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得太少了

2015-07-04 11:51:03吴非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个人兴趣张中行今晚报

吴非

少时听人说,人老了会觉得自己读书少,会悔恨,于是立志多读。可我十六岁就失学了,那是1966年,读者应当懂的。插队那年才十八岁,“文革”中,要想读书也是罪过。那些年,最困难的是没书看,没办法,有什么就读什么。但凡文史哲类的书,饥不择食,捞到都看。记得有次搞来一本史书,读了好几遍,还做了笔记,可是越读越疑惑,多年后才知道那书很成问题,但我当时读得极虔诚。

关于读书,任何比喻都是跛足的。而一个比喻用到滥了,它的本意也许就被忽视了。譬如人们很喜欢引用“我爱读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但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对许多人而言,这不过是一时一事而已——如果把名利放在他的面前,他就未必再去“扑面包”了。没有书读的时候,朝思暮想;一旦有书读,又会思援弓以射鸿鹄。上海有人批评语文教师读书少,其中有一句颇尖刻,说“连小说都不看了”。教师厌倦读书,将是中国教育最大的危机。

1994年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办事,刚好张中行先生就在那间办公室,聊了几次。后来有人问我聊了些什么,我说谈南京的天气,谈北京有什么好吃的。对方问,见到大师为什么不谈学问?我回答说,人要老实一点,书读得太少,怎么谈?1997年在成都,流沙河先生邀请到大慈寺去喝茶,聊了没一会儿,他就问我吴方言中的几个字应当如何写,说罢蘸着茶水在桌上写字,深入浅出地给我上了堂说文解字课……有老师据此表扬我“谦虚谨慎”,其实是不敢谈读书,我读书太少,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不过,我又有种安慰:一个人读书读到知道自己可怜,大概也可以算是读懂一点了吧。越读越发现自己可怜,越觉得自己可怜越是想多读。我在一篇短文中说到,早年是有时间而没有书读,中年是有书没有时间读,再后既有书也有时间了,但是眼睛大概要花了——时间过得真快,我退休五年了,视力很差,很伤感!时间对我们来说永远是吝啬的,这是因为教师的职业限制。时间对我们也是公平的,因为一个真想读书的人,永远不该说没时间读书。

读书不一定非得读成专门家。如果读书能使自己感觉快乐,未尝不可以作为一种目的。我读书一向比较杂,说不准这是职业习惯还是个人兴趣。

总有人问:“对你半生影响最大的书是哪一本?”我感到难以回答,这也许是因为喜欢的书太多,更主要的可能还在于视野不断开阔,认识不断地提高。一本书不可能包含人类全部的精神需求,如果一生道路受一本书的影响,那有可能陷入盲目的崇拜。虽然我在读书上感到了自己的可怜,但是并不表明我对任何书会顶礼膜拜。

【若子荐自《今晚报》2015年5月26日/王 青圖】

猜你喜欢
个人兴趣张中行今晚报
智珠2则
领导文萃(2024年1期)2024-01-12 05:53:35
漫画2则
领导文萃(2023年15期)2023-09-12 12:38:19
杨沫与张中行的风雨爱情
中外文摘(2020年24期)2020-12-30 11:22:50
吃力
2018年12月大学英语六级作文试题评析(四)
英语世界(2019年7期)2019-09-10 07:22:44
永远幸福
浅论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
张中行的两次自责
体育学习兴趣研究新进展
体育教学(2015年8期)2015-08-28 03:16:26
张中行的两次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