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燕
【关键词】 口语交际;开放式;观念;训练途径;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0—0080—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传统语文课堂的界限被打破,语文课堂成为可以吸纳其他领域因素的容器,并为其所用。这种语文课堂的外向程度更高、接纳力更强,使师生的交流更开放、涉及面更广,这对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构建开放式的口语交际课堂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观念的开放是前提
1. 口语交际教学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语文存在于人与人的交际和交流之间,因此,口语交际的外延与生活一样。我们的口语交际课堂必须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在教学中,教师应紧紧围绕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口语交际训练的因素开展,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学校图书馆及网格,扩大学生视野,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增加学生的口语素材。
2. 口语交际教学要凸现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在教学方法上应该以启发式、讨论式、感悟式为主,同时体现多元化的特点,让学生自己探索、领悟。在教学途径上应该是开放的,以课堂为主,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贯通,使之成为一个崭新的口语交际新体系。在教学氛围上应该是民主的、和谐的、自由的,创设师生和生生之间平等、互动而又互助的交际情境。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真正地发挥出来。
二、训练途径的开放是根本
1. 立足课堂,立足教材,打好基础。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在这片阵地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不失时机地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学生的生活实际服务。
2.开展活动,相机训练,培养能力。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为学生创设了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广阔舞台。学校常常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这些活动顺应了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使口语交际成为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活动本身的需要。
3.走出学校,走进生活,大胆交际。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口语交际训练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为学生创造一个口语交际的广阔天地,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大胆与他人交际,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多去接触社会与他人,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我们有心、留心、用心,就能为学生创造出口语交际的广阔天地。
三、评价的开放是推力
1.评价时间要开放:平时测评和期末测评相结合。以往的评价总是以学生最后一次期末测试的结果为主,这样的评价不能恰如其分地评价出学生的实际口语水平和交际能力。其实,教师应该重视平时的测查,关注学生的进步过程,注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的真实情况,得出其真实水平。这样不仅能够反映出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发展情况,也可以淡化学生对期末测评的“恐惧意识”,增加测评的可信度。
2.评价者要开放:教师、家长测评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教师应让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到评价中来。学生的自评可以为学生的自主表现和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并进一步明确口语交际的目标,变被动接受考查为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积极性。学生互评可以彼此取长补短,在评价他人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变单纯的复习、应考为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过程,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评价内容要开放:单项测评和综合测评相结合。综合性是口语交际能力的基本特性之一。口语交际评价的内容应该是多项的,一般包括倾听、表达、交流三个方面,贯穿情感、态度和能力三项指标。细分其内容又比较多,有听说类、看说类、玩说类、做说类、介绍类、交往类、表演类、童话类、讨论类、科幻类和辩论类等,每一大类又可细分为若干小类。所以不能简单地采取侧重评价学生某一方面的单项测评,而要通过综合性、多元化测评,切实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4.评价结果要开放:等级制和鼓励性评语相结合。等级评价就是按照“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级来评定;鼓励性评语就是教师抓住学生的个性特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评价。开放的口语交际评价方法具有导向、激励、反馈和总结等多重功能,能促进师生观念的转变,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和谐发展。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