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研究与文学传承

2015-06-29 06:13王嵛
卷宗 2015年6期
关键词:译介文学史文学

王嵛

摘 要: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发展,翻译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中的所处的独特地位与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作为新思想、新文学的传播媒介所具有的创造性和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传统的文学史研究对于翻译文学的关注少之又少,并通常将其纳入外国文学的考虑范围。作为中国文学一个独特的组成部分,翻译文学的学科价值正日益显现。对翻译文学史的研究范围也不再局限于译本本身,而应从译者、翻译过程、译作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历史影响等多方面进行考察,从翻译文学自身特点出发,编写出全面、深入、独立的中国翻译文学史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

关键词:译介学;翻译文学史

1 翻译文学史写作缘起

传统中国文学史对于翻译文学关注较少,大部分是将其作为外国文学的一部分对待。为了更深入地整理和研究翻译文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的影响和意义,有学者敏锐、适时地提出了编写翻译文学史的问题。翻译文学史既非翻译史,亦有别于文学史,而是文学交流史、影响史和接受史(谢天振,1999:256-294)。

文学史主要元素通常包括作家、作品和文学思潮,侧重在对重要作品的情节介绍、人物形象分析等。而翻译文学史的重点应偏向译者和翻译行为,分析译者如何处理这些情节、形象,在中国文学的语境下和社会环境中的接受情况,对译入语文学产生的影响。由于翻译文学的跨文化交际性,它属于中国文学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除了译作和翻译家,还要考察译作在中国文学中的传播、影响和意义,使得翻译文学史的分期问题显得更为复杂。

2 编写体例的多种尝试

2.1 通史VS断代史

国内已经出版了数部翻译史著作,但从翻译文学史的发展阶段和书写质量来看,编纂翻译文学通史的工作量仍然巨大。相比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翻译文学与翻译文学史的研究仍处于婴儿时期(唐海东,邬晓丽,2006)。1989年由陈玉刚等编写的《中国翻译文学史稿》概括了从鸦片战争到1966年间的翻译情况,名为“翻译文学史稿”,但对翻译文学的谈论甚少,充其量只能算是一部“文学翻译史”(谢天振,2003:185)。2004年谢天振、查明建主编的《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一1949)》和2005年孟昭毅、李载道主编的《中国翻译文学史》,前者是一部断代史,后一部则是在陈玉刚《中国翻译文学史稿》基础上增订而成,时间和空间跨度更大,地域也从仅限于大陆地区延伸到港台地区的翻译文学,在内容上比原著顯得更充实。这两部著作代表了目前国内翻译文学史写作的最高水平,较为充分的体现了作者的史学观念(孙文龙,2007:4)。

2.2 体裁、国别与语言

翻译文学也包括了丰富的体裁,如诗歌、小说、戏剧等,甚至还包括某些原作并非文学作品,因为译者的高超技巧而在文学领域产生影响的译本,比如严复的《天演论》。选择不同体裁或某一国别的翻译文学译介作为研究编纂对象也是有效可行的尝试,比如《二十世纪中国的俄苏翻译小说史》。

2.3 跨越时空的译本

翻译文学特殊性在于其文学性和历史性并非固定不变,随着时间推移,新译本会不断出现,例如《红与黑》的译本多达十几种。考虑到翻译文学史不同于单纯的文学史,而是文学交流史、影响史和接受史,不同译本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文学意义和文学交流影响,介绍各个译作版本时,应将其纳入所处的具体时间空间条件加以考量,这符合翻译文学本身性质,更能体现出翻译文学史的独特意义所在。

3 翻译文学史的分期

从研究对象和写作体裁来说,目前我国对翻译文学史的撰写采取了通史、断代史、国别史等多种形式。这里对近年来几部中国翻译文学史研究代表性著作的目录部分进行对比,提供对于翻译文学史分期的一点思考。

1. 陈玉刚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稿》

第一编 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的发展(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

第二编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发展的初期(从1915年新青年社到1930年“左联”成立)

第三编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发展的中期(从1930年“左联”成立到1937年抗战开始)

第四编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发展的后期(从1937年抗战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五编 中国当代翻译文学(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

《史稿》对于中国近代、现代、当代翻译文学史的划分基本与社会发展史进程一致,梳理了各分期中的重要翻译历史事件,并对翻译家进行了重点介绍与评述;但对于外国作家在中国的译介、译作在中国的接受与影响却并未涉及,可以看出其史学观念仍倾向于传统的文学史写作习惯,更像是一部文学翻译史。

2. 孟昭毅、李载道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

第一编(1897-1920) 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的兴起(从同文馆到新青年社)

第二编(1921-1950) 现代翻译文学发展,分章包括各文学流派和主要文学翻译家

第三编(1951-1978) 两次翻译工作会议后,对外国文学的译介

第四编(1979—2003) 新时期译谈及各语种的文学译介

《中国翻译文学史》是一部具有通史性质的翻译文学史著作,它以翻译文学兴起、发展、繁荣为主线,梳理翻译文学发展的历史规律、经验教训,把一百多年的翻译文学史划分为四个阶段,在分期上进行了大胆探索。但它仍具有典型的社会历史特征,在编排分期方面基本上仍然按照社会历史分期中的大事件为分界点(耿强,2007)。

3. 谢天振、查明建主编《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

上编

第一章 中国现代翻译学的滥觞

第二章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的先驱

第三章 “五四”与20年代的翻译活动

第四章 新文学作家的翻译活动

第五章 三四十年代的文学翻译

下编

第六章 苏俄文学的翻译

第七章 英美文學的翻译

第八章 法国及法语国家文学的翻译

第九章 德国及德语国家文学的翻译

第十章 东南北欧诸国文学的翻译

第十一章 亚洲诸国文学的翻译

这部著作上编以时间为线索贯穿翻译文学的发展,下编以空间上的国别文学为线索介绍了世界上主要作家及作品译介、对中国的影响。社会历史事件与翻译文学发展规律交替穿插,研究了翻译文学的发展、影响和与中国文学的互动。难能可贵的是它没有单纯按照社会历史大事件来进行划分,而是参考翻译事件在翻译历史中所占据的文学地位与历史意义,在翻译文学史的分期标准上探索出一条新途径,提供了新思路。例如它将1898年作为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的真正肇始,因为这一年林纾着手翻译小仲马的名作《茶花女》;梁启超发表《译印政治小说序》,大力提倡翻译政治小说;严复在其译作《天演论》的译例言中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于中国翻译文学来说,这三个标志事件的重大影响显而易见,这也印证了谢天振所秉持的翻译文学史应是一部文学交流史的史学观念。

4 结论

“文化转向”之后,我国翻译研究也迎来了更多新视角和新尝试。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价值逐渐为学界所承认,关于书写独立翻译文学史也有了一定规模的话语与实践,然而目前国内翻译文学史的研究成果相对其它领域来说仍显不足,中国翻译文学史有大片空白亟待填补。例如专题性的翻译文学史、地方性的翻译文学史、包括早期的翻译文学史等等就更为鲜见(刘云,2011)。翻译文学史的书写及相关研究是极具学术前景的挑战,需要多层面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创新,以期早日汇成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翻译文学史。

参考文献

[1]陈玉刚主编. 中国翻译文学史稿[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9

[2]耿强. 史学观念与翻译文学史写作———兼评谢天振、查明建主编的《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 [J].中国比较文学,2007(2).

[3]刘云.“文化转向”后的中国翻译文学史书写[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4).

[4]孟昭毅, 李载道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5]孙文龙, 中国翻译文学史写作方法刍议[D].安徽大学.2007

[6]唐海东, 邬晓丽. 翻译文学史编写的可行性研究[J].山东外国语教学,2006.9-12

[7]谢天振, 查明建主编.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8]谢天振. 翻译研究新视野[M]. 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3

[9]谢天振. 译介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猜你喜欢
译介文学史文学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我们需要文学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辩证理解现代文学史书写的“真实性”
我与文学三十年
超现实主义在中国的译介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