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元素

2015-07-04 15:37黄毕莎
大观 2015年9期
关键词:中小学精细化管理

黄毕莎

摘要:精细化管理是现代管理的重要标志,是中小学实现办学目标的必然要求。本文从精细化的办学思想和辦学理念,精细化的管理细则与实施过程,精细化的评价体系等几方面阐述了怎样进行中小学精细化的管理。

关键词:中小学;精细化;管理

一、精细化的办学思想与办学理念

这里所说的办学思想包括校园文化与学校发展规划,它们是办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和主要的呈现方式,以办学理念为总的指导,共同构成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

(一)构建精细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一个学校的航向标,是学校全体员工为之奋斗的目标。所以,一所好的学校必须坚持先进的办学理念,只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才能使学校永远站在教育的前沿阵地,才能在教改的大潮中勇立潮头,才能在改革大地上占有一席之地。

(二)营造精细的校园文化

一所学校要有一种精神!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要求管理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要有积极向上的意识,这种意识成为每一位成员的自觉行动。作为学校那就需要用学校精神来维持、来支撑,让学校的各个管理层面围绕这种精神制规划、定措施,将这种理念渗透于管理的方方面面,渗透于管理的全过程,这样精细化管理才有保证,才有灵魂,才匠心独具。整个学校管理才会有高度,上层次,上水平。

(三)构建精细的发展规划

学校的发展,需要各类规划来约束和规范,以促成学校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阶段。从众多名校发展的线条脉络来看,不难发现,学校精细化的发展规划起着极其重要的指引作用,防范了盲目性和不应产生的曲折性。

二、精细化的管理与实施

精细化的管理与实施,成员的精细化、策略的精细化、责任的精细化、考核的精细化。

(一)管理成员的精细化

一所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校,必须要有一支优秀的精细化的领导班子。在推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领导集体的导示、带头、引领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二)管理策略的精细化

管理策略的精细化通俗地讲,就是要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

管理策略的精细化,具体强化一个“实”字。管理策略的“实”,包含三个层面的意义。

特别是农村薄弱学校,留守儿童居多,家庭教育多数属放养式或溺爱型的管理,生源质量差,二是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陈旧,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三是学生自学能力差,学习方法不科学。面对这一实情,应把主要力量集中在教学常规管理中的教和学的两个方面,以“抓基础、重能力、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的教学总体要求,向45分钟要质量,并在教法和学法的改革上花大功夫。

(三)管理责任的精细化

精细管理要从责任做起。现代管理学认为管理有三个层次:一是规范化,二是精细化,三是人性化。其中精细化是建立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并将规范管理引向深入的关键一步。实行“谁分管的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谁的班级谁负责”、“谁的课堂谁负责”、“谁的宿舍谁负责”的岗位责任制,一方面可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提高教师自我成就感,增强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与可信度,增强认同感,使学校与教职工形成一个整体,人人明确自己的成长、发展与学校事业发展的密切关系,提高了教职工的自豪感、责任心和使命感。

(四)管理考核的精细化

考核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步骤,精细化管理说到底首要的就是人的管理,搞好精细化与人性化的辩证统一才能挖掘人的潜力,才能激发人的工作热情。没有制度为基础的人性化是没有底线的人性化,无异于放任自流,听之任之。没有人性化的精细管理是缺乏生命力的管理,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必将限制人的创造性。同时,没有考核评估的工作就像死水一潭,不会有生机与活力,必然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可能推动工作的开展与创新。

三、精细化的评价体系

精细化的评价体系,包括精细化的评价机制和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两个内容。

(一)精细化的评价机制

一是激励评价机制。

在制度建设中,扩大激励性规章制度比重。主张将线性评价、立体交互式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让评价主体具有广泛性,体现评价的民主、平等,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旨在使全校师生员工随时随事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发展的快乐和贡献的自豪。

二是精细评价机制。

中小学校的每一项工作、目标和任务,都应有相应的精细化的评价策略与评价标准,具体做法是抓班子、促教师、带学生;打造五个特色:即政令畅通、分层负责的学校管理特色;常抓常新、富有实效的常规教学特色;百花齐放、扎实有效的教育科研特色;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特色;多姿多彩的艺术教育特色。在日常工作中,每一步骤都精心,每一环节都精细,自然每一项工作就能出精品。精细化的评价机制,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意识。

三是阳光评价机制。

任何评价都应具备制度的超前性、评价的公正性、阳光性。这里所述的阳光性,就是指评价参照的客观性、评价过程的阳光性、评价结果的公正性。任何滞后的制度,都不能作为评价的标准;任何带主观意识的评价过程,都有可能扭曲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二)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教无定法,但有良法”,管理也应有良法。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无疑是提高办学魅力、增强竞争力的根本保证,但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持久的工作。只要持之以恒,不遗余力地进一步实施和总结,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就一定能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就一定会打造一所精细化品牌中小学名校。

【参考文献】

[1]燕国材.素质教育概论[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9

[2]刘向东.教育管理的几个误区辨析[J].教育导报,2010(01)

[3]文涌华,新课程下学校教育管理的策略[J].课程研究,2011(03)

[4]陈斌.新形势下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10(01)

猜你喜欢
中小学精细化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