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时滞效应研究
——基于数学建模方法

2015-07-03 13:19杨青山
学术论坛 2015年10期
关键词:时滞创业者效应

杨青山

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时滞效应研究
——基于数学建模方法

杨青山

文章主要研究了在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前提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企业从创立诞生到提供就业岗位的过程中,自身的发展变化与其每年吸纳的就业人数之间由于时滞效应而产生的联动变化关系,并根据我国经济现状的特点对创业带动就业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创业带动就业;时滞效应;数学模型

一、引言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来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这是在总结我国近年来就业工作实践,深入认识就业规律,科学分析就业形势基础上提出来的,更是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必然选择。创业带动就业从表述上看是指创业者通过开设企业或公司,在解决了自身就业的同时又为其他人提供了就业岗位,而且创办一家企业能够吸收若干个劳动者就业。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深入分析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的基础上,对比了中外创业环境和社会发展阶段之后提出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也是促进积极就业政策中最活跃、最具能动作用的一种机制,更是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增长点和工作重点[1]。

但是,由于作为一项新兴政策,创业带动就业在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创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缺乏具体的理论支撑和数据说明;实践过程中政府、企业、高校、创业者的协同联动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从实际情况看,围绕该领域的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发展,社会更多时候是处于一种边实践、边研究、边完善的状态等,这些都会阻碍创业带动就业的实践发展。因此,本文主要是围绕创业带动就业理论中的时滞效应开展研究。

二、创业带动就业的理论分析

1.主要内涵。政府之所以推出创业带动就业这一新举措,主要着力于通过鼓励个体创办企业来最大效度发挥创业对就业的倍数拉动作用。因为个体在创业的过程中,通过开设新公司的方式为社会提供了包括创业者本身在内的更多的就业岗位。这些被吸纳的劳动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成长,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又成为新的创业者,进而通过创业吸纳第三层次的劳动者。例如,国企改革中有的下岗职工通过相互之间的联合创业,不但不成为国家的包袱,还帮助了自己和昔日的同事实现了更好就业,一举两得[2][3]。

创业行为之所以能够在带动就业方面起到巨大作用,主要原因有两方面[4]:第一,它突破了传统的“一人一岗”的就业模式,形成“一人带动一群岗位”的就业模式。根据全球创业观察(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报告称,每增加一个机会型创业者,当年带动的就业数量平均为2.77人,未来5年带动的就业数量为5.99人,这就是创业带动就业的雏形。第二,创业企业大多数设立门槛低、创设成本小,而且具有普适性,即适合社会上各类群体的劳动者。从规模来看,中小企业往往是创业型企业的起点,而且小规模企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要比大规模的企业强得多。

以创业促进就业,这是从经济增长的本源和变化规律去研究社会问题,而经济增长理论问题必然存在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而这种情况往往需要利用数学理论通过建立模型来处理。

2.国内外创业带动就业的理论与实践现状[3][5]。从国际上看,先后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Gibrat的创业与就业无关论,40年代的Oxenfeldt提出的失业推动创业论,再发展到后来的难民效应假说和企业家效应假说。直到1979年,麻省理工大学David Birch教授的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报告《工作产生过程》,以详实的数据揭示了创业对创造新的工作机会、推动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得到业界的普遍认可和肯定,从而奠定了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社会基础。在实践上,欧美国家自20世纪末便开始刮起创业旋风,以美国为例,当今美国社会95%的财富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创造出来的。

从国内看,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2000年前后的在高校层面的自主探索、2008年前后政府引导下的以多样化发展为特征的萌芽发展、2010年以后形成的以制度化为主要特征的创业教育及全面推进阶段。从2010年起,在政府引导下全国小额担保贷款已成为个体成功创业的“助推器”和人才培养的“催化剂”。如近年来我国江浙地区依靠贷款帮扶和政策支持创立起的民营经济发展迅猛,不仅为地方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吸纳了当地75%以上的就业人口,极大地助推了国家对扩大就业市场和拓展就业渠道的需求;在学术界,我国中南大学的徐建军教授带领他的学生用PEST外部环境分析、SWOT影响因子分析以及基本模式比较,按客户的需求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建模,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概念模型和信息模型,从而开展了在这方面卓有成效的研究。

3.创业带动就业中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一方面,个体在创办企业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就业,由于业务发展需要聘请若干名员工开展日常营业,无形中给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培养和造就了更多的潜在创业主体。最明显的例子,是在20世纪末由国有企业改制导致大量下岗职工时,很多人痛定思痛选择了勇敢地走出去,靠当初积攒下的劳动技能自己当老板,到社会开起包子铺、维修铺,开始了艰苦创业之路。这样,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还随着业务的扩大不断向社会招聘新员工,帮助昔日的工友成功实现了再就业。从另一方面看,成功的创业虽然可以有效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其对就业率的影响基本上呈现出正的相关性,但深入研究后发现,创业与就业之间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更多时候呈现出的是一种综合性和复杂性,这预示着它们之间绝对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2]。

首先,创业意味着新公司的诞生,这会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新公司的成立意味着吸纳新就业者的数量在增加,创业对就业起正面影响;另一方面,这个新成立的公司在进入行业后必然会带来新的竞争,引发部分竞争力不强的企业破产而退出市场,导致失业人员增加,创业对就业就会起反面影响[2][6]。其次,创业对就业的影响不是即时的,它存在一个短时间的滞后。奥德里特施和弗里什于本世纪初在德国的研究结果表明,创业带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创业对就业的短时期的时滞效应,这是因为在实际操作中一个公司从成立到有一定规模往往需要若干年时间,这段时期被称为时间上的滞后[2][6]。

三、时滞效应

1.概念。时滞是时间滞后的简称,它的特点不仅表现为行动与效果之间存在时间差距,而且表现为传导过程中初始效果与最终真实效果之间存在差异,其表现在:(1)无论从理论还是现实看,创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都不是即时的,它存在于企业从建立到发展壮大,再到衰退不前的全过程,其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将随着其在行业的发展状况而不断变化。简单地说,就是一家公司从开创到成熟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它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会随着其经营业绩和发展状况而不断变化,有可能增加也有可能减少甚至为零。(2)在其所吸收的就业人员中,经过一段时间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会开始创业,从而诞生新的企业,吸收新的就业人员。(3)从实践经验看,创业者的创业意向和创业思维可以通过各级政府和学校开设的创业教育迅速得到提高和完善,但要提高真正的创业技能开始创业行为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积累才能见到效果,所以在创业教育、创业开始以及创业成功之间,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间隔,这个时间间隔受到多种外部因素和创业者自身素质的影响而显现出千差万别。

因此,创业和就业在传导过程中存在一个短时间的滞后效应,称之为创业带动就业的时滞效应。

2.时滞效应的数学模型分析[7][8]。从数学分析角度入手,设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中创业的人数为N0,则可以将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设为N=1000N0;

设第n年由创业带动就业的总就业岗位为Xn,第n年由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率为Yn[7];

设1个人创业在当年可带动就业的人数为p人(其中p>1),创业带动就业的人中又开始创业的人数比例为q(其中0<q<1)人。

第1年,创业人数为N0人,创业带动就业pN0人,则第1年由创业带动就业的总人数为:

第2年,创业人数为N0人,上年创业带动就业的pN0人里有pqN0人创业,创业带动的就业人数为p(N0+pqN0),则第2年由创业带动就业的总人数为:

第3年,创业人数为N0人,上年创业带动就业的p×(N0+pqN0)人里有pq(N0+pqN0)人创业,则创业带动的就业人数为p(N0+pq(N0+pqN0)),则第3年由创业带动就业的总人数为:

于是得到每年总的就业人数之间的迭代数学模型为[8]:

考虑到创业带动就业中时滞效应的影响,可以假设当年创业的公司要经过1年才能带动就业,即时滞为1年。于是由(1)得到每年总的就业人数之间的时滞数学模型为:

由于平均1个人创业可以带动近5个人就业、创业率为30%[1][2],于是可以取p=5,q=30%,即2个人创业带动就业的10个人里,有3个人创业。图1是根据上述迭代数学模型得到的第n年由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率的示意图。由图1可看出,经过10年的时间,由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率Yn可以达到50%以上。

图1 由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率Yn的变化示意图

同样,取p=5,q=30%。下图2是根据上述迭代数学模型得到的第n年由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率的示意图,由图2可看出,经过10年的时间,由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率Yn可以达到30%,低于无时滞情形下的就业率。

图2 时滞情形下由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率Yn的变化示意图

四、时滞效应的应对策略

创业带动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必须整体联动、齐抓共管。创业带动就业中时滞效应的揭示,为我们在看到其倍增效应的同时,也发现了另一个需要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的现象。实践证明,时滞效应不仅与创业主体的成长机制有关,还与创业企业所属行业及创业环境密切相关。研究如何缩短创业过程中的时滞期及其差异性,有利于政府把握变化规律,继而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提升创业对就业的倍增效应[1][2][9]。

1.更新观念,培养创业意识,深刻理解“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实现高效创业。“互联网+”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引擎,与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遥相呼应,随着国家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我国开始进入“互联网+”时代。无论是政府、高校、企业,还是创业者本身,都应该顺应这一时代发展需求不断突破传统创业模式,将互联网思维和技术与旅游、零售、制造、金融等行业进行融合创新,将工业制造、商品服务和金融交易等行为转移到互联网上,实现所有流程在线化。

2.发挥政府、市场、高校和创业主体的作用[10],形成四位一体的创业协作共同体,构建包括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外部创业环境和搭建良好信息共享平台的创新创业支持体系,有效减少因内部协调不畅而带来的时滞效用,从而提高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具体说来,政府掌握了大量的社会资源,要在创业带动就业中发挥主导地位,通过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解决行政审批烦琐、对市场干预过多、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同时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基金、低息贷款、创业场地(如开设创客空间)、创业指导与活动组织、户口、保险以及法律保护等在内的政策扶持;要发挥市场这支无形的手的作用,让市场各主体遵守市场规律开展生产,同时通过社会舆论宣传国家关于创业的扶持政策,营造良好创业氛围,使各行各业、各阶层人群目标统一,通力合作;各高校要发挥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作用,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器,激发大学生创业意识,催生创业行动,提高创业能力;对创业者个体而言,要及时转变就业和创业观念,利用好国家相关政策,通过参加各种培训和实践提高创业能力,主动适应并融入国家战略和时代潮流。

3.要重视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的同步性,边研究边实践,边探索边完善。进一步加大对创业带动就业过程中的理论研究,特别是要把创业规模与提供岗位数量之间的相关性、创业对社会整体就业率变化曲线的正向和负向影响以及企业成长过程中带来的时间滞后性作为研究重点,通过数学中的最优化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掌握其中规律。比如在电子商务领域,可以通过对网店、工作坊等规模较小创业实体的成长轨迹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不同规模的实体与所提供就业岗位数量的相关度,以及其发展速度与时间和社会经济大环境之间的关联度,这将极大促进政府研究人员对创业带动就业规律的把握和利用。

4.建立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加大资金和人员投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日常教学方法,增加创业实践环节[11]。在以往的创业培训中,传统教学法倾注于说教式的理论教学,教学关注点是过去时,看重的是对之前案例的理解、反馈和分析。但在当前形势下的创业教育更应关注的是创业实践,创业者也更聚焦于现在时,他们尽最大可能试图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学到的技能去处理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达到边学边练,边实践边提高的目的。因此,建立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通过增加资金和人员投入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增加创业实践环节等将是今后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的趋势,毕竟一个创业成功者更多地是在意自身能否解决创业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5.重点扶持中小微企业,最大限度发挥它们作为吸收就业劳动力主力军的作用。相比大型企业,中小微企业对劳动力的吸纳效果更为明显,同等条件下它们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当社会经济处于下行阶段,中小微企业由于资金、技术等关系其抗风险能力较弱,受到的冲击也要大得多。这时,只有帮助中小微企业尽快渡过难关,才能稳定社会的整体就业形势。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尹蔚民部长明确指出,对于一些暂时处于困难时期的科技含量较高的中小微企业,政府应当给予包括政策审批和财税优惠在内的扶持政策来鼓励它们发展和吸纳就业。

6.协调好现有创业者和潜在创业者的关系[11],重视优质的大学生创业群体,造就一批创业型人才。创业活动的主体是人,人的内在精神是迈出行动的重要基础,创业带动就业的本源来自于想创业、能创业、创成业的群体,而在“互联网+”时代掌握先进知识和技能的大学生自然成为该群体的生力军。要改变以往依靠个人潜质、悟性、机遇去创业的状况,动用全社会资源尊重并造就高素质的创业者。各高校要把创业教育作为必修课程,把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到人才培养工作的突出位置,构建科学合理、高效运转的组织管理体系,通过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提高创业能力,使更多的知识型青年参与到创业活动中来,继而提升创业者总体素质和创业成功率。

五、小结和展望

时滞效应是影响创业带动就业有效性的重要因素,系统地研究创业与就业之间的时滞效应问题,掌握两者的变化规律,对政府部门在实践中作出决策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用最优化理论进一步探究创业与就业率之间的关系并使之效益最大化,必将成为业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重点。同时,政府、市场、高校要发挥各自在资源配置、市场调节和创业教育方面的作用,与创业主体构建起四位一体的创业协作共同体,建立符合国情和当地实际的完善的创新创业支持体系,有效减少因内部协调不畅而带来的时滞效用,从而提高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

[1]毕京福,卢明鹏.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调研[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3,(4).

[2]李幼平.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探析和现实研究[J].创新,2010,(6).

[3]王积建.浙江省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效应的调查研究[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4]商永波.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相关问题思考[J].中国市场,2013,(10).

[5]杨保华.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与对策[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6]彭轩雁.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创新中的时滞效应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4).

[7]沈超红,陈彪,陈洪帅.创业教育“时滞效应”与创业教育效果评价分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1).

[8]陈建熹,郑枚安,龙腾飞,等.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中的倍增效应研究——基于数学建模方法[J].河南科技,2014,(4).

[9]周石生.农民工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分析及政策选择[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

[10]沈超红,陈彪,陈洪帅.创业教育“时滞效应”与创业教育效果评价分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1).

[11]杨保华.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与对策[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责任编辑:河之洲]

杨青山,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人事处处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西桂林541004

F279.2

A

1004-4434(2015)10-0172-05

猜你喜欢
时滞创业者效应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懒马效应
带有时滞项的复Ginzburg-Landau方程的拉回吸引子
针对输入时滞的桥式起重机鲁棒控制
不确定时滞奇异摄动系统的最优故障估计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互联网创业者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