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安样本:重病区的重生

2015-07-02 17:36王元元
瞭望东方周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病区检出率饮水

王元元

过去居民饮用的大口径土井(左)。上世纪70 年代防氟改水打深水井现场(中)。乾安县赞字乡敢字村建成的手压式防氟深井(右)

直至今天,回忆起50年前命字村的情景,79岁的卜焕清仍然心有余悸。

当时,全村人像是得了一种怪病,小孩牙齿泛黄、老人弯腰驼背,连牲畜腿脚都有毛病。久而久之,命字村也就成了方圆十里的“怪病村”,鲜少有人踏足,外地姑娘都不愿意嫁过去。

在那个封闭的年代,命字村的男女老幼并不知道这种怪病从何而来,但由此带来的阴影却挥之不去。直到后来当地卫生部门的调查才揭开这一秘密——饮水中氟含量超标导致的地方性氟中毒,又称饮水型氟中毒。

后来的多方调查显示,命字村所在的吉林省乾安县正是饮水型氟中毒的重病区。

由此,一场持续50年的氟中毒治理大战在乾安打响。今天,乾安通过实施改水工程,使病区的水氟含量合格率提高到97.8%,发病率由1964年的23%下降到目前的2.4%,实现了有效防控。

怪病出没

饮水型氟中毒在乾安的历史可以追溯至80年前。根据乾安县志的记载:1932年,乾安县公安局在呈给相关部门的报告中曾指出,管辖境内妇女因受水土关系患腰腿疼痛的有2500人左右。到上世纪50年代,该病再次引发关注。

乾安县疾控中心地方病科科长张晓东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彼时乾安境内广泛流传着一种腰腿疼痛病,患者表现为全身大关节疼痛、肢体麻木、抽搐、严重者关节活动受限、弯腰驼背、甚至瘫痪、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

最严重时,乾安境内的21个屯(村)居民因严重的氟中毒先后迁居外地,安唱对字井村连续11年没有适龄青年应征入伍,一大批青壮年过早丧失劳动能力。

1954~1955年,乾安县卫生部门曾在该县一个严重病区采集水样送到省卫生防疫站检验,但因当时技术水平有限无果而终。此后,这个病尽管越来越严重,但并未再次进入官方视野。

直到8年后,事件出现转机。

1963年5月,时任乾安县委宣传部部长高殿祥在该县让字公社体尔大队驻村时发现,许多妇女出现上述腰腿疼痛病症状,特别是有许多“罗锅”(即驼背)病人乃至瘫痪病人。随后,这一情况被逐级上报至吉林省相关负责人。

“当时的情况比较严重,再加上该病涉及地域广,此前并没有过这类报告,所以很快引起了重视。”张晓东说,吉林省政府随后责成卫生部门查明病情和危害程度,并找出防治办法。

一年后的1964年5月,吉林省卫生厅组织医学专家进驻乾安,开始对上述病症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乾安县疾控中心副主任王成海告诉本刊记者,专家组最初为了弄清病因,对当地的空气、粮食、土壤、水等相关物质都作了详细检测,“最终发现可能是水的问题。”

随后,专家组选取该县重病症区、无病症区以及临近县无病症区的54眼土井,进行取水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病症区井水氟含量平均值为6.5mg/L,最高达20mg/L,最低1.5mg/L,其中氟含量超过4mg/L的水井占到81%,明显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饮用水中氟含量不超过1.5mg/L的限值(现行的国家标准将此改为1mg/L)。与之相比,无病症区的水氟含量均未超过标准限值。

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专家组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乾安县流行的“腰腿疼痛病”是因当地居民饮用含有高氟的小口浅井水而引起的饮水型氟中毒。至此,一直困扰乾安人的“怪病”终于水落石出。

根据乾安县疾控中心提供的数据,该县294个自然屯中有252个病区,占总数的85.7%,其中包括70个轻病区、91个中病区、91个重病区,病区人口占全县人口的71.4%。

改水尝试

弄清病因后,怎么解决成了摆在乾安人面前的一道难题。专家组认为,只要降低饮水中的氟含量就能预防和控制氟中毒。为了寻找低氟水,乾安在1964年共抽检了境内的103眼民用浅井,其中水中氟含量超过1.5mg/L的占到74.8%。

吉林省乾安县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后,村民都喝上了符合卫生标准的自来水。图为乾安县一名农村儿童在喝水

虽然这次找水结果并不理想,但当地卫生部门却有了重大发现,随着井深的增加,水中氟含量也逐渐降低,其中距地表75米以下的深层承压水水氟含量最高仅为1.42mg/L,多数在1.0mg/L以下,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此前,当地人的饮用水完全依靠地下3~5米的浅层水井,而这一潜水层正是氟含量最高的区域。1964年底,国家投资3万元,在乾安让字公社打成全国第一口防氟深井。这口深度72米的水井水氟含量只有0.4mg/L,其他理化指标也都符合饮用水标准。之后,乾安又分别在其他3个公社分别打了3眼实验深井,水氟含量全都正常。

张晓东说,乾安此后开始废弃浅层高氟水井,转而打含氟量低的深井供居民用水。 这一被称为改水的方法,后来也逐渐成为国内其他病区治理饮水型氟中毒的主要方法。

其实,在改水的同时,乾安也曾尝试寻找其他方法防治饮水型氟中毒。

上世纪60~80年代期间,多位医学专家曾在乾安尝试通过其他方法来预防水氟病,其中包括在高氟水中添加碱式氯化铝、氢氧化铝等物质,利用磁化器、麦饭石等消除氟化物。“这些方法都证实对于去氟有明显效果,但都因为成本太高没有大范围推广。”王成海说,改水仍然是乾安最经济的选择。

第一眼防氟井实验成功后,乾安开始按此方法在境内寻找更多的低氟井。但因当时经济条件有限,而大口铁管井又造价太高,只能选择打小口铁管井。张晓东说,一眼大口铁管井需花费3万元,而小口铁管井则只需2000元,“但小口铁管井使用不太方便,出水有限,各家各户只能挑水吃。”

让王成海没想到的是,改水后水氟含量仍有上升趋势,后来发现是浅层水渗漏所致。最初,当地群众用水泥灌注在隔水层止水,但未成功。最终,当地村民找到一种粘泥,把它团成小球晾干后投入隔水层,使其遇水后膨胀以增加隔水层密度而起到止水作用,才解决这一难题。

1966年,当时的国家计委负责人到吉林白城(乾安所属地区)检查工作时,了解到乾安的氟中毒病情,回京后即将此情况向周恩来总理作了汇报,获批50万元拨款给乾安治理氟中毒。受此鼓舞,乾安一度成立了由副县长负责的防氟改水办公室,抽调大量人力推进改水工程的实施。

一个在乾安当地广为流传的事迹是,该县所字乡一大队书记带领村民历经三年零八个月才打成一眼防氟深井,但因其在冰冷的井水中呆了四个小时导致终生残疾。

王成海说,到1973年末,乾安共打小口铁管手压井156眼,大口水泥管井96眼,使6万多生活在病区的群众吃上了低氟水,“这在当时的大背景下是很难得的成绩。”

任重道远

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因小口铁管井使用寿命过短,乾安开始着力打大口水泥管井。

“大口水泥管井均配有电机、水泵,虽然造价高些,但能保证受益。”王成海说,这种井同时也是抗旱井。

这其实源于当地防疫人员的一个偶然发现。防疫人员在驻村期间发现病区附近有许多抗旱井,这些抗旱井的深度在地下70~200米之间,与防氟井在同一水层,水氟含量较低。把这些抗旱井配上电机、水泵就能供村民使用。

“这样既节省了打防氟井的费用,又利于农田灌溉,是一举两得。”王成海说,后来很多病区就将原有的抗旱井改造成了防氟水井,这一经验甚至在吉林全省得到推广。公开资料显示,在1974至1979年的5年间,乾安全县共打大口水泥井14眼、利用农田井114眼、有16500人吃上了低氟水。

80年代以后,乾安改变以往单纯打井的做法,开始在重、中病区推广防氟自来水。2000年以后尤其是2004年以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乾安的防氟改水进度也逐渐加快。仅“十五”期间,乾安就投入建设资金2400万元,建设人畜饮水工程73处,解决了5.8万人、2.4 万头牲畜饮水安全问题。

截至2007年9月1日,乾安全县252个病区全部实施改水,改水工程使用率96%,水氟合格率达97.8%,22万农民告别高氟水、高砷水。改水给乾安人带来的实惠是摆脱了氟中毒带来的阴影。当地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告诉本刊记者,他在31岁时曾因长期饮用高氟水而导致瘫痪,改水后不仅可正常走路,还能下地干活。

这样的例子在乾安比比皆是。1984年,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曾对乾安大命字井村防氟改水效果作了追踪观察。该村改水前的水氟含量为3.1~7.3 mg/L,村民氟斑牙患病率100%,有73人患氟骨症;改水8年后,儿童的氟斑牙症状完全消失,氟骨症患者痊愈和减轻者占到83%。

1989年,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再次对乾安改水5年以上的31个屯(村)进行病情调查。结果显示,28个水氟含量达标的屯中氟骨症的检出率为零,氟斑牙的检出率仅为1.2%;相比之下,水氟含量未达标的屯氟骨症的检出率为100%,氟斑牙检出率为43.75%。

更为直观的数据是,1990年乾安居民的氟骨症检出率为2.79%,氟斑牙检出率为18.68%,而这一数字在1964年分别是22.6%和86.3%。乾安从曾经的水氟病重灾区变成了如今的水氟病治理样板区,吸引国内同行乃至国外专家前来取经。

王成海直言,乾安的氟中毒治理的确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仍面临着新的挑战,比如一些地方的改水井因使用时间过长而出现氟含量回升,一些地方由于冬天自来水管上冻后不能输水,使得居民饮用高氟水导致氟中毒病症在一定程度上复发,“病情虽得到有效控制,但并未完全控制。”

干了一辈子地方病防治的王成海说,乾安的目标是力争在“十三五”末消除70%的病区,“十四五”期间消除全部病区,“还有十年的路要走。”

猜你喜欢
病区检出率饮水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医院药房冷藏药品病区分发和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大面积脑梗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及检出率研究
保洁员坚守隔离病区一个多月
山东中小学生四成视力不良,三成超重
饮水
3000亿投入,农饮水仍不安全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春季给羊饮水五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