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沫与张中行的风雨爱情

2020-12-30 11:22
中外文摘 2020年24期
关键词:香河张中行白杨

张中行与杨沫

张中行,著名学者、散文家;杨沫,小说《青春之歌》的作者。两位文学大家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却最终劳燕分飞,引得人们扼腕叹息。杨沫之子老鬼(原名马波,作家)从家人的角度还原了杨沫与张中行的风雨爱情。

相 恋

张中行是河北香河县人,三四岁时便由家庭包办,与一农村女子订了婚,1926 年17 岁时正式结婚。张中行在北大读书时,经人介绍认识了与家庭抗争、并寄居在哥嫂家的母亲杨沫。虽然杨沫比张中行小五岁,但二人谈得非常投机,彼此印象非常好。

1931 年9 月初,张中行把杨沫介绍到他哥哥所在的香河去教书。当时杨沫有点走投无路,张中行挺身而出,帮她找到了工作,解决了生计问题。杨沫很感激他,同时发现他虽是北大的大学生,却没一点名牌大学生的架子,谦虚有礼;肚里虽有很多学问,出口成章,却对女性相当尊重,绝不狎昵。

此后,两人开始了频繁的通信联系,感情迅速升温。在杨沫少女的生活中,充满了太多的冰冷,她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太多的伤害,张中行给了她呵护和尊重,让她尝到了从没感受过的、巨大的、令她晕眩的幸福。

杨沫与张中行的恋爱,是第一次热恋,熊熊大火,势不可挡,很快就怀了孕。当她喜悦地把这个消息告诉张中行时,谁知他的脸色立刻阴沉起来,愁眉不展,让杨沫十分困惑和吃惊。随之,对他极为不满。杨沫非常敏感,认为自己怀孕后,张中行明显地与自己疏远了。她很好强,一赌气,也不再去找他。

到了1932 年夏,杨沫的肚子在一天天变大。她不好意思住在家中,就悄悄在张中行的住处附近,租了间房子。

张中行还常常来看她。可两个人感情上已有隔膜,相对无言。最后,杨沫决定去小汤山妹妹白杨的奶妈家把孩子生下来。其间,没叫张中行花一分钱,费一分力。很快,张中行又恢复了对杨沫炽热的爱。毕竟杨沫年轻,不难看,有文化,他农村的妻子没法比。

杨沫虽然埋怨他,却还是深深爱着他,原谅了他。自此,也就是1932 年下半年,两人在一间小公寓里开始同居。

那时杨沫给张中行做饭、洗衣、缝缝补补,过着失学失业,半饥半饱的生活。但张中行有学问,精通古书。他经常给杨沫写诗,让她感受到了一种高雅的情趣,弥补了房子寒冷和吃不上肉的缺憾。

裂 痕

母亲杨沫与张中行过着平淡琐碎的北京小市民的生活,日复一日。她说:“直到1933 年的某一天,自己的生活突然来了个很大的急转弯,从此,一泻千里地转向了另一条道路上。”

随着时间推移,张中行与杨沫的差异越来越大。张中行是个学者,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重东轻西。杨沫那段时间接触了马列主义新学说后,特别好奇和神往。她不是贤妻良母型的女性,渴望着干出一番事业,渴望改变自己的平庸命运。她越来越感到跟张中行过日子庸庸碌碌,没有色彩。张中行虽也是个青年人,却少激情,安于现状,循规蹈矩,一门心思读书和过小日子,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

整天围着锅台转,为柴米油盐等琐事费心,母亲情绪不好,两个人的摩擦增多,不断吵架。

但张中行尽管对杨沫不满,还是深深地爱着她。

有一次,杨沫到滦平县办事,因吉鸿昌将军在长城一带抗日,交通断绝,一时间回不到北平。张中行急坏了,如热锅上的蚂蚁,坐卧不安,还写了一篇情深义重的散文登在报上,寄托自己的思念。吃不好,睡不好,整整瘦了一大圈。杨沫返回来后,很受感动。

杨沫曾向妹妹白杨透露过自己的苦闷。白杨劝她与张中行坚决分手:这老夫子有什么可爱的?何况他家中还有老婆。

杨沫心情矛盾,下不了决心。毕竟是张中行在她陷于绝境时帮助了她。白杨劝道:“他成天钻在古书里,整个一书虫,还戴着礼帽,穿着长袍,一副老学究的样子,要我早就跟他分手了。”

妹妹的观点,在杨沫的内心深处得到共鸣。她确实不甘心在老学究家里当贤妻良母。

1936 年春,张中行大学毕业,在天津南开中学教书,他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不少。但杨沫仍想出去工作,经过努力争取,疼爱她的张中行终于让步,母亲再次来到香河县立小学教书。

分 手

1936 年去香河教书,母亲杨沫遇见了马建民,也就是我的父亲,她的入党介绍人。

按张中行的说法,是收到了在香河小学任教的一位朋友的信,说杨沫与马建民来往过于亲密,如果你还想保全这个家庭,最好把杨沫接到天津去。

张中行听从了这个朋友的话,先是写信,然后亲自去香河劝说杨沫。杨沫开始不同意,好不容易有个职业,还没有干上两个月,为什么又回去?

但张中行苦苦哀求,说他挣的钱足够两个人用,何必辛苦当孩子王,两地分居?在张家兄弟二人的压力下,杨沫只得和张中行一起离开香河,回到了天津。但仍旧暗暗与马建民通信。

张中行发现后,勃然大怒,平时文质彬彬的他一脚踢翻了火炉上的蒸锅,弄得满屋是蒸汽。杨沫二话没说,立刻向同学借了几块钱,返回北平哥哥家。谁知没几天,张中行又追到北平,眼泪、情话一大堆。杨沫看他那么痛苦,只好又跟他返回天津。

这时母亲杨沫已经与马建民有了感情,既然不能公开通信,就由同学替她秘密传书。杨沫不是很传统的人,她受“五四精神”的影响,思想开放,感情丰富,好就住在一起,不好就分,没有从一而终的那一套观念。她欣赏美国舞蹈家邓肯,敢于反叛传统习俗、传统道德,妹妹白杨也相当前卫,自然对杨沫有所影响。

道不同不相与谋。此时杨沫虽然怀上了张中行的第二个孩子,但她越来越不能忍受这种学究妻子的生活。整天就是买菜、做饭、刷碗、洗衣、扫地、睡觉。

1936 年6 月,终于有一天,她偷跑回北平,并给张中行写信要求断绝关系。张中行考虑了半天,确认为了“使无尽的苦有尽”,应该分手,另谋生路。

解放之后,随着杨沫创作的小说《青春之歌》被改编成电影、京剧、评剧、话剧……书中的人物也都脍炙人口,家喻户晓。

张中行这个母亲的前夫,日子开始不好过,人们认为他就是小说中的余永泽,自私、落后、庸俗的典型。无形中,他被母亲的这本书弄得灰头土脸,在单位里抬不起头。

其实,真实的他,要比书中的余永泽好得多。他有着中国文人的正直,从不干告密打小报告之类的事;也从不乱揭发别人,踩着别人往上爬。尽管杨沫在书中塑造的以他为原型的余永泽矮化了他,但他对杨沫的评价始终是肯定的,正面的,从没有什么怨言。

君子绝交不出恶声,就这一点来说,张中行有气度,有风范。

猜你喜欢
香河张中行白杨
白杨
坚守中的回望、凝思与嬗变
白杨
雁飞潮白六十年
养螃蟹
张中行的两次自责
张中行的两次自责
我是一棵深秋的白杨
浅论张中行、周振甫先生的文言文阅读观
白杨 西部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