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光消偏振介质分光薄膜的研制

2015-07-02 16:45祖兴宇李琳付秀华
科技资讯 2015年4期

祖兴宇 李琳 付秀华

摘 要:在现代光学测试和光学应用中,基于分束镜的分光效率特点,研制出了一种高稳定性的介质消偏振分光膜。光消偏振介质分光薄膜采用了等效折射率和等效厚度的选材方式,并对高低折射率材料的匹配进行了优化处理,得到了高低折射率材料组合的优选结果。发现了中心波长对消偏振分束镜的反射光与透射光影响的因素,探讨了一种低误差灵敏度的高稳定性介质分光膜设计方法,其特点是膜系结构简单,易于批量生产,并研制出较为理想的宽波段与广角度变化的中性介质分光膜。

关键词:介质分光膜 消偏振 等效折射率 宽波段 分光效率

中图分类号:O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a)-0001-03

分光膜被广泛应用在各类的光电仪器、激光、光电显示设备和光存储等领域,并在分束镜应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通常情况下分束镜总是倾斜着使用,它能方便地把入射光分离成反射光和透射光两部分。在可见光范围内,透射和反射比为50/50的中性分束镜最为常用[2]。当分光膜用于光线倾斜入射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偏振效应,可以利用偏振效应来设计偏振分光膜[3]。

理想的消偏振分光膜,应该在一个较宽的波段范围内,使S偏振光和P偏振光具有相同的反射率和透射率,使入射角具有一个合理的范围,而且没有吸收[4]。Doak[5]和Costich[6]较早提出消偏振理论,但是可选择的工作波长和薄膜材料受到限制,而且工作波长和入射角的范围都非常有限,没有达到理想的消偏振效果。该文利用Global Optimization和Needle合成法,设计并研制了在可见光范围420~680nm波段与40°~50°角度变化的介质消偏振分光膜。

1 膜系设计与材料选择

1.1 偏振理论

式中和分别为光在入射介质和膜层中的入射角,和分别为入射介质和膜层的折射率。由此容易看出,(1)式是一个恒大于1的量,因此一个单层膜必然有偏振分离,其中。对于一个确定的入射角而言入射介质折射率愈高,偏振分离也愈大,因而封闭在胶合棱镜中的膜层的偏振效应更为显著。当时,,在波长位置将没有偏振分离。

1.2 高低折射率材料的选择

在可见光波段常用的高折射率材料有Ta2O5、TiO2、Ti3O5、ZrO2,可选择的低折射率材料有SiO2和MgF2,由于材料折射率的色散强度随波长改变的特点,需要选择合适的镀膜材料,经过实验测试得到几种材料的折射率色散曲线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TiO2的折射率要高于Ta2O5的折射率,通过实验发现Ta2O5材料的镀制工艺没有TiO2稳定,故选择TiO2为高折射率材料。

这里为位相厚度,、分别为高低折射率材料的折射率,当为TiO2、为SiO2时当。当等效折射率0.7059,1.4166,即2.0068;当为TiO2、为MgF2时,等效折射率0.6797,1.4709,即2.6140。故SiO2与MgF2均能满足要求,但是由于等效折射率比值可知,SiO2和TiO2的组合优于MgF2和TiO2的组合,并且SiO2抗腐蚀能力强,故最终采用SiO2为低折射率材料。

1.3 膜系的设计

由上述理论可知当时,,在波长位置将没有偏振分离,因此应用TFCalc膜系设计软件对初始膜系G|HLHL|A使用Global Optimization方法进行初步优化,得到的膜系基本符合要求,在此基础上采用Needle合成法再次对膜层优化处理得到理想设计曲线如图2所示。

其中L、H表示SiO2、TiO2材料在入射角为的厚度,设计的膜系为:G|0.33H 0.88L 0.47H 1.3467L 0.92H 1.46L 1.21H 0.82L|A,可选取的中心波长有 ,通过模拟三种中心波长均满足1:1分光要求,但考虑到本实验的消偏振要求,进一步进行偏振效应分析,偏振曲线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中心波长在10nm左右变化时对分光效果的影响很小,而对偏振效果的影响较为明显,如波长为580nm的P光与S光偏振分离较大,由上述测试结果判断中心波长选取570nm更为合理。并对比了角度由40°~50°广角度变化的分光膜曲线如图4所示,图5为45°入射分光膜的偏振曲线。

考虑到薄膜实际制备过程中存在的参数误差,进一步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该设计的敏感度进行分析。图6:a为薄膜物理厚度2%时的相对误差,b为折射率参数2%的相对误差,c为薄膜材料同时具有物理厚度和折射率参数2%的相对误差时该设计的光谱性能变化。

可以看出,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敏感度分析以上3种误差情况下引起的性能劣变还是比较小的。采用离子束辅助或溅射等IC/5控制膜层厚度,经工艺优化将薄膜厚度误差控制在2%是可行的,工艺参数如表1所示。

2 结语

分光膜的制备工作是在700型真空镀膜机上完成的,该镀膜机配有惠州奥普康OpCo电子枪,此电子枪蒸发速率稳定,并且与晶控配合实现了自动镀制光学薄膜。由于镀制薄膜的薄膜材料的吸收对分光薄膜的分光效率有影响,故在基片背面加镀一光学增透薄膜修正分光比为1:1。基片背面镀制的增透薄膜曲线如图7,入射角为45°时的分光薄膜曲线如图8。

经过测试镀制出来的420~680nm的单面增透膜的平均透过率为95.314%,分光膜满足了40°~50°入射角变化并且平均反射率误差<0.8%。并实现了介质分光膜的消偏振效果,由于采用的材料都是介质材料,吸收基本可忽略,则两个分量的透射率特性也基本相同。而且反射或透射引起的两个分量间的相位延迟也都满足设计目标,并控制在较小的范围。

发现波长在690nm处分光强度随角度变化并不明显,此波段可对690nm半导体激光器的应用产生促进作用。例如:高速计算机网、航空电子系统、卫生通讯网、高清晰度闭路电视网等。其他应用包括高速打印、自由空间光通信、固体激光泵浦源、激光指示,及各种医疗应用等。

参考文献

[1] Feng J,Zhou Z. Polarization beam splitter using a binary blazed grating coupler[J].Optics letters,2007,32(12):1662-1664.

[2] 唐晋发,顾培夫.现代光学薄膜技术[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20-36.

[3] 孔明东,李瑞洁.光学平板偏振分光镜对称膜系的优化设计[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0,12(1):61-64.

[4] 李明宇,顾培夫.近紫外区宽角度消偏振平板分光镜[J].光子学报,2003,32(10):1231-1233.

[5] Doak J,He J,Blum I,et al.Thermodynamic Effects of Na on the Morphology of PbTe-PbS Nanostructured Thermoelectrics[J].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2013(58).

[6] Costich VR.Reduction of polarization effects in interference coatings[J].Applied optics,1970,9(4):866-870.

[7] 林永昌,卢维强.光学薄膜原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0:196-199.

[8] Yang YH,Yeo IW,Park SJ,et al. Microstructure and phase forming behaviour of chrome based multi-composition nitride coatings with nanolayer structures[J].Ceramics International,2014,40(8):11567-11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