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新凤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主张: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深入文本才能浅出课堂。细读文本,就像煲骨头汤一样,要慢慢煨,要细细炖,要不温不火,才能熬出文本的味道和营养。
关键词:阅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105-02
《语文课程标准》主张: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深入文本才能浅出课堂。细读文本,就像煲骨头汤一样,要慢慢煨,要细细炖,要不温不火,才能熬出文本的味道和营养。
朱喜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读书人的切身体会,恰恰告诉我们:熟读了,才能找到文本的秘妙。在课堂上才能成为一个谙熟一切的向导,在学生前面引领着、提示着、点拨着,把学生带入文本,又把学生从文本中带出来,如此循环往复,育人又育才。
一、在关键处细读,牵一发以动全身
古人读书,认为“看文字如抓贼”,对关键的词句不能轻易放过。优秀的文章之中,总有几个关键的字、词、句,凸显着人物的心境、情绪或心态,寄托着全文的思想,对文本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这就是“文眼”。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是要能引领学生抓住“文眼”进行品读。
1、抓中心词细读
提领而顿,百毛皆顺。《顶碗少年》一课的紧紧围绕“惊心动魄”展开。抓住这个词语我们不难发现“第一次失败——第二次又失败——第三次成功”的行文脉络。
细读“惊心动魄”一词,我们也不难揣摩到文本的秘妙:文似看山不喜平。第一次,用拟人的手法对碗进行描写,抓住顶碗少年表演时的动作、神情,行云流水般的动作演绎出的是浓浓自信,文脉拾级而上,使读者的“惊羡”之情渐深渐强。意想不到的失误,观众“惊呆”了,少年此时虽“歉疚”,却“没有慌乱”,“不失风度”,鞠躬后精彩从头再来;事情似乎有了转机,“沉着”、“轻松优美”等赞语预示着天气依然晴好,文脉又一次拾级而上,然而“艰难”、 “突然跳起摇摆舞来”等词语如骤雨般地出现,使局势急转直下,文脉如山涧飞泉,一泻至底。此时,山重水复疑无路,少年的心态跌到谷底,更有观众的耐性也到了极限;老者的出现使得柳暗花明又一村——少年“镇静下来”,“音乐第三次奏响了!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声息。一些女观众,索性捂住了眼睛……”拼搏达到了惊心动魄的最顶峰,作者却偏偏在这里变成了文字的吝啬鬼,仅用“终于”和“暴风雨般的掌声”就勾勒了少年的成功,行文戛然而止。
抓住这样的文字进行细读,既能丰富对文本的理解,又能准确把握词语的意思。
2、抓重点词句细读
读作家肖复兴《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四次写到“绿”,每处绿,别具一格。题眼中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绿字叠用,仿佛眼前的那片爬山虎有种动态之美,一墙的爬山虎一绿再绿,绿了又绿,绿得生机勃勃,在岁月更替中依旧不变的绿。与叶圣陶老先生会面,两处浓墨重彩的描写绿绿的爬山虎:第一次是作者刚进里院,看到的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这是真实的描写,一个少年要见“大人物”时,内心或激动,或紧张,或忐忑……种种情绪裹挟着,他将感受投射在对景物的描写中,“绿葱葱的爬山虎”成为作者记忆中叶老的四合院;第二次是作者和叶老见面交谈后,他的心被融化了,此时的“绿”沉郁,如一片浓浓的湖水,沉着,持重,这是想象描写,将物与人自然地联系在一起,表达作者敬慕的感情,而成为作者一生记忆中的叶老形象。最后一处“绿”是后来作者每次回想与叶老见面,总想起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那墙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绿着”言下之意是指叶老对作者的教诲和影响一直指引着他,鞭策着他。结尾点题,余音绕梁,又与课题中的“绿绿”遥相照应,表达作者的无限追思,代表了记忆中的叶老对作者的谆谆教诲。
表面上,四处散落的“绿”,随着阅读的深入、延伸、拓展,道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感思,寄寓了对叶老甘为绿叶的赞颂之意,真是读“绿”数遍不厌倦。
二、在特别处细读,读出文字的精彩
文学作品的美永远无法透过文字本身完全呈现出来,可以说文字所呈现的只是冰山一角,文字(符号)背后的世界才是一个更大的存在,使人越是深入阅读,越是感到无穷的意蕴。在探究与发现的途中,我们要寻找的重要入口恰是文本中的“特别”。所谓“特别”,是因为这些文字(符号)往往带给我们“陌生化”的体验。教师要抓住文本中这些特别的语言现象,带领学生读出文字的精彩,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1、品读独特的表达形式
例如,《慈母情深》一文中有这么一句:“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在这一句中,作者连续用了四个“立刻”。为什么作者要这样重复使用?能不能用其他词语来替代后面的几个“立刻”呢?我们把“马上、立即、迅速”等词语代入,并进行了比较阅读。我们立刻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当时震惊、复杂的心理活动,感受到作者别出心裁的表达方式。通过细读,我们可以引领学生领悟到了作者遣词造句的高超艺术。
2、细读文本标点符号之妙
“慢慢走,欣赏啊!”丰富华丽的世界需要慢走细赏,优美动人的文本更需要潜心涵咏地从标点开始慢读细赏。用心回读标点的停顿,它往往因其特殊用法传达着作者、言者的一种特殊心情。教师要以从容的心态,不急不躁,慢慢品读嚼赏,引领学生一起体会、感受、欣赏文本因标点带来的蕴味。
如五年级上册同一组课文中,《地震中的父与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
两个典型的时间的罗列句子,为什么前者用逗号,而后者用上了句号。细细一对比,我们有了这样的体味:前者重在突出时间之漫长,且选择的时间点似乎也在告诉读者半天过去了,一昼夜了,已经一天半了,同时作者并没有具体描述父亲的任何一个动作,任何一种姿态,把阅读空间留给读者的同时,把读者的焦灼拉长,以体验那位父亲的艰辛,执著的信念和对儿子的爱。而后者“我”等的时间很长,从而突出“我”焦急等待的心情,希望父亲早点回家,听到鼓励。这是表层,更深层的妙处是,三个句号与后边的"还"字连起来,会让学生们会产生无限遐想,这些“陌生化”标点符号的特殊作用在此发挥到了极致。endprint
可见,就是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也能在文章中起着大大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抓住作者独特的标点符号使用方法进行细读,获得内在亲历的感悟、体验,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实、有效,就能读出文章的精彩。
3、关注矛盾处读出智慧
后现代语言学认为,“语言是罪恶的漏洞”。任何语言都只是一种表象的存在,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的思想和情感往往隐藏在语言这一面纱之后。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言语的前后矛盾处,进行细读,往往能发现文本这片风景的绝美之境,甚至发前人之所未发。
如《窃读记》“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既然“惧怕”,怎么会“快乐”呢?一对相互矛盾的词语出现在同一句子里。在“窃读”这种氛围中,“惧怕”是因为时刻担心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也害怕书被人买走,不能接着读自己喜欢的书,时刻关注周围的环境,“快乐”是因为阅读能让“我”感受书籍所带来的智慧和快意。抓住学点细细读来,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痛,并快乐着!
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学生对于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的时代背景了解不深,题目突出“毁灭”,但课文用很长的篇幅描写美景,作者用意何在?要有效细读文本,就要引导学生深入这段历史,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同时为如此辉煌壮丽的圆明园被毁灭而痛彻心肺。细读文本就要深入文本,努力挖掘“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从而体会作者运用反衬写法的良苦用心。
三、在留白处细读,此处无声胜有声
任何一个文本,都不会把所有的意思都表达得面面俱到,写出来的往往只是表达的一部分。有可能出于遗漏,有时可能是作者故意留一丝缝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教学时要引领学生寻找文本的缝隙,然后通过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加以填补。
文本中的留白处往往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在文本恰当的留白处引领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从无字文章中读出广阔的天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
例如,《顶碗少年》,少年遭遇两次表演失败后的不知所措,“一个矮小的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之后,第三次表演获得了成功,可见老者对他的关爱和鼓励多么重要。老者对顶碗少年低声说了什么?这是文本的留白,它等待着会阅读的读者自己去发现,去填补。
有的文章,在末尾处的留白能给人留下意犹未尽的感觉,就如同无字的天书,耐人寻味。例如,托尔斯泰的《穷人》一文,在文章结尾耐人寻味,给人留下了巨大的空白——当桑娜拉开了帐子后,渔夫看到西蒙的两个孩子后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他们会有怎样的对话?他们又会有怎样的表情和动作呢……读到这里,一连串的问题冒出来。对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续写空白。通过续写,学生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主人公生活的艰辛及善良的品性。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细读自有情和趣,细读亦有策与略。语文教学,只要重视细读,用科学的态度去细读,就会激活枯燥的文字,触动学生的心灵。让我们细细地读,慢慢地咀,甜甜地品,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让我们撑一只长篙,让细读向文本更深处漫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