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路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代表其民族的独特的文化艺术。民族院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同民族,在这里各个民族的文化相互碰撞,而音乐正是可以良好沟通的桥梁。各民族通过音乐能够相互谅解、交流,从根本上理解各自的文化,能够有助于加深同学感情,更有利于民族团结。所以,传播、弘扬、学习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歌作为民族音乐的一种,学习起来更加容易,演唱起来朗朗上口,所以傳播也更加广泛,更能够深入到学生当中引起大家的共鸣和交流。笔者认为,把民族歌曲演唱作为民族高校艺术公选课去推广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试行的。
【关键词】民族院校;民歌;公选课
随着高校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声乐演唱作为一门艺术公共选修课也逐渐得到了认可。据了解,目前多所民族院校中开设的声乐演唱课程多是以学习美声歌曲和流行歌曲为主,没有专门的进行民族歌曲的学习。在少数民族汇集的民族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和整合这些艺术资源,发扬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为学生提供互相交流文化艺术的平台。民歌演唱课程的开设正可以构建起这样的平台,让学生们通过学习各民族的优秀歌曲相互了解、相互学习。
一、课程开设的意义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优秀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振兴的动力。我国的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又有着无限的生命力。众所周知,民族高校是由多民族组成,有着丰富民族艺术资源的高校。在民族高校,开展艺术素质教育工作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和特殊性。音乐是可以代替一切语言的沟通工具,而对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而言,音乐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融入到他们的生活当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传播、弘扬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可以增加民族间的融合,各个民族间音乐上的相互了解、交流,更能从根本上互相理解各自的文化,有助于加深各民族同学间的感情,更有益于民族团结。
当今社会,各种类型的音乐充斥着我们的耳膜,令人选择的音乐种类非常多。而学生们选择听的音乐大多是流行音乐,对于民族音乐甚少接触。这种一味追求流行,把中国的传统民族音乐放置高阁的行为令人担忧。作为音乐教师有责任正确的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审美眼光去欣赏音乐,用民族音乐的正能量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课程开设的可行性
歌唱是表达情感最真实、最直接的,也是最古老的一种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一直以来都广受人们的喜爱。民歌作为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现实性,充分反映本民族特有的历史、民俗、性格、情趣和文化传统。学习民歌不仅仅能够通过演唱达到民族间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的目的,还能提高审美水平,感受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首先选择民歌演唱的学生大多是喜爱歌唱的学生。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如果学生对歌唱感兴趣,就会在课上积极跟着教师学习,教学效果自然会很好;其次民歌演唱课跟其他艺术课程相比,学生们能够更直接的参与和体验音乐的美,抒发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最重要的是民歌演唱是通过语言和歌唱结合来表达情感,它以“声带”为乐器,方便性是其他乐器无法比拟的。
民族院校中少数民族众多,其中不乏一些有音乐天赋的学生。这些学生能够使其他民族的学生更直接、更真切的感受到他们本民族文化的魅力,这也是在民族高校开展民歌演唱课程教学最有利的地方。
三、课程的内容
这门课的主要内容是用科学的方法演唱不同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声乐作品。想要演唱好一首声乐作品,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声乐的技能训练,主要包括音乐知识、视谱能力和演唱技巧训练,其中演唱技巧训练还包括气息的训练和发声的训练,同时还要求学生姿势优美、面带表情的进行发声训练和演唱。如果没有演唱技巧训练,“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就无法完整的去表达歌曲的内容。
其次在学习歌曲时要重点掌握好每个民歌的特殊曲调和节奏,充分理解民歌创作的背景和所需的演唱情绪。以新疆民歌《一杯美酒》为例,歌曲的调式是维吾尔族民歌的和声小调风格,将重拍子设为空拍,带切分和附点的节奏贯穿全曲。这种节奏也正是学习这首曲子的关键点,可以作为重点对学生进行讲解。
四、课程的教学选曲
民族声乐公选课在选择曲目时应该吸收专业类的优秀经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考虑科学性和灵活性,把“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首要任务。当然,选择声乐教学曲目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对民族声乐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融入到歌曲的意境当中。教学曲目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审美观点和心理特征,通过引导式教学和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同时加强声乐作品的实际训练,用贴近生活、贴近自然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五、结语
这只是对民族高校中开设民族声乐课程的一个构想,希望我们能够把这一课程尽快的开设起来,为民族高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一定作用。也希望能够通过开设这门课程,让民族文化得以弘扬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李晋玮,李晋媛.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
[3]俞子正.声乐教学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刘大巍,夏美君.声乐艺术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5]冯兰芳.关于普通高校艺术公共选修课程的思考[J].人民音乐,2003(12).
[6]冯兰芳.对普通高等音乐欣赏课的探讨[J].中国音乐教育,2005(10).
[7]谢育坚.天籁之音唱响主流舞台——民族地区音乐院系开设本土原生态民歌演唱课程的构想[J].艺术探索,2009(6).
[8]张芹.普通高校声乐公选课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