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全辉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近年来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这些事件中有些是因食品企业本身的质量管理水平不高,质量意识淡薄造成的,但更多地是因为企业采购了不合格的食品原料导致的产品危机,诸如“毒奶粉”,“瘦肉精”,“添加剂超标”等皆如此.食品企业和原料供应商处在信息不对称的状态,原料供应商为了自身的利益可能会做出“道德风险”的不当选择,使得提供的食品原料不合格导致产品质量危机事件的发生,对企业的信誉造成重创,甚至危及生存.因此食品企业如何选择和评价原料供应商质量,避免因采购不合格的原料给企业带来输入性危机,显得尤为重要.
食品安全日益重视,对于食品企业来说产品质量就是生命.食品企业选择原料供应商的首要任务是对原料供应商的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价,把质量优良的供应商作为备选供应商,然后再结合成本、价格、交货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做出最优选择.
目前食品企业评价选择原料供应商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经验判断法、招标法、协商法、跟随法和线性加权综合法[1].
经验判断法是依据采购经理的经验进行判断来选择供应商.这种方法的优点较为快速,但是主观性太强,只适合价值较小、辅助材料的采购.采购经理的能力、专业水平、风险意识、忠诚度都可能会影响选择结果.并且采购经理因私利可能会出现“寻租”行为,给企业带来风险.
招标法是通过设置招标条件,把最匹配招标条件的供应商挑选出来.对于采购量大,合作伙伴竞争激烈的情况,多数企业在选择原料供应商时采用招标法,对最接近招标条件的供应商优先考虑.此方法的好处是通过组织一定数量的原料供应商参加竞标,让他们展示各自的实力以期获得最优供应商.但在招标过程中供应商可能会掩盖自己的不足,并恶意报价打击竞争对手.极有可能导致优质的原料供应商被淘汰出局,而低劣的供应商可能中标,为以后产品质量安全留下隐患.
协商法是指企业事先选择几家供应商,把企业对供应商的选择标准分别与这些企业进行沟通和协商,把产品质量、交货能力、售后服务等满足条件的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协商法在时间紧、技术复杂、投标单位少的时候比较合适.缺点是选择范围有限,沟通成本大,可能会出现协商困难的情况.
跟随法是指食品企业效仿行业中优秀标杆企业的做法,把标杆企业选择的供应商作为自己的供应商,这是一种跟随战略.通常标杆企业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相对谨慎,有一套自己的评价体系.对于中小食品企业来说,跟随法似乎是一种相对省时省力的方法,毕竟跟随大企业能降低错误选择所带来的风险.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我们无法知晓标杆企业和其供应商合作的具体内容、采购协议以及相互之间的承诺.标杆企业可能会通过自己的行业地位和影响力与其供应商签订排他性协议(合同),以保证自己在行业中的有利地位.食品供应商迫于压力可能会对跟随企业采取不同的政策,隐瞒自己的产品质量、成本、交货能力方面的真实信息,因此对跟随企业来说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
线性加权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供应商产品质量风险因子的识别,构建一套具有层次结构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不同的指标对上层评价指标的影响大小赋予相应的权重,建立相应的评价数学模型,通过计算获得项目的评价分值,按照分值的大小进行排序并纳入相应的等级,分别采取相应的供应商管理对策[2].线性加权综合法因其简单、直观和易操作等特点被广泛采用.
对食品企业来说,除了加强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外,建立一套对原料供应商质量科学和可行的评价方法势在必行.食品企业评价原料供应商质量的实施步骤为:首先,成立一个质量评价小组,负责整个评价项目过程的实施;其次,根据企业的质量安全战略确定评价目标;第三,根据评价目标建立对原料供应商质量的评价准则;最后,利用线性加权法对原料供应商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实施相应的管理策略.
质量评价小组负责对原料供应商质量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价.评价小组需要得到高层的支持和授权,小组的成员大致有五六名组成,由品管部经理任组长,成员还应包括采购经理、生产经理、质检人员和行业专家[3].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选择外聘行业专家可以避免思维定势带来的弊端,保证评价的客观与公正.行业专家可以从第三方食品监督和评价机构中选择,例如,可以选择食品安全局的高级工程师.评价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团结协作、充分沟通,并按照自己的专长承担相应的职责.项目评价小组的成员构成见表1.
表1 评价小组构成
评价目标是由企业的质量安全战略来确定.对于评价目标的确定,企业可以根据本身所处行业的市场环境所面临的威胁和机会结合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来确定.可以借助SWOT管理工具进行.主要考虑的外部因素有:一是政策风险,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引起民众对食品安全高度关注,国家对食品安全法已经过了3次修订,预期可以提交人大审议通过,食品安全标准更为严格.二是行业的竞争状况,食品行业的毛利率相比其他传统行业更高,行业竞争相对激烈,以优质优价的产品和服务来赢得消费者青睐是明智之举.三是客户的期望,现今消费者的健康保健意识前所未有地提高,消费者从网络获取信息极为便捷,对食品企业来说要主动倾听客户的声音,了解客户对产品的真实需求.四是自身因素,食品企业结合外部环境找出自己在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不足,提高质量安全意识,建立有效的质量安全应急机制,做到早识别、早防控.
在评价小组确立评价目标后,接下来最为关键的是建立综合的评价准则,根据质量评价目标结合食品企业质量管理方面的要求建立相应评价项目标准,子标准,并对其进行权重设置.对于指标的选择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可测性和独立性原则.对于各层指标的选择可以通过评价小组成员根据对原料质量的影响因素结合行业通用的标准来确定.下面在借鉴文献[4-5]基础上,对指标做了优化和改进,构建两层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一层为项目指标,第二层为项目指标的分项子指标.项目指标分别为:相关资质、质量保障、工艺流程、生产过程、设施和环境五个方面,根据其对保障原料质量的重要性赋予相应的权重.对项目指标的进一步细分便形成第二层的分项子指标层(见表2),根据对上层项目指标重要程度给予相应的权重设置.关于权重的设置可采用专家评判法,在文献[6-7]中均有描述,这里不再叙述,在表2中直接给出.这样就构建了两层带有权重的食品原料供应商质量的评价准则,见表2.
表2 有权重的食品原料供应商质量评价准则
对食品原料供应商质量水平的评价可以采用线性加权综合法来进行,这种方法的优势是直观、易于理解和操作,在实际的应用中克服了因主观评判带来的弊端.通过建立分层的量化指标,并设置相应的权重向量建立评价数学模型.下面来说明线性加权法在评价原料供应商质量的应用.
用线性加权法构建供应商质量评价的数学模型.为方便起见,我们假设有两个层次的指标,第一层指标用y表示,第二层指标用x表示,第二层指标是第一层指标的子指标,y是x的函数.原料供应商第二层指标为x,相对第一层指标y有m个评价子指标(即m个状态向量),x=(x1,x2,...,xm)T;根据评价分项子指标对第一层项目指标的实际影响作用的大小,确定相应的权重向量w=(w1,w2,...,wm)T(其中wi为xi的权重,0<wi<1),设y为单项评价项目的评价函数,则
由此计算出第一层各分项指标yi(i=1,2,…,5)的值,然后根据求和公式
求出V值大小(V值的大小显示其优先等级).
这里说明线性加权法在评价单个原料供应商质量的具体应用过程.根据表2提供的评价食品原料供应商质量的分层指标及相应权重,我们用yi来标度项目指标,即:y1-相关资质、y2-质量保障、y3-工艺流程、y4-生产过程、y5-设施和环境;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对第二层分项子指标进行标度,用xi代表第二层指标,相应的权重为wi.对食品供应商质量的评价采用百分制方式进行,由质量评价小组对第二层各项子指标分别进行打分,再结合表2给出的权重,根据公式(1)分别计算出yi(i=1,2,…,5)的值.最后根据公式(2)得出原料供应商质量评价的总得分V.根据评价得分V值的大小归于相应的质量评价等级,这里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A>B>C>D,“>”为优于之意).根据被评原料供应商所获得的等级,食品企业以此采取相应的供应商质量管理对策和采购策略见表3.
表3 质量评价等级及对策
线性加权法因其简单直观、易于理解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为食品企业评价原料供应商质量提供了较为便捷的途径.
食品企业对原料供应商质量需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文中对评价供应商的常用方法做了比较分析,阐述食品企业评价原料供应商质量的步骤,建立食品原料供应商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说明线性加权法在评价原料供应商质量中的具体应用.为食品企业科学评价原料供应商质量提供借鉴.
[1]马士华.供应链管理[M].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123-124.
[2]徐梦丹,党丽娟.线性加权综合法在药品供应商评价中的应用[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0(1):90-94.
[3]侯彦秋,刘娜,徐秋霞,等.制药企业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J].中国兽药杂志,2009(4):69-70.
[4]王燕琳,蒋红梅,刘绍.食品企业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的现场审核[J].食品工业科技,2011(11):529-534.
[5]张红霞.核心企业主导的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风险控制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4.
[6]李维浩.基于线性权重法的供应商选择和评价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
[7]晏娅萍.食品质量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价值工程,2012(5):29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