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学习型社会——坚实民族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基石

2015-06-30 00:27李媛媛
成人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学习型工业化现代化

李媛媛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北京100054)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类始终只能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的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1]1965年,保罗·朗格朗(PaulLengrand,1910—)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会议上作了题为《论终生教育》的报告,引发广泛关注。1968年,罗伯特·赫钦斯(Robert Maynard Hutchins,1899—1977)首次提出“学习社会”理念。20世纪70年代以来,三大最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即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欧盟委员会先后积极倡导终身学习理念,推动政策实践发展,发布了许多有影响力的报告和文件,引领并促进着国际终身学习政策的发展,在他们不断倡导、合作、交流和推动下,学习型社区的理论与实践不断深化。

20世纪90年代末,学习型社会的理念传入我国。我国学习型社会萌生的土壤、气候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开始了实质性的营造。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高屋建瓴地指出:“我们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2]“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3]“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4]这深刻地说明,劳动力培养靠教育,科学技术发展也靠教育。教育正是通过劳动力再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再生产,为发展生产力服务的。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大计。这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指明了基本方向。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先后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发展目标。“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的创建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从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对终身学习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5]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大力发展继续教育,高度重视和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切实加强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城市建设,全面开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一、建设学习型社会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1.工业化进程与信息化进程同步叠加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显著特色

工业化指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中,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工业生产活动逐步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18世纪60年代,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是工业化的开端。大规模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工业生产活动对传统生产方式和狭小地方市场造成巨大冲击。资本积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工业化奠定基础。工业化是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工业化之初,先行工业化国家为实现人口自由流动和达到提供充足、廉价的劳动力的迫切要求打破了原有的社会劳动组织系统。进入20世纪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化日渐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追求的目标。目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大都在十九世纪完成工业化进程,走的多是海外殖民掠夺、大量消耗能源和原材料、严重破坏环境的路子。这条工业化之路教训深刻,给自然界和社会带来长期难以医治的负面影响,我国的工业化道路不可能走这条老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立足国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提出了新型工业化的概念。我国人口数量大、人均资源不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新型工业化道路一定要从我国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情况出发,既要遵循工业化客观规律,又要遵循中国基本国情。历史表明,一个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仅仅依靠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推进工业化是难以为继的,这将严重妨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通过重视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们的不二选择。工业化、信息化的迅猛推进,意味着大量劳动者的“转业”“转行”“转岗”,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会发生翻天地覆的变化,这也意味着人们学习需求的普遍增强。

2.统筹解决城镇化与“三农”问题,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大课题

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村人口,人口向城镇集聚,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城镇数量增加。也有学者称城市化为城镇化、都市化,指的是从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包括土地和地域空间的变化、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等。

城市化是随着现代工业、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开始的,大规模的城市化发端于工业革命。大规模使用机器的生产活动的工业革命要求劳动要素相对集中,同时,工业区域劳动市场价格吸引了农村人口向某些中心区域快速集中。这种集中活跃市场、加快商业经营和服务业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从而使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与“现代化”处于同一历史进程之中。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在近200年的时间(在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中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城市化三大标志:(1)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最主要标志);(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形成了多数人口聚集居住的格局。

我国的城市发展进程充满曲折和反复。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中叶,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我国在世界列强的船坚炮利的进攻下被迫打开大门,长期处于军阀割据的困境。以上海为代表的一些城市快速扩张,广大地区完全排除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新中国成立以后,初步明确规划了城市布局。但20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建立的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导致城市化陷入停滞状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市民返乡,干部下放等等措施实行的是“反城市化”战略。不仅不能真正克服城市人口聚集问题,相反,造成积蓄问题、累积矛盾。到了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呈现爆发的局面。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城市化政策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过去实行城乡分隔,限制人口流动逐渐转为放松管制,允许农民进入城市就业,鼓励农民迁入小城镇;二是确立了以积极发展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方针。总之,我国的城市化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多数农民的城镇化,统筹解决城镇化与“三农”问题,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大课题。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战略。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城镇化率每年提高超过1 个百分点,同时,每年有2.6亿农民外出打工,其中1.6亿进城打工。2012年达到52.6%,城镇常住人口已多于农村。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预计20年后,我国城镇化率会超过70%,我国人口将达到15 亿。届时将有10 亿人口居住在城镇中,大量农民离开世世代代居住的农村移居到城镇生活,改变传统生活方式,将由“农民”转变成为“市民”。城镇化战略实施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原有城镇改造和经济结构调整等“硬件”建设,也取决于“软件”建设,即帮助新城镇人口顺利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这关乎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创建学习型社区是提高村、居民的综合素质的迫急需要,也是推进我国社会和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中华民族素以好学上进的美德著称于世。多少古圣先贤,勤学苦学不辍,成就了一番治国齐家平天下的惊天伟业。而我们民族的许多优秀文化、传统美德,也正是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学习,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当今社会,只有不断学习进取,才能吸收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知识技能,提升社会、社区和村、居民的层次和品位,为此,必须加强对“新市民”的城镇生活行为规范教育、城镇工作技能培训及先进文化、艺术休闲等提升生活品质的教育。只有全面提升数以亿计的“新市民”素质,才能保证我国城镇化的成功实施,保证我国现代化的有序推进。

二、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民族复兴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要支撑

2013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的展览时,把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复兴梦想定义为“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6]习近平同志提出的这十个“更”中,“教育”居于第一位,并且十之八九的“更”的实现也离不开教育。强国必需强教,强国必先强教”,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早在一百多年前,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就曾说过这样的话,正是贫穷,才要办教育,还从没有听说过哪一个国家因为办教育而变穷而亡国的。教育恰恰是摆脱贫困的最好手段!

中华民族5000 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卓越贡献。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 个民族、13 亿多人紧密凝聚在一起的,我们共同经历着非凡奋斗,共同创造着美好家园,培育出共同的民族精神,形成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并贯穿其中。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明确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石。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教育对于国家、社会、人民的作用至关重要。“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国民之智愚贤否,关国家之强弱盛衰”。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复兴的最根本的事业。教育培养众多人才,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力支撑。教育救国、教育兴国、教育强国,是近代中国人的愿望和梦想。百年中兴、60年巨变、30年跨越,反复证明: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教育事业只有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宏伟大业之中,才能实现蓬勃发展,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才能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

教育承担着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春秋战国时期管仲提出的这句治国名言,知识经济时代同样适用。教育体现国家现代化基础水平,是国家文明进步的主要标志。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今世界,创新人才培养是国家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30 多年以来,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大量后备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加快了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教育是国家富强的力量源泉。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工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

教育是实现人民幸福的根本途径,教育关涉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教育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希望。人人获得最大福祉、社会获得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于教育,教育在现代化事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战略地位,教育先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教育是促进人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途径,教育发展关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经路径。

中国梦也是教育梦。教育梦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国家现代化和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离不开人的现代化。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2013年3月7日,在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用四个词浓缩精炼地表明了“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这十六个字强调了公平的素质教育梦。公平的教育造就公平的社会,公平教育的一代才能是自信的、心灵完美的一代。教育梦寄托着每个中国人的梦,寄托着人民幸福的、国家富强的梦,寄托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

人才是综合国力较量的核心内容。我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从倡导教育优先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到把我国建设成为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既是一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实践,也是中国政府和全体人民的历史使命,更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所在。

三、建设学习型社会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世纪以来,人类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成就。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表明,发展绝不能仅仅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发展、忽视社会公平、忽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而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在全面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中,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也承载着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面临着严峻挑战。当前,我国要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不得不面临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我国发展呈现“三期”并存的重要特征,即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不能走唯GDP 是瞻,以牺牲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老路,必须走出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所走过的先发展、后治理的新路。中国共产党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在深刻总结世界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征程中提出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着力点和目标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7]

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主题、一以贯之的目标是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人的劳动活动、社会关系、能力素质和人的个性发展等多方面。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生存和发展不能脱离社会,只能在社会中进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有相应的条件和途径:其一,生产力的巨大增长。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力量。“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8]其二,社会关系的合理构建。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人的需要的满足程度、能力发挥和实现的程度以及人的发展的协调程度。其三,社会交往的普遍性。“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9]扩大社会交往,自觉参与交往,这是人丰富自己的社会关系、扩展自己的发展舞台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进而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的有效方式。其四,教育的充分发展。教育是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教育可以使人获得全面发展所必须的知识,[10]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健全人格。教育必须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人通过社会实践自觉提高和完善自己。人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11]人类永不停歇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始终贯穿其间。

当前,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普遍提高全民教育水平日渐成为全球各国人力资源开发、增强综合国力的大趋势。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大、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普遍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是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必然抉择。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次重要会议给出了明确答案: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构想;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拥有比美国、日本、俄罗斯、欧盟总计还多的人口数,只有依靠各级党委、政府,调动社会的积极性,整合各种优质教育资源和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大力推进终身学习,为沿袭几千年的活到老、学到老的传统思想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建设世界最大的学习型社会,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才能加快从人口资源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的转化进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作出重大贡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

[2][3][4]邓小平文选(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2,40,88.

[5]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08.

[6]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16.

[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07.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9.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0.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7.

猜你喜欢
学习型工业化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建设学习型关工委的回顾与思考
工业化住宅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