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鲁城》
气势宏大 名家演绎
楚汉相争中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为了一城百姓,化干戈为玉帛
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历经数载,胜负已分,韩信十面埋伏,项羽自刎乌江,汉军席卷江东,楚地望风请降。唯有项羽生前的封邑——鲁城,以弹丸之地坚守拒降。满城义烈军民,在项羽之叔父、楚将项伯率领下,誓与孤城共存亡。
汉营军中,诸将皆主张兴师讨伐。军师张良、刘邦之妻吕雉则劝说刘邦顾念一城生灵及项伯恩谊,勿要轻动干戈。刘邦遂与张良、樊哙化装为商贩,亲探鲁城。进了鲁城,他们惊讶地发现,尽管强敌压境,军民们却从容不迫,礼仪如常,全无末日将至的恐慌。而鲁城父老在危难关头表现出来的团结一心、舍生取义、威武不屈、诚实不欺也深深打动了他们。
交战之日,鲁城军民抱着必死的决心严阵以待,却见烟尘滚滚,汉军缟素而来,旗门开处,刘邦率众文臣武将,簇拥环护着西楚霸王项羽的棺椁……
其中,杜镇杰、张建峰将分别出演刘邦,张慧芳、姜亦珊出演吕雉,沪上名角安平将与方旭一道出演项伯。
杜镇杰:刘邦这个人不简单,他非常会用人,因其有社会底层的经历,也不拘小节。剧本为我们演员提供了一个很大的空间。开场的时候表现刘邦统领千军万马的气概,胜利后喝酒庆祝,又表现出他草根阶层的随意。人物非常有个性。为此,我们在唱腔上进行了改进,表现他是从底层出来的一代明君,赋予了刘邦这个人物更深层的表现。这出戏,导演忠于传统,没有大制作,剧情很简单,但是却挖掘出人物的潜能,丰富了人物性格,具有强烈的历史感。
■《风雨同仁堂》
女东家乐徐氏不阿谀权贵、不违背仁德初心
师徒联手百场之后,全新改版
京剧《风雨同仁堂》截取了300年历史老字号同仁堂最富于传奇性、观赏性、趣味性,然而又蕴含着爱国主义情愫的一段故事,再以艺术手段编创成戏。该剧表现了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火焚大栅栏,老药铺同仁堂损失惨重。面对着铺面被烧,药钱被抢,瘟疫流行,离京避难的大东家病逝归途,老铺岌岌的险境,女东家乐徐氏临危受命,率领全店的药工,顶住各方面的压力:洋鬼子的肆虐、洋奴买办的阴谋、皇宫阉宦的刁难,以及来自内部看不起女人掌权的封建思想的干扰,宁死不做给洋兵、贵人养生的如意长生酒。坚持给穷人赶制除瘟救命的清瘟三宝。同仁堂的东家、伙计一干人,同仁同德,上下一心,历经成与败、生与死的种种考验,终于使同仁堂这块康熙年间的老匾又冉冉升起,造福百姓,悬壶济世。
该剧虽然是一出新编历史剧,但是通过对同仁堂中一干人的塑造,对同仁堂制药、行事等老规矩的张扬,尤其是他们视同仁堂的信誉为生命,百折不挠、同修仁德的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对今天仍有强烈的时代感召力。
此次演出是赵葆秀、翟墨师徒联手百场之后的全新改版,二人将联手饰演乐徐氏。
赵葆秀:简单地说,《风雨同仁堂》就是写北京演北京。
当年我接这出戏本子的时候,一看大奶奶的出场年龄是48岁,我当时也是48岁,特别高兴。因为我一直想创这样一个人物——一个年轻的老旦。对我来说很多都要改变。体态、脚步、眼神、化妆要改变,唱腔更要改变。最难改变的是唱腔,要在老旦唱腔的基础上年轻化,不能唱得那么苍劲,要有中年女子风韵犹存的感觉。丈夫死了,带着幼子,不能如一般老旦那么气势有力,要有她的凄凉柔美。很难表现。这个人物身上充满正能量。虽然是从商,但是不会做唯利是图的事。有爱国情操。这出戏尽管已经历经10年,还有打磨的余地。因为艺术没有尽头没有终止。
翟墨:在我学演这出戏的过程中,赵葆秀老师不是以教传统戏的方式来指导我,而是用很开放的教学方式,给我很大的自由度,让我学会如何体会人物的感情。这出戏几经修改打磨,每一次复排给我的感受都更深刻。京剧艺术是传统艺术、国粹,中药文化也是我们的国粹,拿京剧来演绎中医文化,尤其是300年历史的同仁堂药文化,表现的是一种精气神,一种民族魂。
■《屈原》
京剧、新剧、诗剧
激情壮烈 荡气回肠
京剧新生代强势担纲
诠释端午由来
为振兴楚国之伟业,左徒屈原力主对内革新除弊,对外联齐抗秦,为之他起草宪令,修正法度,展示了非凡的治国理政才干。谋略家和纵横家——秦相张仪不仅几度破坏楚齐联盟,而且通过收买靳尚,设诡南后,蒙骗楚怀王,谗害屈原。但在逆境当中,屈原身居庙堂而心忧天下,身居荒野却顾盼庙堂,执着坚守自己的治国理念。他剑挑楚国政治的失误,吏治的腐败,贵族阶层的贪婪,甚至剑指楚怀王,怒其不争、怨其不察、恨其不用、哀其不幸,悲叹昏聩之君误国,寒光闪闪,锐气逼人。在楚国灭亡之际,屈原宁死也不愿离开楚国一步,对国家、君王的忠诚日月可鉴。试图用一己之净,换得天下之洁。他不计个人恩怨,为了维护楚国的利益,以身殉国、以身殉道、以身殉志,留下千古奇恨、千古沉怨、千古悲歌。水柱擎天,英气断流。学生宋玉毅然承担起屈原的重托,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生命之路。
原创新编历史剧《屈原》是一部“新剧”,“新”在舞美、曲乐与唱腔的创新上;是“诗剧”,剧中大量引用了“离骚”中《橘颂》《国殇》等选段,且唱词和念白优美如诗;但它更是“京剧”,该剧延续了京剧的美学特征与程式,在人物造型方面,依旧遵循京剧各行当的扮相特点,更加凸显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与角色定位。
屈原,是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他为后世留下众多不朽篇章,他的信念与人格,理想与追求,更是为后人所铭记。新编历史京剧《屈原》的出品方北京京剧院和主创团队,将以饱满的创作激情、精巧的艺术构思、虚心的学习心态、富于魅力的舞台呈现精心打造的一部充满底蕴的作品。
此次演出,屈原由张建峰、杨少彭共同饰演。
张建峰:《屈原》很好看也很难演,屈原的一生浓缩在一台戏里,人物内心很难把握。扮演屈原这个人物对我来说是一项挑战。屈原是一个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人物表现上是多方位的。对于我来说,我很年轻,资历尚浅,扮演屈原这个伟大的人物是有难度的。人物的表现上、尺寸上很难拿捏。在表演的时候,主要听导演和老师的指导,舞台上尽我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普通人的心目中,端午节吃粽子主要是为了纪念屈原的爱国情操。在京剧表演上,他是活生生的人,而且是有着浓郁书卷气的诗人、哲学家。在京剧上如何演绎他的离骚、九歌、天问等等,从表演上来说,作为京剧插切点,非常不好处理。念白也有很大的难度。如果念白上韵,非常拗口不好念;不上韵,就容易像话剧。根据多次改编,目前的台词有了京剧的表现力。但是和传统京剧念白还是有差距的。这个剧目的排演、演出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学习过程。导演、老师们对我的指导、帮助,让我顺利地完成了对屈原这一人物的塑造。
杨少彭:屈原这出戏可以说是北京京剧院培养青年演员非常重要的一出戏。第一次接触这么有代表性的政治家、文学家,挑战难度非常大。屈原这个人物,在京剧上很少触碰到。这个人物形象比较难塑造。朱绍玉老师给我们很宽裕的创作领域。他说,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唱出自己流派的风格和自身的特点。这对我特别有启发。说到塑造屈原这个人物的难点,首先就是他的形体表现。这次的服装设计带有楚国的宽衣大袍的风格,形体表现上如果要表现身段,对表演来说有难度,还要走一些甩水袖的动作。在念白上在创作过程当中,老戏的韵口一般朗朗上口,有一定的规律。但是屈原因为是一个新创剧目,念白很难。屈原这个角色对我自己的舞台表演再创作,对艺术提高都有非常大的帮助。感谢领导给我们年轻人这么大的机会,这么大的平台,让我们来演绎屈原这个历史人物。
■《宋家姐妹》
情深意重的同胞姐妹,家国情感的繁复纠葛
一年打造,三年打磨,京剧名家、中坚、新秀联袂出演。
该剧以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为背景,以宋氏家族亲情为线索,围绕着宋美龄与蒋介石的婚姻展开。通过妹妹宋美龄以支持姐姐宋庆龄当年与孙中山的婚姻为缘相求、姐姐宋霭龄以小报绯闻为手段相逼、弟弟宋子文以被蒋介石释放为借口相诱、母亲以担忧宋庆龄的安危为由相劝,希望宋庆龄同意宋美龄的婚事。宋庆龄鉴于蒋介石背叛三民主义、屠杀共产党人,坚决拒绝同意宋美龄嫁给蒋介石,同时利用自己的身份保护共产党人,从而造成了姐妹亲情破裂的故事,讴歌了宋庆龄坚决捍卫三民主义的伟大情怀。
该剧经过一年打造,三年打磨,由程派名角迟小秋饰演宋庆龄,马派名家朱强出演孙中山,张馨月、张建峰、谭正岩等青年名家联袂出演。
迟小秋:宋庆龄这个人物不是一个一般的女性,舞台分量很大。这个人物很适合程派。这出戏在唱腔和音乐上的突破非常突出。朱绍玉老师用连贯的音乐突出了当时那个年代的特点。刚一出场就用大提琴和京胡的合奏,是一个创新,既新颖又有年代感。程派在唱腔的创新上是一个难点。因为观众对程派非常了解,创新后是否能接受?从程派传承这个角度来说,塑造这样一个现代女性,难度很大。排演之前,我做了大量工作,看了大量资料。我们在创作过程中考虑了很多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大段的唱腔很多,将各类唱腔形式融合在一起。演出后,观众认可,剧场效果很好。从人物搭配上很有看点,因人设戏、看点丰富、高潮迭起、流派精彩纷呈。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