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
中国船舶油损赔偿建立新机制
中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管理委员会6月18日在北京宣布成立。该委员会由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农业部、环境保护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旅游局以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9家单位组成,负责处理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的具体赔偿或者补偿事务。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表示,去年中国石油运输进港量达到3.746亿吨。由于大部分进口石油通过海上运输,石油运量的增加和油轮尺度的增大,使船舶发生水上溢油污染事故的风险不断增加。何建中说,船舶溢油污染事故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解决船舶污染事故损害赔偿问题,首先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强制要求船东投保油污损害责任险。但由于法律规定,船东的赔偿均为有限责任,所以船舶油污损害的受害者往往得不到充分赔偿,给生态修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据介绍,从2012年7月1日至今年5月30日海事管理机构已累计征收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31816.34万元。根据对全国船舶油污事故的摸底统计,目前约有14起油污事故可能需要动用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进行赔偿或补偿,涉及金额1.6556亿元。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的最高管理部门是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管理委员会。油污受害人提出索赔后,委员会需要对油污事故及其受损证据等进行调查核实、评估和理赔等,才能决定具体的赔付金额,决定理赔数额。
中国船舶油污损害理赔事务中心设在上海市虹口区,面向全国受理油污受害人申请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赔偿、补偿的案件和提供相关法律咨询。
报告
全球环保船投资心理预期降低
过去油价高涨时,为降低燃耗,在船舶上配备了高价节能附加装置,计划通过节能效果在数年内回收设备投资成本。不过,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全球燃油价格大幅下降,较当初估计已有相当程度的差距。
截至去年夏季,燃油价格达到600美元/吨以上水平。当时,船舶燃耗仅改善1%也可以带来相当大的经济效益。在此情况下,船东进一步加快了对高价节能装置的投资步伐。不过,今年 1月,燃料油价格首次下降至300美元以下水平。在此背景下,有关环保船的额外费用投资经济性也随之呈现下降趋势。
同时,在国际海事组织船舶能效设计指数等的背景下,为满足节能装置标准规格要求,有些造船企业的建造费用负担将进一步加重。
希腊
欧盟与希腊谈判命悬一线
比港多数股权招标停滞不前
希腊与欧盟债务冲突目前尚无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希腊的国有资产私有化迄今没有进展,最大的私有化项目比雷埃夫斯港多数股权招标停滞不前。
5月14日,媒体曾报道希腊官员透露,希腊政府已经向包括中远集团在内的3家企业发出招标邀请,要求它们在9月前提交收购比雷埃夫斯港股份的竞标方案,并称希腊政府可能在9月底或10月初宣布最终中标方。6月12日,消息人士透露,中远集团未接到任何官方通知,而希腊政府内部实际上对私有化具体股份安排等仍存在较大分歧。
根据国有资产私有化方案,希腊打算就出售比雷埃夫斯港67%的股份公开招标。
比雷埃夫斯港有3个码头,其中1号码头由国营的比雷埃夫斯港务局直接经营,中远集团在2008年6月成功中标希腊比雷埃夫斯港2号和 3号集装箱码头35年特许经营权,并自2009年10月起接手上述两个集装箱码头。1月份,中远集团还举行了3号码头的扩建开工典礼。
因为中远集团在比港的经营已经成为该国外商投资典范,希腊前政府曾表示在比港私有化中会优先考虑与中远集团合作。新招标方案中,有意竞标者有中远集团、马士基码头公司和总部设在菲律宾的国际集装箱码头服务公司。拟出售的港口股份也由67%降至51%。
据了解,希腊政府内部一些高官对出售希腊最大港口多数股权一事持反对态度。比雷埃夫斯港务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Yiorgos Anomeritis就是其中态度最坚决的反对者之一。他自2009年就担任PPA主席,前不久他已提出辞呈并离任。
海工
中国船舶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前期研究思路初稿完成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牵头编制的船舶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前期研究思路初稿已经完成。规划前期稿提出到2020年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及关键配套设备制造能力明显增强,进入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先进国家行列,成为世界上主要的配套设备制造国。业内估计,规划最终可能会以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专项规划形式出台。推动兼并重组、创新制造,高技术船舶走出去,如船舶出口信贷扶持将是政策重点。
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海工装备订单总金额142亿美元,占全球40. 3%,市场份额为全球第一,以钻井装备和海工船为主,生产储运装备仍低于韩国、新加坡,海工船去年新接订单前十的 9家为中国企业。然而,今年前4月中国企业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下降到全球第3。
“十三五”规划前期稿也指出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问题:结构性产能过剩突出,行业集中度不高,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产业综合技术实力待提升;船舶配套产业发展仍然滞后;管理水平差距较大,生产效率亟待提高。因此提出,下一步,中国船舶工业将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和信息化,绿色发展。具体目标有造船产量占全球份额40%以上,力争达到50%;高技术船舶、海工装备核心技术主要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关键系统和设备本土化率达30%以上。
重点任务包括化解造船产能过剩、推进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鼓励军工企业生产民用基础设施和“民参军”;支持企业信息化建设,打造智能船厂;加强配套设备自主化建设能力;推进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扩大对外合作和开发等。
订单endprint
○ 中海工业(江苏)接获希腊Callimanopulos公司2+2艘15万DWT级苏伊士型油轮和2+2艘11.5万DWT级阿芙拉型油轮订单。总价值约4.4亿美元,2017年交付。
○ 现代三湖重工接获Teekay LNG Partners 2+1艘17.4万CBM级LNG运输船订单, 2019年一季度交付。
○ 美国阿纳达科石油主导的非洲莫桑比克LNG项目将最多订造16艘LNG运输船。
○ 印度尼西亚交通部即将在其国内造船厂订造包括15艘小型集装箱船、10艘轮渡等在内的共25艘新船舶。
○ Meyer Werft和Meyer Turku与嘉年华公司将建4艘18万总吨的LNG动力邮轮。合同价值数十亿欧元。
○ 土耳其Yasa Tankers在SPP造船单订造2艘50000DWT级成品油轮。2017年年初交付。
○ 澳大利亚Austal获得东南亚船东1艘高速双体船订单。
造船
中国启动3艘海洋调查船建造
中国地质调查局海洋装备应用研讨会暨船舶建造合同签订仪式日前在北京举行,海洋地质保障工程配套装备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内容为建造3艘调查船及配套调查设备,购置3架航空调查飞机及配套调查设备。3艘调查船中,一艘是以多道地震调查为主,兼顾地质调查和常规地球物理调查的二维综合物探调查船;另一艘是具备完全三维地震现场采集处理能力,兼备海洋重力、磁力和水深测量等手段的综合物探船;第三艘是以地质钻探为主,具备水深加钻深600米钻探能力,兼备地球物理、海洋水文测量等功能的综合地质调查船。
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钟自然指出,海洋地质调查对支撑和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具有基础和先行作用,海洋地质装备对海洋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有着重要作用。这3艘调查船均为中国自主设计和建造的首制船,其投入使用将为推进中国海洋地质调查计划,实施基础地质调查、海洋油气资源调查、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调查、海岸带综合调查等重大工程项目,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项目是地质调查局建局以来最大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建设项目,投资总概算19.52亿元。
通过公开招标,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下属的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和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旗下的广东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承接了建造项目。签字仪式上,中国地调局广海局和青岛所与上述公司分别签订了船舶建造合同。
目前,中国地质调查局拥有专业的海洋地质调查船舶6艘 ,配备国内一流的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数据处理解释、分析测试设备,具备承担当前国家海洋地质工作任务的基本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