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丽芬
摘 要:本文针对技校高级班学生生源多样化的现状,结合服装专业特色,分析学生结构特点,提出从好书分享、技能比拼、职业指导三方面进行班级学风培养建设,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做,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技校 学风建设 班导管理
一、技校高级班学生的特点
技工学校招生对象主要是初、高中毕业生、中专中职毕业生,大部分学校已形成中、高级培训并存的模式。高级班学生有以下特点。
一是自觉性两极分化。一部分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希望通过高级工学习提高专业技术,追求上进;另一部分学生不想过早工作,中技或高中毕业后选择继续留校读书,纪律松散。
二是自我意识的觉醒。高级班学生普遍在17—18岁之间,处于花季年龄,自我意识觉醒,具备基本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是普遍存在自卑心理。生源来源、培养目标、传统观念三方面导致学生普遍存在心理自卑。
二、技校服装高级工班的学风特点
服装班学生一直是女生居多,高级班常见的特点如下。
1.“老油条”现象
高级班有很大一部分中专中技毕业生,“老油条”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非常熟悉学校的各项活动,显得无所谓;二是专业课程的学习,由于之前有一些基础,没有了学习新课程的欲望和好奇心,原地踏步。
2.专业发展方向不明确
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职业意识,不清楚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具体表现为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喜欢依葫芦画瓢式的学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三分钟热度,缺乏知识学习的钻研探索精神。
3.班级缺乏创新和活力
学生一方面能较好地遵循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容易循规蹈矩,班级缺乏创新和活力,主要体现在班级缺乏团队活动、专业学习缺乏创造力、校园生活缺乏色彩等。
三、班级学风建设的建议
1.好书分享,拓宽知识视野
每周班会课安排3名学生进行好书分享,分享其所阅读的某本书,将其阅读的心得体会与同学分享。通过好书分享,一方面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通过分享让全班学生拓宽了知识面。通过好书阅读,可让学生学会合理利用课余时间,提升学生的淑女气质,创造班级自主学习的氛围。
2.技能比拼,激发学习兴趣
专业技能的学习关键是要经常“拉出来遛遛”, 才知道自己“是骡子还是马”。通过专业技能的比赛,营造竞技紧张氛围,激发学生专业技能学习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别各类型比赛,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另一方面有利于其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勇于挑战并乐于追求进步。
3.职业指导,提升职业素养
据调查,中职学校毕业生对企业了解甚少,毕业就业比较盲目。班主任作为学生在校的第一责任人,了解学生的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对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是环境熏陶,班级布置。将企业文化引入班级,将学生的学习生活与企业文化相结合。班级布置不建议采用卡通画粘贴,更不允许出现窗花、春联等。要求张贴企业文化、5S管理等海报,同时要求学生按照5S要求管理自己的个人物品等,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企业文化和企业用人理念。
二是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目标是学习奋斗的依据,是一个可以通过努力看见的彼岸。学生根据自己对自己的了解定位,班主任加以引导,初步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如设计师、纸样员、跟单、绣花制版员、工艺师等。班主任将具有相同职业定位的学生归为一类,建立小组,小组内开展比赛和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加强目标岗位的专业技能提升,让某项专业技能成为学生个人在专业学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关注市场,特色创新。学习最忌讳闭门造车。班主任可以安排学生每周定期分享最近一周的行业动态,比如企业动态、时装发布会、品牌营销、新型设备等,让学生了解市场,同时感受知识的更新速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了行业近况,可以增加对行业的归属感。
四是寓教于乐,乐中进取。班导工作形式多样化,丰富管导方法,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班主任利用阳光体育时间,开展班级团队拓展活动,让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采用情境小品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讲卫生和5S管理的重要性;采用模拟面试的虚拟情境,让学生掌握面试技巧、文明礼仪;介绍师兄师姐的工作成长经历过程,让学生具备吃苦耐劳、乐观向上、勇于创新的职业素养。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传达,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欢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点,在快乐中不断进步。
四、小结
良好学风的形成靠學生,学生的发展靠老师的指引。吸引学生学习的关键是有一个让他们成长发展的平台。而班主任指导平台的搭建,可以让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并在平台上尽情展示,共奏专业技能的优美乐章。
(作者单位:惠州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