创新思维下,建筑设计方案要考虑室内外设计、建筑图纸及其表现形式,并且采用高科技辅助人工设计作业,这些都是设计创新方法的必然有求。1、室内设计。考虑到建筑功能及形式的多样化发展趋势,保持设计方案的协调性,这是现代建筑设计积极倡导的观念。室内设计要根据用户使用需求,严格控制好各个环节的设计的卢,维持建筑内部空间分布的合理性。因此,设计人员需对室内空间做好详细规划,需要掌握室内方案设计、施工工艺、材料应用、工程预算、室内表现和CAD施工图绘制技艺。2、室内表现。设计创新中协调每一种元素的均衡,为用户提供更具空间感、层次感的环境,注重建筑室内表现设计是创新思维的基本要求。从CAD识图、SketchUp结构快速建模、VRay导入模型渲染、到Photoshop后期合成修饰,学习掌握一整套专业的效果图制作流程,从而达到独立制作的行业要求。设计人员可根据现有的设计案例,结合用户提出的一些要求,适当地改进建筑室内表现方式,努力创造相对稳定的室内环境。3、建筑表现。在设计实践中,对每一个建筑细节都要做出相关的创新,尽可能完善建筑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对于设计师来说,其必须掌握室内、外表现理论基础,能够独立制作包括家装、公装、别墅、大堂、办公环境在内的各种室内表现图,以及别墅、住宅、商业建筑、酒店建筑,办公建筑等在内的建筑模型及各种建筑表现图。不同建筑有其相应的表现形式,设计创新则是抓住具体的使用标准,严格执行创新过程。4、建筑动画。建筑设计技术是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利用计算机科技辅助人工设计可提升方案的质量水平,为建筑物提供更加丰富的空间展示平台。建筑动画是现代设计思维常用的方式,由计算机辅助设计师共同完成相关设计内容片。实践中要掌握室内、外表现理论基础,学习制作常规室内表现图,以及别墅、住宅、商业建筑、酒店建筑。学习建筑动画特效相关知识,完成建筑动画、虚拟现实、影视后期等与建筑表现相关的工作。5、建筑图纸。施工图纸是现场作业的总指导,图纸编排对建筑项目施工流程具有决定性作用,设计人员务必多次规划与审查建筑图纸,能够独立完成家装、公装、建筑等施工喷墨图纸的绘制。例如,建筑宜采用土建与装修、设备一体化设计,同时将室内装修与设备安装的施工组织计划于主体结构施工计划有效结合,做到同步设计、同步施工,以缩短施工周期。
三、建筑设计创新中的可拓学应用
可拓学是我国学者自己提出的一种新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它综合了多种思维模式的特点,提出了一整套的可拓性的思维方式,如共辘思维、传导思维以及菱形思维等,这些思维具有选择性、连贯性、全面性、反向性等特征,将可拓性的思维方式应用于建筑设计中将有助于建筑设计的创新,充分发挥可拓思维的优势。
1、共扼思维的应用
事物的共辘属性根据其物质性、系统性、动态性、对立性的特点,分别具有了虚实、软硬、潜显、负正四对共扼属性。而这些不同的属性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而建筑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事物的共扼属性进行创新型的设计。利用共扼的思维模式可以对各类事物的内部结构以及信息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有助于全面掌握事物的优缺点,并加以利用,有针对性的对矛盾进行化解。建筑设计时在进行创作时,应注重对建筑条件的利用,并按照建筑的不同属性以及转化方式,最大限度的实现建筑的价值。如费城富兰克林纪念庭院,设计师通过示意性的钢构架勾勒出建筑的轮廓,代替建筑实体,用一种虚实互换的方式充分调动起人们的想象力。用这种方式,设计师往往可以将不利的条件通过属性的转换化为有利的条件,甚至能更加充分的发挥建筑的设计价值。
2、传导思维方式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会出现很多矛盾点或是相互关联的设计单元,如建筑的外窗面积,若增大了面积则能够有效增加采光照明,提高室内舒适度,但却会影响到建筑的供热采暖能耗,降低建筑的能源使用效率。因此在建筑设计时应充分注意到这种“传导”效应。所谓传导效应,就是一个系统的子部分有所变化后将会对另一系统或是另一个对象造成影响,使其也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改变和影响有的时候是正向的,则可实现两者的共赢,但有的时候却是负向的,可能会导致其中某一个体的效率降低。传导效应能够有效解决某些相互矛盾的问题,但有时也需要注意到传导中的不利影响,通过其他方式对传导结果进行引导。
3、菱形思维方式的应用
菱形思维方式是一张综合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的集合法。发散性思维是根据事物的基本特性对其进行伐善,是来自或连接到一个中心点的联想过程。而收敛性思维则是对发散思维的一种逆过程。菱形思维方式是先进行发散再进行收敛的一种方式,首先,利用创新相关要素的可拓性、共扼性、相关性、传导性等属性,对思维进行发散,从一个基元出发向多个新的基元要素进行扩散,从而为创新提供了多种途径,这是菱形创新思维的第一个阶段,目的是为了创造更多新的可选择的思路。第二步则是对发散的思维进行收敛,根据限制因素、实际需要,从可行性、优劣性、兼容性等标准对发散后的新的基元要素进行选择,从而得出需要的创新方式。一般在建筑设计的创新过程中我们在使用菱形思维模式的时候不单单只是运用单一的菱形思维模式,而是在设计的过程中综合不断的采用发散性的方式对思路进行括展,最后再根据实际需要对思路进行概括和收敛,这样可以在保证思路多样性的基础上不至于偏离基础的条件及设计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是推动社会现代化改革的基本产业,建筑工程设计与规划对城市改造有指导性作用。面对传统建筑设计思想存在的不足,新时期必须强化设计思想与思维模式,构建符合城市现代化风貌相适应的建筑工程。创新思维是当代建筑设计积极倡导的思想观念,设计师要根据不同用户、不同需求、不同环境等因素,编制一套完整的建筑设计方案。本次设计采用创新思维方法,实现了建筑结构功能的最优化发展,体现了新设计思想的综合利用价值。
參考文献:
[1]周树梅.解析面向科学性设计问题的可拓建筑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1).
[2]梁娜.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外部环境功能创新[J].科技信息,2011,(25).
[3]艾英旭.建筑设计创新可拓优度评价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