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帅?王凯晖?秦瑞金?王亚君
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内容,都是是基于其所研究的产品本身与产品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融合性问题的研究和设计。
1.建筑艺术和工业设计在审美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首先,两者都从功能上出发,都肯定了功能在各自领域的重要性,同时艺术的介入对自身的发展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其次,建筑艺术强调空间的运用以及和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工业设计同样强调自身外形的美观以及和使用者的和谐关系,并且工业设计逐步认识到产品设计的好坏对于其周围环境同样产生重要的影响。
再次,工业设计在设计中物质材料的选用比建筑艺术的材料选用更加广泛,新技术、新型材料的不断运用也不断推动着工业设计发展并设计出更符合、更能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产品。
第四,工业设计在设计产品时同样会受到现实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也同樣会代表设计者自己思想并反映社会的客观现实情况。
2 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审美的根本性区别
工业设计提倡的是多元化的审美观,是要从产品的整体上去把握和规划,要从消费者的社会价值观上进行探索,从消费者的心理诉求和需求出发,倡导新的生活方式,提供能让消费者身、心愉悦,使用方便、可靠的优质产品。它有美学、艺术的成分,但绝不是艺术。而建筑设计是从功能、美学、经济、等出发,将设计与人与环境与社会结合,通过艺术手法表现出来。
产品设计师需要好的知识素养和广博的知识结构,建筑设计师需要从技术与艺术中把握最佳的结合。
3 中国古代建筑对我国现代工业设计的启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觉得在现代工业设计中的传统元素越来越多,传统和现代的结合成为一个趋势。中国传统建筑携带着大量历史信息,在我们研究历史、文化、科学各个方面知识的媒介中,古建筑无疑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建筑的发展有着其生命的印记,是一个时代人们审美观的物化。
中国古代建筑对于我国工业设计的启示有五个方面:
(1) 功能性:古代建筑设计启示现代工业设计的功能:包括有物理功能——性能、构造、精度和可靠性等;生理功能——使用的方便性、安全性、宜人性等;心理功能——造型、色彩、肌理和装饰诸要素予人愉悦感等;社会功能——象征或显示个人的价值、兴趣、爱好或社会地位等。以故宫为例,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房屋8700余间,宫殿宏丽繁多、形式不同、功能各异,不仅体现出皇权的形象,更满足了政治活动和宫廷生活的需要。故宫的设计施工无论从平面布局、立体效果、还是规划方面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2) 审美性:工业设计必须通过其美观的外在形式使人得到美的享受。现实中绝大多数设计都是满足大众需要的物品,因而审美不是设计师个人主观的审美,只有具备大众普遍性的审美情调才能实现其审美性。审美,往往通过新颖性和简洁性来体现,而不是依靠过多的装饰才成为美的东西,它必须是满足功能基础上的美好的形体本身。比如中国古建筑屋顶从构造来看,体型硕大,但前后、左右屋面成曲面形,屋檐的两端高于中间,垂脊前端翻卷,屋檐形成一条曲线,因此就古建筑屋顶线形而言是优美的,它使建筑具有轻巧、灵动的美感。古代匠师在这种反宇飞檐的屋顶之上,出于功能和技术的需要,增加了许多构件,屋脊、吻兽、宝顶、屋檐、墙檐等各部分经过美化处理为屋顶的装饰锦上添花。
(3) 经济性:设计师必须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研究材料的选择和构造的简单化,减少不必要的劳动,以及增长产品使用寿命,使之便于运输、维修和回收等,尽量降低企业的生产费用和用户的使用费用,做到价廉物美,这样才能既为用户带来实惠,最终也为企业创造效益。经济实用的住宅型风格。主要体现在一般住宅中,也包括会馆、商店等人们最经常使用的建筑。其特点是序列组合与生活密切结合,尺度宜人而不曲折;建筑内向,造型简朴,装修精致。
(4) 创造性:建筑设计与工业设计的内涵就是创造。尤其在现代高科技、快节奏的市场经济社会,更新换代的周期日益缩短,创新和改进产品都必须突出独创性。设计如果没有任何新意,就很容易被进步着的社会所淘汰,因而设计必须是创造出更新更便利的功能,或是唤起新鲜造型感觉的新的设计。
中国古代建筑史上一大创造性的发明就是斗拱,周代初期在世界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斗拱就已经诞生,从起初阶段用于分担梁头、枋头、外檐出挑的重量,分散节点的重力到后来向艺术审美方面邀人青眼。
(5) 适应性:产品是供特定的使用者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使用的,因而设计不能不考虑与人的关系、与时间的关系、与地点的关系。比如冰箱如果不适应各种食品存放就失去了意义;另外还得考虑产品与社会的关系,因为社会传统中存在着某些忌讳形态的缘故,例如仿“纳粹”标志的产品造型是应该被禁止的。所以,产品必须适应这些由人、物、时间、地点和社会诸因素构成的使用环境的要求,否则,它就不能生存下去。除此以外,设计还应该是易于认知、理解和使用的设计,并且在环境保护、社会伦理、专利保护、安全性和标准化诸方面,也必须符合相应的要求。
从春秋战国开始,中国就有了建筑环境整体经营的观念。《周礼》中关于野、都、鄙、乡、闾、里、邑、丘、甸等的规划制度,虽然未必全都成为事实,但至少说明当时已有了系统规划的大区域规划构思。《管子·乘马》主张,“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说明城市选址必须考虑环境关系。中国的堪舆学说起源很早,除去迷信的外衣,绝大多数是讲求环境与建筑的关系。古代城市都注重将城市本体与周围环境统一经营。
传统建筑之所以能激发今人的审美情感,是由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使人们联想到当时的生活形态、时代背景和文化精神,从而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愉悦身心,最终进入一种“悦志悦神”的审美状态。,中华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特点在现代工业设计中的传承与利用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