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京)软件谷培育本土企业快速发展的实践探索

2015-07-01 06:45张一新
唯实 2015年6期
关键词:园区软件人才

张一新

中国(南京)软件谷(以下简称“软件谷”)坚持创新驱动、人才引领、内生增长、绿色发展,在大力发挥软件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的同时,注重培育发展本土软件企业。2014年实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务收入1330亿元,同比增长32.3%,占南京市比重达40%,占全省比重达15%。园区涌现出润和、诚迈、邦宁、南水科技等一批高成长性本土软件企业,形成了支撑软件谷可持续发展的“硬实力”。

一、突破发展掣肘:抢抓发展机遇,矢志追求卓越

对转型发展机遇的准确把握。南京市雨花台区敏锐地捕捉到产业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区位交通、绿色生态、服务平台、人才资源、产业基础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积极抢抓市委市政府打造“一谷两园”软件产业集聚区、出台创业科技9条等一揽子扶持计划的重大机遇,坚持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作为“第一支柱产业”来发展,战略性提出“举全区之力,心无旁骛加快软件谷建设”,着力在服务企业落户、培育企业壮大、鼓励人才创业等方面下功夫,朝着通讯软件、服务外包、互联网软件、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软件技术方向发力,吸引了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和项目齐聚软件谷,形成了鲜明的产业特色。2012年,软件谷被国家工信部评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综合实力跻身全国软件专业园区前三强。2014年,润和软件入选福布斯“中国最具潜力中小企业榜”上市企业百强。

对内生动力不足的清醒研判。软件谷的快速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兴、华为等一批龙头企业的进驻和支撑。继中兴、华为之后,东软、十四所、京东、亚信、美满、宏图三胞等一批国内外软件巨头接踵而来。但软件谷的高速发展是在本土企业规模不大、本土成长性企业贡献不多的背景下发生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软件谷内仅华为、中兴、宏图三胞、十四所等6家“巨无霸”就实现收入692.7亿元,占总量的68.9%,其余491家涉软企业则实现收入312.5亿元,仅占总量的31.1%。特别是从软件企业自主研发投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境内外上市融资等核心指标看,刚刚成立仅三年多的软件谷,整体竞争力、创新驱动力等指标与中关村、深圳软件园、广州天河软件园、浦东软件园等建园十多年的先进园区相比,还不在同一个能量级上。在本土企业培育方面,软件谷距离建成一个成熟度较高的高科技园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从2012年起,软件谷就建立了自己的“高成长性企业种子库”,每年选出10家左右高成长性本土企业进库,目前库里的种子企业已经有30多家。

对国际国内一流的卓越追求。软件谷成立之初就坚持高标定位、高点起跳,坚决摒弃建设一般意义上传统园区的惯性做法,确立了“国际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方向,构建了“园区化、企业化、专业化”运作模式,明确了心无旁骛在国际国内一流园区比照中加快建设发展的目标,努力在70平方公里土地上培育自己的软件企业“航母”和“巨舰”,加快把软件谷打造成为科研创新活力涌动、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的科技谷、创意谷、文化谷。软件谷内的诚迈科技,已经成长为国内领先的移动设备软件供应商,连续3年被中国投资促进会评定为“中国服务外包成长型企业”,而且是英特尔中国区域移动软件开发类唯一供应商;南京嘉环,已经成长为国内领先的ICT(通信及信息化)领域综合服务提供商,连续5年荣膺华为公司中国区合作伙伴一等奖。

二、优化发展环境:瞄准行业高端,强化立体扶持

加强政策引导。在省市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软件谷建设发展被列入部省市会商专题,江苏省政府在“十二五”期间每年补助软件谷省软件专项资金2000万元,市委市政府赋予软件谷独立的规划、建设、土地等审批权限,给予土地和财政收入等封闭运作政策。软件谷充分发挥政策的集成效应,以拥有关键技术、核心知识产权的本土高成长企业为对象,进一步聚焦政策、聚焦资金、聚焦资源,着力加快本土企业的规模提升、创新创优、人才引进和平台服务。2014年,软件谷内南水科技、润和软件、诚迈科技、中新赛克、迈鼎信息、国睿信维等企业显现出强劲增长势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增长分别达到131.4%、43.6%、46%、39.6%、39%、33%。还有一批企业,工作团队呈现几何级扩张。

加大资金扶持。针对本土中小软件企业创业初期资金短缺的突出难题,雨花台区逐步修订完善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一方面继续加大对软件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区政府每年筹集2亿元资金设立软件产业专项扶持资金,并以此带动企业、社会对软件产业的投入;另一方面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政策惠及面,优先支持前沿科技研发和重大产业化项目实施,让政府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到培育发展本土优质软件企业上,切实发挥政府投入资金的引导作用。在此基础上,积极加大对上协调和争取力度,组织重点培育企业优先申报国家电子发展基金项目、省服务业、省市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市电子商务、物联网和两化融合重点项目等专项,仅2014年,就为区内本土高成长性软件企业争取各类扶持资金4000多万元,区级层面安排软件产业专项扶持资金3000万元。

强化专业运作。为提高对本土软件企业的服务水平,软件谷探索创新了软件谷发展公司的专业运作模式,以专业化的运作为本土软件企业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如为解决本土软件企业亟须扩张建设楼宇中缺乏工程建设人才、缺乏工程运作经验的问题,软件谷发展公司探索采用了“联合拿地、统一规划,联合建设、分割出让,统一配套服务、集中托管物业”的模式,推动有用地需求的诚迈科技、安讯科技等8家成长性较高的优质本土软件企业联合建设“信息安全软件产业园”,由软件谷发展公司根据不同企业的不同需求实施“私人订制”,负责牵头园区规划建设、操盘运作,切实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再如,为服务园区企业闲置楼宇的招商,软件谷发展公司探索与垠坤公司合作设立混合所有制公司,成立了“大数据产业基地”,既整合了民营企业的人才资源、服务平台和招商人脉,又迅速盘活了软件谷内企业的闲置楼宇,提升了产业业态,将服务理念体现于公司运作过程之中,实现了一举多赢。

三、孕育创新特质:营造浓厚氛围,让成长不烦恼

大力培育园区文化引领创新创业。软件谷坚持把培育创业文化、创业氛围、创业理念作为创新型园区开发建设的首要任务,着力营造浓厚的创业创新氛围和环境。积极与《创业家》杂志社、36氪、3W咖啡、车库咖啡、麦思博、创业市集、青创沙龙等机构合作,举办UNITY授权培训、大数据产业科技论坛、创业者午餐会、软件行业黑马大赛等系列活动,设立全国首个创业家黑马成长孵化基地,增进产业链关联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牵头成立软件谷中小企业服务联盟,协助解决本土高成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资金、人才、技术、管理和市场信息等方面的困难。软件企业和人才创业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推动形成了园区浓烈的干事创业的精神特质和文化氛围。

大力打造公共服务平台支撑创新创业。软件谷以IBM中国软件授权培训中心、北京大学工学院南京研究院、南京大学软件学院软件谷分院、江苏省软件检测中心、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江苏省软件人才培训联盟、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SAP行云等为代表的一批公共服务平台,正彰显出专业园区特有的技术服务和公共服务平台优势。如,JAVA技术沙龙、白盒测试技术专题分享会等活动,促进了行业间资讯与技术的有效交流;省软测中心向本土高成长企业润和软件无偿提供IBM Rational测试工具license云服务,帮助企业通过云技术获得使用千余种测试工具的直接授权,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测试成本。总而言之,谷内软件企业可以享受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提供的开发平台支撑、知识产权保护、产品检测认证、人才交流合作、超云服务等全方位的成长环境支持,免除了很多“成长中的烦恼”。

大力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集聚创新创业。2014年,组织开展产业发展论坛、融资午餐会等活动50多场,服务创业人才近2000人次,为23家企业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申请知识产权近200项,为28家企业引进专业技术人才200多名。目前,软件谷每年争取和用于支持人才创业创新的政策奖励资金超过7000万元,已经自主培养“国家千人计划”人才6名、引进10名,入选“省双创计划”人才23名、省创新团队3家、市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167名。到2014年底,在软件谷干事创业的涉软工程师已经达到14.8万名。可以说,软件谷已经成为南京市软件人才高度集中的集聚区。

四、塑造品质园区:推动产城融合,彰显服务价值

在完善配套中加快产城融合。软件谷起步于由城郊接合部转变而来的主城新区,城市形态仍处于从郊区农村向现代都市的艰难蜕变期。为吸引和激励更多人才在软件谷创业创新、成长壮大,软件谷坚持以规划为引领,根据软件企业发展规律和软件人才实际需求,通过优化规划设计和功能布局,加快铁心桥、西善桥地区的城市改造更新步伐,不断提升软件谷的城市功能,完善软件谷内商务服务、交通出行、餐饮娱乐、金融法律、会计税务等服务配套,加快把软件谷地区打造成为“区域中心、产城融合、一流社区”。

在优质服务中加快孵化成长。软件谷管委会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导、金融为支撑,建立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为企业孵化、成长乃至融资上市提供“一条龙、全过程”的保姆式服务。特别是2012年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紫金科技创业特别社区以来,软件谷抢抓发展机遇,以创新为驱动力,以企业孵化为重点,积极推动紫金(雨花)科创特区在全市首批揭牌、率先开园,目前已建成26万平方米孵化器、10万平方米加速器和5万平方米配套设施。同年,软件谷获评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集群管理试点园区。目前,软件谷内经国家和省市认定的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17家,在孵企业579家,毕业企业37家。

在整合重组中加速裂变扩张。以龙头企业带动中小软件企业集聚互动,是软件谷跨越发展的传统策略;加快并购、重组或引入风投创投机构操盘则是未来软件谷“育苗造林”、形成本土高成长软件企业集群的重要方法。从2013年以来的统计数据看,软件谷拥有核心技术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本土高成长软件企业已达到6家,较上年增加2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有12家,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的有近100家。2014年,友智科技等2家企业分别被来自苏州、上海的上市公司收购,资产重组释放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预计到2017年,软件谷可培育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骨干本土软件企业50家,10亿元以上8家,50亿元以上2家。

(作者系中共南京市雨花台区委书记、中国(南京)软件谷工委书记)

责任编辑:钱国华

猜你喜欢
园区软件人才
整合后开发区(园区)名单“3+17”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待疫散云开,来园区赴一场春的修行
河北邯郸拥有现代农业园区167个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有趣的识花软件
毛遂自荐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为国家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