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新活力

2015-06-29 18:35韩汉君
检察风云 2015年13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服务金融

韩汉君

近一段时间,国内金融领域非常活跃。比如,股票市场A股在熬过七年的熊市后,迎来了由一系列政策利好改革红利托起的“新牛市”,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也带动了金融产业的创新、创业热潮。在此背景下,有关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成为国内各方面都非常关注的话题。

复杂的金融生态

从金融业本质特征、金融功能的实现以及近年来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等方面,我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出,金融必须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

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本是题中应有之义。之所以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或是因为前几年金融业出现自我服务、自我循环的倾向,突出表现在金融衍生品业务急剧膨胀,如2008年危机前的美国金融业;或是由于金融业没有有效地满足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特别是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如近些年中的我国金融业。

我国金融业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在金融体制改革、金融制度建设、金融市场建设、国有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就。如果从金融资产规模、外汇储备规模等指标看,我国称之为“金融大国”已不为过。但从金融服务能力、金融竞争能力等方面分析,则还远远称不上一个“金融强国”。

我国的金融体系在大中小型金融机构、城乡金融以及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等方面的发展很不平衡,并由此导致金融体系整体服务能力严重不足,中小企业融资难、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等老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科技金融、环境保护金融、民生消费金融等新兴金融服务跟不上市场需求的新问题接踵而至。

从关心钞票到关心股票

金融业有多项服务功能,其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融资。金融的本质实际上就是解决资金如何有效地进入需要资金的实体经济里去。而资金由富余者流向短缺者,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间接融资,即资金供给者通过商业银行间接地流向资金需求者;二是直接融资,即资金供给者通过证券市场直接投给资金需求者。

如果说以前在发展传统产业为主的阶段,金融主要是间接金融即通过银行提供的各项服务,那么在今后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动力、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经济转型时期,金融将主要通过证券市场发展直接金融。这种转变如果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可以这么说,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以前人们主要关心钞票,今后必须关心股票。

首先,在不同的融资领域,资金有不同的风险偏好特性。在间接融资领域,即商业银行的资金主要是风险厌恶型的,也就是说,其融资对象是稳健的、低风险的,所以,相对比较稳定的传统产业领域是其主要的服务对象。而在直接融资领域的资金,则不同程度带有一定的风险偏好,愿意冒一定的风险,以博取较高的利润。在提供直接融资的证券市场上,存在大量的这样的资金。

其次,在经济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无论是为经济转型提供动力的科技创新活动,还是运用科技成果发展的新兴产业,相对来说都具有较大的风险。因此,支持科技创新、支持新兴产业的融资服务,不能指望相对谨慎的商业银行,而是要主要依靠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另外,孕育着大量创新成果的大众创业活动、中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动等,也带有类似的特征,也需要证券市场的支持。

因此,在未来经济转型发展的进程中,区域金融发展的主要领域在于提供直接融资的证券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各类产业投资基金等等。当前,政府管理部门支持股票市场发展,投资者热衷于参与股票市场投资,也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

深圳证券交易所创新板市场、“新三板”市场的迅猛发展,就是为了支持各种创业创新活动。上海证券交易所即将开设新兴产业板,正是为了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等“四新”特征的产业活动。而且,如果支持股票市场发展的逻辑不变,股票市场的运行也将保持目前活跃上行的趋势。总之,未来的金融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是重点发展领域。从更加宽泛的视野分析,证券市场将是未来进行产业融资、投资理财、风险管理的主要场所。

金融改革突破口:区域金融

我们认为,金融体系全局性、战略性的改革和发展必须得到区域金融和微观金融发展的支持,解决新老金融服务问题必须依靠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区域金融的发展。因此,区域金融将是我国未来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新的突破口,是实现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重要体现,而促进区域金融发展的主要途径是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

区域金融发展贴近区域发展情况,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且也直接体现出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发展方向。从我国致力于经济转型发展的背景出发,从金融服务薄弱领域的现实出发,区域金融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产业金融、科技金融、市政金融、农村金融、消费金融和环保金融等。这其中,有些是现有金融服务提供不足或者不够完善,从而需要增强的;有些则是新兴的金融服务需求从而需要创新的。

产业金融

产业金融的发展主要是支持本区域内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包括制造业和服务业。这是最能体现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金融服务内容。金融支持制造业、服务业发展,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区域就业增长,从而提升区域经济实力发挥直接的作用;而区域经济实力增强反过来也进一步支持区域金融的发展。最终形成金融支持产业、产业支持金融、金融与产业发展共同繁荣区域经济的良好局面。

科技金融

科技金融是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金融制度、金融政策、金融工具、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的安排。科技创新是经济转型和增长的引擎,金融则是引擎的燃料,二者结合起来就是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力所在。

我国的科技金融实践得到一定的发展,先后出现了科技贷款、科技担保、科技银行、科技保险、科技债券、创业板市场等科技金融工具,但这些都只是片段化的科技金融形式。人们并不一定能真正深刻理解科技金融的本质,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的必然联系或者内在作用机制。科技金融的内在机制是:(1)科技资源的资本化,并借助金融资本实现科技风险的分散和科技价值的发现;(2)金融资本的异质化,同质的金融资本通过嫁接科技资源而获得某种特异性质,并因此而获得高额回报。这是区域金融发展中最具活力的金融服务方面。

农村金融

伴随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也从未停止。但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偏好的强烈驱使,农村金融改革始终没有能摆脱计划经济时期,工业和城市倾斜发展战略下,农村金融外生于农村经济,改革的目标只是暂缓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经济矛盾的被动局面。结果农村金融机构和政府之间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农村金融市场出现“逆向选择”,农村金融机构非农化倾向和农村金融资源外流严重,农村金融功能被弱化。这一局面都需要未来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来加以扭转并改善。

农村金融主要是针对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服务支持。发展农村金融的关键在于使农村金融内生于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不断使农村经济从货币化到金融化,再到信用化,使信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农村金融成为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系统在结构上是由资金的流出和流入方、连接二者的农村金融中介机构和农村金融市场,以及对其进行管理的中央银行和其他农村金融监管机构及其运行制度和机制共同构成的,不仅可以通过融通资金、传递信息、提供流动性支持等提高农村资源配置效率,而且还通过大数定律、提供专业化服务和套期保值来有效地分散和降低风险,进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或消费效率,与其他经济、金融系统具有平等交换关系的系统。

消费金融

消费金融是为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消费金融在提高消费者生活水平、支持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一金融服务方式目前在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均已得到广泛使用。在发达国家,消费金融主要面向有稳定收入的中低端个人客户。

无论从金融产品创新还是扩大内需角度看,发展消费金融都具有积极意义。在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适时地出台相关法规制度是适应客观经济形势的趋势和需要的。从金融产品创新看,个人信贷业务是传统银行难以全面惠及的领域,建立专业化的个人消费金融系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居民个体。消费金融公司由于具有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贷款期限短等独特优势,广受不同消费群体欢迎。

总体来说,采取试点的方法实践我国的个人消费贷款模式是一项重要的举措,也是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服务和创新金融产品的需要,对于启动内需也至少存在着预期上的积极作用,是应该肯定的。不过,我国匮乏的金融信用体系、谨慎的居民消费习惯以及尚不够完善的金融法律制度,决定了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壮大需要经历一段较长的时间和过程。

环保金融

环保金融是指与环境保护项目相关的金融服务,如节能减排项目融资、碳金融等。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是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相关项目的一大特点是资金投入集中、规模巨大,而产出相对来说是长时期的,这一特征决定了环境保护项目非常需要金融支持。

目前比较创新的运作模式是将节能减排融资与碳金融结合,以清洁发展机制(CDM)项下的碳核定减排收入(CERS)作为贷款还款来源之一,为寻求融资支持的节能减排企业提供新的选择。金融机构的参与使得碳市场的容量扩大,流动性加强,市场也愈发透明;而一个迈向成熟的市场反过来又吸引更多的企业、金融机构甚至私人投资者参与其中,且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在碳排放交易如火如荼,碳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的同时,被称为“碳资产”的减排项目正成为对冲基金、私募基金追逐的热点。投资者往往以私募股权的方式在早期即介入各种减排项目,甘冒高风险的代价期待高额回报。碳交易市场的活跃有利于环保项目的融资,从而有利于推进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

我们认为,我国未来金融改革红利主要体现在区域金融发展上。区域金融改革的规模、覆盖范围以及突破性,将成为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通过具有很强针对性的区域金融改革,将有效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域金融改革正在实践“改革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这一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区域金融改革将成为下一轮改革的先锋。

“区域”与“全局”如何协调

一般认为,金融发展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因而在讨论区域金融发展时,都会觉得局部区域可能会非常艰难或者无所作用。诚然,有些问题的全局性很强,如利率市场化,其相应的改革就必须强调以整体推进为主,局部改革可能会因为区域之间的套利而导致金融秩序的混乱。但更多的金融改革和发展可以局部推进的,如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加快金融产品创新等。因此,从目前情况分析,一方面,发展区域金融要与宏观层面相关改革协调,需要宏观层面改革的支持;另一方面,区域金融发展要充分重视市场机制建设、重视发挥民营资本的作用,并且也同样要加强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

加快金融领域的对内开放步伐

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金融发展同时也是金融领域对内开放的过程。当我们的最重要的大型商业银行也允许外国资本投资经营的时候,我们没有理由再对自己国内的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施加过多的限制。因此,金融监管部门应审时度势,进一步放松金融市场准入管制,尤其是对民营资本的管制。允许各地民间资本设立更多的中小金融服务机构,允许更多的金融服务产品创新,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创造更为宽松的、有利的市场环境。事实上,区域金融发展往上看需要宏观管理层放松市场准入限制,往下看则需要民营资本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民营资本的重要作用。

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区域金融发展无论是国有资本还是民营资本参与,在金融机构创设和运营、金融市场建设、金融服务推广、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都应强调和遵循市场化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唯其如此,为实体经济服务、提高金融服务能力、提升金融市场竞争力,才会取得显著的成效。

加强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

毫无疑问,金融市场对内开放、区域金融发展中强调市场机制作用,都不能忽视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事实上,对内开放、市场机制与风险防范并不矛盾,恰恰相反,有序的对内开放、规范的市场机制是特别重视金融风险防范的,市场化经营无一不是与市场风险的防范同步进行的。

当前,股票市场交易非常活跃,股票价格上行较快,这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证券市场,从而有利于上市公司在市场上的融资行为,为实现证券市场更加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目标,创造了历史性的机遇。但同时也积聚了较大的市场风险。面对这样的市场前景,防范和控制风险显得更加重要。投资者应牢固树立投资理念,应具有通过股票市场投资于实体经济,从而享受实体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所带来的收益,而不是只热衷于追求短期的股票价差利益。同时,监管部门当然要保持合理的监管节奏、一定的监管力度,促使股票市场朝着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目标稳步发展。否则,如果股票市场泡沫过度,造成市场剧烈波动,甚至酿成系统性风险,则只会断送这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区域金融发展更需要突破性改革,而突破性改革需要顶层设计的推进。如果没有制度创新,区域性金融改革试验区其改革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在解决顶层设计的背景下,体制机制创新才能顺利推进,金融改革的效用将起到事半功倍效果。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才能释放制度改革红利,让金融更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

编辑:郑宾 393758162@qq.com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金融服务金融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君唯康的金融梦
P2P金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