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丽
摘要:目的:对妇科高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以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妇科高龄患者中选取34例进行研究分析,分析妇科高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以及效果。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34例妇科高龄患者实施相应手术治疗后,均没有出现显著并发症状。其中,2例患者因术后出现剧烈咳嗽使切口裂开,通过二次缝合后痊愈出院,另外32例患者其腹部切口均在Ⅰ期愈合,定时出院。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为妇科高龄患者成功完成手术的关键,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妇科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护理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技术的发展,妇科高龄手术患者逐渐呈现上升趋势。但基于老年人自身机体免疫力较差,因此,其在采用手术进行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较多并发症,影响患者整体治疗效果[1]。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笔者为进一步了解分析妇科高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以及效果,特从我院妇科高龄患者中选取34例进行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1年12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34例妇科高龄患者,患者年龄为65—80岁,平均年龄(72.53±1.41)岁。分析患者疾病类型:4例为宫颈肿瘤,10例为子宫脱垂伴阴道壁膨出,6例为子宫平滑肌瘤,4例为子宫内膜癌,4例为卵巢囊肿,6例为外阴肿瘤。
1.2 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34例妇科高龄患者中,22例实施全子宫和双附件切除术,6例患者实施全子宫、双附件、部分大网膜和减瘤术,4例实施全子宫、双附件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2例实施前子宫和后阴道壁修补术。
2 结果
本次研究选取的34例妇科高龄患者实施相应手术治疗后,均没有出现显著并发症状。其中,2例患者因术后出现剧烈咳嗽使切口裂开,通过二次缝合后痊愈出院,另外32例患者其腹部切口均在Ⅰ期愈合,按期出院。
3 讨论
3.1 术前护理:
在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前,因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和对手术方法的不了解,其极易出现恐惧、紧张和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而使患者肾上腺髓质分泌较多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使患者出现一系列病理和生理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手术效果。尤其是对于高龄患者,其因生活拮据、丧偶和同子女交流不多等因素,对疾病没有充分的认识,因此,极易担心为恶性肿瘤,没有人照顾等,影响手术治疗效果。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护理人员应积极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同患者间建立良好护患关系,采用亲切和蔼的言鼓励患者,有效稳定其情绪,促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应指引患者食用高热量、高维生素和易消化的食物,有效确保患者营养状况。对于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应采用相应措施进行纠正,促使手术顺利进行。
3.2 术后护理
3.2.1 体征护理:
在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护理人员依据患者手术方法和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体位进行确定。同时对患者心电图和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通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意识状态和尿量等指标,尽早发现患者出现的心衰症状。对于术后出现憋气、心动过速和低血压的患者,应确定是否出现心肌梗死症状,采用相应处理措施进行积极处理。对于因精神紧张和疼痛等出现的心率失常和高血压等症状,应及时通过止痛、镇静和抗感染等药物进行治疗。
3.2.2 管道的护理:
基于手术的需求,患者需留置引流管和导尿管等管道,因此,在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护理人员应依据具体情况对各种管道进行护理,观察其是否通畅。对于出现异常现象的管道,护理人员应及时报告主治医生并采用相应处理措施进行处理,有效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等等。
3.2.3 褥疮护理:
基于老年患者自身机体特點,其皮肤抵抗能力下降,因此,术后长期卧床休息,会导致其出现褥疮症状。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在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护理人员应定期定时对患者进行翻身,确保床单的平整、清洁和干燥等,对于极易出现褥疮的部位进行有效按摩,进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降低褥疮现象发生率等等[2]。
综上所述,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在妇科高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临床上具有显著作用,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本次研究选取的34例妇科高龄患者实施相应手术治疗后,均没有出现显著并发症状。其中,2例患者因术后出现剧烈咳嗽使切口裂开,通过二次缝合后痊愈出院,另外32例患者其腹部切口均在Ⅰ期愈合,按期出院。该研究结果同唐玉英和祁丽艳学者在《高龄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中研究结果基本一致[3]。因此,在妇科高龄患者围术期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被逐渐推广应用,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李春梅,徐丽.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特点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8,10(05):362--364.
[2]郑爱群,王安敏.妇科高龄患者82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6):80--81.
[3]唐玉英,祁丽艳.高龄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吉林医学,2008(23):52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