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超伟
dpuser_186113866801:“冲着牛排去的,味道不错,套餐东西挺多,惊喜。冷面很好吃。”黄小黄hitormiss:“十年老店品质如初,手切鸡胗、羊排、腰子都是大爱!还有味道很赞的冷面!虽然住在南城,但经常会特意过来吃!”wyy198:“特别喜欢吃烧烤,这家牛排切得薄厚刚好,鸡胗是我的最爱,嚼起来劲道十足,辣白菜汤料多味足,不像其他家汤多料少。调味汁也很地道。”
前不久北京台一档介绍关于胡人烧烤的美食节目,引起了很多食客的兴趣,这些话就是大家在品尝后留下的评论。让记者感到好奇的是,少有食客能把一家餐馆的菜品,品头论足得如此具体,更少有人会开车穿过一座城去吃一顿饭,可胡人烧烤店却有着如此“魅力”。究竟这家位于北京北五环天通苑附近的烧烤店是靠什么吸引众多食客上门?又是靠着怎样的经营理念能够在地理位置欠佳的境况下,经营十年而依旧门庭若市?与胡人烧烤80后老板——赵文舟畅谈一番后,似乎找到了答案。
沿父亲的梦想之“路”前行
第一次见到赵文舟是在胡人烧烤店,“始建于2004年”的红色招牌挂在店面的最显著位置。细细一想,这样一家位于北京昌平区,地理位置偏僻的餐馆,能够经营十一个春秋,着实不易。2014年,这家店整整经营十年,也正是这一年,赵文舟成了这家店的“新”老板。
可说来有意思的是,2012年以前,赵文舟从未想过要干餐饮这行,更没想过接过父亲的班,去打理这家烧烤店。原本留学回国的他,一心想在北京创办一家英语培训学校,干一番自己的事业。但就是在那年的一个清晨,父亲因犯腰椎间盘突出住进医院的消息,让赵文舟的创业梦想不得不接受现实的洗礼。
2004年,父亲50岁,买断工龄,从亲朋好友那儿借来80万元,顶着巨大压力白手起家开了这家店。十年,3650天,始终如一的“拼”,才换来现在这样的规模,赵文舟继承这家店是一种责任。但毕竟在国外待了多年,父亲明白儿子也有自己的梦想,所以从未直接向赵文舟提出要求,倒是偶然一次述说自己创业的经历,让赵文舟难以忘记。
刚开店的时候,父亲几乎是天不亮就出去进货,晚上12点以后才到家。“因为餐饮业是勤行,从进货到配菜,从店面到后厨,每个环节都需要父亲费心费力,挣的就是辛苦钱。”赵文舟说道。开店之初,最让人发愁的就是如何找到好货源,于是每天往返于北京的肉类批发点成了父亲所有的生活。为了节约时间,家里凑钱买了辆桑塔纳,车虽然开的不成问题,但却没有暖风。12月份正是北京最冷的时候,父亲要开着车往返两三个小时,近百公里,去购进优质的牛肉。有一次,因为开得时间太长了,深夜回到家,他的脚已经出了冻疮却浑然不知……敬佩父亲能在知天命的年岁时开店,赵文舟被父亲创业的初衷所感动:“父亲有句话我始终难忘,选择创业就是因为觉得自己这辈子不能光靠拿退休金就这么过了。”
当时听完父亲讲述自己的经历,赵文舟沉默不语,想到他为了这个店牺牲太多了。“作为儿子,我觉得自己有责任把父亲这条‘路走下去,”赵文舟感慨道。
传承让“路”走得更踏实
开店初期,有人建议搞返券活动,吃100元返20元,可父亲坚决不同意。“因为他的开店理念就是要在保证提供给食客最佳菜品的同时,出售最低价,搞返券势必会影响菜品质量。”赵文舟说道。正是因为这个理念,让这家餐馆开店十年,没搞过一次打折活动,却依旧经营得如火如荼。父亲用实际行动验证了那句:民以食为天,食以质为先的真理。而赵文舟深受父亲感染,不仅在经营餐馆方面,还有父亲对食材近乎完美的苛求。
在实际经营中,供货商背着老板去贿赂食材采购人员,将货源以次充好的事情,在很多餐馆的后厨时有发生。为了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赵文舟说:“父亲立下规矩,一旦发现有任何一家供货商给我们餐馆后厨人员好处,本月食材费不给结账;如果再被发现这种现象,直接取消与该供货商的合作。”2006年在后厨发生的一件事,让赵文舟至今记忆犹新。当时,一家供货商给后厨人员每人买了一根冰棍,当场就被父亲训斥道:“维系咱们的合作关系只能靠优质的菜品,靠小恩小惠在我餐馆里行不通……”
正是受到父亲的影响,赵文舟接管胡人烧烤店后,秉承了这种完美主义作风,对食材精挑细选:烤牛排为了鲜嫩,只选用牛的第15、16和17根肋骨。加工食材不遗余力:手工剔除冰冷雪花肉里的筋和骨头,并将每块肉切成三四厘米厚的肉片,然后再用水果和一些中药熬制的酱汁进行腌制,一盘肉要七八道工序,才算完成,连烤肉的配料都需要进行五道手工工序,六种配料,七小时以上的搭配才能完成。不仅在肉上下功夫,连蔬菜拼盘都是从自己租种的纯天然绿色蔬菜大棚里直接采摘。
行“路”是一种修行
“想要管理好这家店,光靠‘老板的称谓不顶用,还是要有真东西才能让员工服我……”赵文舟一针见血地说道。
那“真东西”是什么?“其实,没多高深,就是掌握每道菜的做法,比如做鸡心,要求刀工好,能将每块厚度不到10厘米的鸡心切成两三片,并且每片鸡心还不能断开。”赵文舟轻描淡写地说道。虽然,说得轻松,但学起来着实让他吃了不少苦。
2012年冬天,他每天上午10点到店,站在后厨的操作台旁练习切肉,原本后厨10多平方米的空间,被切肉台“霸占”,他的活动空间更为狭小。可为了确保肉质新鲜,必须保持后厨的空气流通,因此一侧墙上安装了大功率排风机,赵文舟一边切肉一边还要抵御零下10摄氏度的寒冷,有时太冷,他就在狭小的空间里蹦上几十下。不仅环境让他受了不少罪,食材也没少折磨他。由于鸡心都是选用最新鲜的,所以外表非常光滑,切的时候若是有丝毫疏忽,就会片到手。“那时经常切到手,可我已经无所谓了,因为太冷,手早就被冻麻了。”赵文舟介绍说,从早上一直要切到晚上8点,他只有利用喝水和上厕所的时间休息片刻。“第一天切完,我脖子、肩膀、胳膊疼得几乎已经无法动了。”赵文舟回忆道。那天,还没走出店门,他就开始发烧,本想着就此结束,不想再当这个“老板”,可妻子亓文川在后厨出现,并陪着他一起练习刀工,不仅给了赵文舟惊喜,更让他有了动力。
或许是因为俩人名字里都有相同的字——“文”的缘故,从认识到结婚,再到管理餐馆,夫妻俩很有默契。“当她听说我要学切肉,她就决定要陪着我一起学。”赵文舟回忆说。那天,俩人终于忍住了疲惫和寒冷,完成了工作。走出店门后,赵文舟将妻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哭着说:“老婆,我对不起你,让你跟我一起受苦了……”
经过几个月的磨炼,赵文舟不仅学会了切鸡心,还懂得如何判断食材的质量。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在苦练基本功的同时,他真正走到了员工的“身边”,学会用他们的眼光来考虑经营,有了自己的管理方法。“对于员工采取强制管理的方法,尽管一时间可以把大家约束起来,对于提高餐馆效益有一定好处。但从长久运营来看,并不可行,最后倒霉的是老板本人,因为员工得不到老板应有的尊重,最终会成为他的敌人。”赵文舟深有感触地说道。
在管理方面并没有纸上谈兵,赵文舟开始发挥自己的管理才能。2014年夏天,得知员工宿舍的空调坏了,晚上吹着电风扇睡觉,他和父亲第二天就给他们换上4000多元一台的新空调;后厨45岁的刷碗阿姨手裂了,他特意叫母亲给这位阿姨从日本带了几瓶擦手油。
为了发挥每位员工的积极性,每次开会,赵文舟都会鼓励每个员工提出工作上遇到的问题。他说:“员工提出问题,我从来不会批评,而是告诉他们:‘你提的问题非常好。有一次,开会的时候,有位服务员反映,后厨刷餐具的阿姨有时会有‘钢丝球残留在烤肉箅子上。”难道员工不会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有所顾虑吗?赵文舟解释道:“因为每位员工深知会上提出问题可以找出改正的方法,而一旦被顾客发现问题选择退单,那损失就会由全体员工承担了。”经过讨论,赵文舟和大家找出了解决烤肉箅子残留杂物的办法,不仅需要刷碗的员工认真清洁,同时还需要前厅服务员在换箅子前认真检查。像类似的问题,赵文舟和他的员工们解决了很多。
在当今社会中,一个人的价值、能力越来越多地和赚钱能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也就促使了更多人去向“钱”看,一味地去赶路,顾不得看路边的风景,更来不及回头看看自己所走的路。而赵文舟的这种踏实经营、追求品质、用心去开店的理念,更值得旁人驻足观看,因为他让旁人知道,感受路一样可以把人生过得很好!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