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瓶颈与突破

2015-07-04 03:41杨桂华
智富时代 2015年7期
关键词:产业化发展突破瓶颈

杨桂华

【摘 要】贵州一直是中国重要的中草药种植和生产地区,苗药在众多全国民族中药领域占有极高的比重。随着贵州大力发展民族中草药产业,种植中草药已成为促进地方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在发展的同时,贵州的中草药产业也面临着自身的瓶颈和困境。本文就贵州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及突破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草药材;产业化发展;瓶颈;突破

贵州一直是中国重要的中草药种植和生产地区,苗药在众多全国民族中药领域占有极高的比重。随着贵州大力发展民族中草药产业,种植中草药已成为促进地方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贵州中药材资源丰富,中药材生产历史悠久

贵州是中国资源富集大省,中药资源名列全国第4位,是著名的地道药材之乡,素享“川广云贵,地道药材”、“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之美誉。贵州不少中药民族药质优量大,驰名中外。铜仁地区的万山朱砂、毕节地区的大方天麻,早在宋代就被列为上贡佳品。天麻、杜仲、黄柏、半夏、石斛、何首乌、吴茱萸、天冬、黄精、淫羊藿、山银花(主要是黄褐毛忍冬和灰毡毛忍冬) 、茯苓、太子参、艾纳香、银杏、头花蓼、鱼腥草、银杏、厚朴、百合、生姜、瓜蒌、射干、玉竹、山慈菇、喜树、金铁锁等在全省各地均多有种植。

贵州同济堂制药公司、贵州信邦制药公司、贵州威门药业公司、贵州宏宇药业公司等早已将原料药材生产列入发展计划,建立了中药材生产基地,并承担了国家和省级支持的天麻、杜仲、石斛、淫羊藿、头花蓼、艾纳香等中药民族药规范化种植研究与基地建设等重点项目。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政策为保障的原则指导下,组建以公司+农户(大户)+科研院所等多种模式,进行基地建设。省外的制药企业,如上海华宇药业、重庆太极药业、江西江中制药集团及深圳三九制药集团等也在贵州施秉等地投资共建基地,为贵州中药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贵州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贵州把中药材产业作为战略性后续支柱产业,强力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让贵州成为名符其实的中药材种植大省。2012年初,国发2号文件明确要求贵州省积极发展特色轻工业,推进中药现代化,大力发展中成药和民族药,为民族药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支撑。2012年7月,贵州召开了规模空前的中药材发展大会,提出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中药现代化生产基地,建设民族医药业强省。短短一年多时间,贵州中药材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每年以30万亩速度递增。同时,贵州省先后出台《加快民族药业和特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意见》、《中药材产业发展扶贫规划(2012—2015年)》等文件,全面建立了“研发、种植、加工、监管”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明确贵州省扶贫办牵头做好中药材种植和市场建设,经信、科技、农业等部门也分别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

然而在发展的同时,贵州的中药产业也面临着自身的瓶颈和困境。出现发展瓶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贵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各地的土壤、气候等资源不尽相同,受地域限制,很难大规模发展一个中药材品种;其次,贵州中药材种植水平不高,科技转化率较低,导致大量种质资源退化;其三,贵州还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专业市场体系,中药材市场推广力度不够,导致优势品牌难以掌控话语权,市场竞争力弱。

贵州中药材发展问题主要表现:种质资源保护抚育不力,药材品质得不到有力保证;药材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规范化种植规模小;品牌不响,“黔药”、“苗药”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够;政策扶持不够集中,不利于调动企业和农户生产积极性;科技支撑体系尚待完善,种植水平需要提高;中药商业发展滞后,需要中药材交易市场及信息平台建设。

三、贵州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突破

(一)科学规划,规范种植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动中药材产业跨越发展为统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依托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环境,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与引领作用,推进中药材走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的产业发展路子,药企与基地结合,确保每年新增中药材50万亩左右,其中规范化种植20万亩以上,确保到2015年全省中药材面积大500万亩,其中规范化种植250万亩,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全国中药材主产省和民族药业大省。

(二)结合实际,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根据贵州中药行业自身特点,采用创新型管理理念和经营思路,以贵州名优中药材展示平台为龙头,整合中药材产销资源,理顺贵州中药产业结构,打通中药材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实现全省中药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带动贵州省优质中药材产业向“集约、智慧、绿色、低碳”的新型结构提升。走以合作创新为主、自主创新为辅的道路,以中药民族药研究开发为重点,加强创新药物的研发。充分利用地道药材资源,开发相关产品。运用先进的提取分离技术、活性物质筛选技术,加强对现有品种中上规模产品的系统研究和深度开发,筛选有潜力的品种开展作用机制、物质基础、工艺技术、质量标准的深度研究开发。

(三)市场导向,完善市场体系

建立中药材交易市场,为贵州省中药材的生产、流通起到重要的调节和资源配置作用。一来可以完善中药材的供销渠道,拓宽农户种植药材的销路,降低种植风险;二来可以满足药企扩大产能的需求,降低外购中药材的交易成本,增强药企市场竞争力。同时,贵州推进药企联手闯市场。安徽华源医药牵手贵州捷安集团,组建新的“家庭”——华源捷安医药有限公司,致力于“黔药”品牌的打造和开发,解决产业资金投入不足、种植标准程度低、市场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目前,贵州省在武陵山、滇桂黔石漠化片区、乌蒙山片区等地加紧加速一批中药材产业市场,让贵州中药材通过市场走向全国。

(四)突出布局,发挥“集群效应”

贵州省已发展中药材企业近百家、经济合作组织411个。2013年,在贵州省建设的高效农业扶贫产业示范园区中,施秉、独山、毕节分别打造了中药材产业园,形成贵州中药材产业发展“金三角”,而且医药园区也渐成气候,已建成了龙里、乌当、花溪、清镇、修文等5个医药工业园区,逐步形成了以贵州益佰、神奇等骨干企业为代表的中药现代化产业集群。截至2012年底,该省有41个中药材品种建立了规范化、标准化种植试验示范基地,4个中药材品种通过国家GAP认证,12个品种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五)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扶持力度

一是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建立多渠道的中药现代化资金投入体系;充分利用创业风险投资机制等市场化手段,拓宽新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融资渠道,为制药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二是继续加强政企银联合,加强政府、企业、银行沟通,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加大对制药产业的支持力度。搞好银企对接,把重点医药企业纳入优先对接对象,加强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营造产业发展有利的产权交易、创业指导、人才服务环境。三是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资本运作,帮助企业积极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通过引进资本,扩大对外合作,破解资金瓶颈制约。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医药产业。对进入上市辅导期、近期可实现上市的医药企业,从相关专项资金中给予上市补助。

【参考文献】

[1]朱兴兰.贵州苗药:冉冉崛起的朝阳产业[J].当代贵州,2004(15):25—26.

[2]冉懋雄.贵州苗药研究评价与产业化发展[J].中国现代中药,2006(03).

[3]贵州省科技厅.贵州省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和对策[R].2009(02).

猜你喜欢
产业化发展突破瓶颈
土地流转对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分析
浅析红皮洋葱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突破雾霾治理的瓶颈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江省遂昌县土猪产业化发展思考
突破瓶颈 实现多赢
如何渡过初创瓶颈期
绕过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