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强
摘 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教学活动中必须坚持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的活力和魅力所在,也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政治课的复习中,必须贯彻这个原则,注重知识点与时政点的结合。
关键词:实际;思想政治;时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309-01
一、知识点“辐射”法
这一方法指系统复习某一章节或某一框题时,注重其与学科内相关知识点的联系,与社会现实、社会热点重点问题的联系,从而使学生把握学科内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其综合能力;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去关注生活、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的一种复习方法。
如:在复习“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这一框题时,在复习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外因的基本概念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基本观点后,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A、本学科内哪些观点与本框题知识点相联系?本学科内哪些观点体现了外因的辩证关?B、用内因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能说明哪些社会热点重点问题?通过教师点拨、引导,去激活学生思维。A通过思考,学生会把哲学常识上册第三课第二节的“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框题中,“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自身的特殊矛盾。……这正是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者叫做根据”与本框题“事物内部的矛盾,即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根据”的观点,加以比较。或把“内因、外因”与“普通联系的根本内容”相联系。还可以把“人的主觀能动性”问题的复习与“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观点相结合,进而提出学科内的其他问题,如:理想怎样变成现实?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为什么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独立自主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等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时政点,思考上述“B”的问题,如:
a、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拥有近13多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刺激和扩大国内需求是确保我国经济较快增长的根本之策。坚持扩大国内需求,可以使我国经济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减少对外部经济的依赖,增强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特别是在世界经济形势低迷,我国出口不畅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显得更为重要。
b、为加快我国发展,国家实施了”一带一路“的方针战略。国内的发展离不开国家自身和先进地区的支持和帮助,更需要国内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c、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就要加强党的建设。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反腐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才能提高党的拒腐防变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才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上述材料a、b、c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内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进而思考各自又是怎样体现这个原理的。
二、时政点“扫描”法
这种方法是指一种围绕某一时政问题,用所学知识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将所学知识点重新归纳、整理,从而形成新的知识板块的复习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理论创新能力。
运用这种方法首先要弄清楚时政材料本身的意思,分析其背景、原因、发展变化的趋势,这是“扫描法”的前提和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寻找理论和材料的结合点,从各个角度列举所涉及的知识点。
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的知识:A、政治常识:党的思想领导、国家职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等;B、哲学常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实践观点、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等;c、经济常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市场交易原则、消费者的权利与义务等。在列举出时政材料所涉及的知识点后,可以说突出了主干知识,但切不可满足知识点的堆积,要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全面透彻的理解,明确知识点所包含的基本内容,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要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思考,或设计、选用选择题,或创设背景材料,或通过举例、案例等,落实知识点与时政点的具体结合。如选择题:2014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作为新时期纲领性文件,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重要思想,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主要体现了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
A、政治领导 B、作风领导
C 思想领导 D、组织领导 (A)
2、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最突出的共同点是重视
A、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B、意识的能动作用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D、以整体上把握现象之间的联系 (B)
材料分析: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
“知识点辐射法”与“时政点扫描法”是政治课众多复习方法中的具体方法,应当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灵活运用,或有所侧重,或交叉运用。无论运用什么方法,都要注意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使学生在主动复习中掌握、巩固知识,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基础;无论运用什么方法,都要坚持面向现实,围绕社会热点,突出时事重点,创设问题新情境,保持知识的活力之源。总之,通过上述复习方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全面把握、深刻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其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