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作宾:用古文字,作新篇章

2015-06-29 18:30管继平
检察风云 2015年13期
关键词:殷墟甲骨甲骨文

管继平

“甲骨四堂”可谓是个个精擅书法,学堂擅篆、观堂擅楷、鼎堂则擅行,尽管他们几位也都能写甲骨文书法,而其中真正以殷墟甲骨文书法为宗的,倒也只有彦堂董作宾也。

说起我国关于甲骨文的研究,有四位不得不提的人物,即罗振玉(雪堂)、王国维(观堂)、郭沫若(鼎堂)和董作宾(彦堂),因为他们四人在早期的甲骨学研究领域中,都各自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且四人的名号中都有一个“堂”字,于是,钱玄同先生便最先提出了“甲骨四堂”的称号,后广为流传。在“四堂”中,要论起知名度或影响力的话,大概董作宾都无法和前“三堂”相比。今年是董作宾先生诞辰120周年,但在“四堂”中,他年龄最小,相对而言奇闻逸事也不多,且主要从事于文字学与历史考古领域的研究,学问太专,故不为一般人所知也。

“甲骨四堂”可谓是个个精擅书法,学堂擅篆、观堂擅楷、鼎堂则擅行,尽管他们几位也都能写甲骨文书法,而其中真正以殷墟甲骨文书法为宗的,倒也只有彦堂董作宾也。

董作宾先生是河南安阳人,就是我国出土甲骨文的殷墟遗址所在地。尽管王懿荣发现甲骨文时是1899年,但董作宾少年在家乡入私塾就学时并不知此事,直到24岁他至开封入河南育才馆就读后,方始知安阳小屯村有出土甲骨文字,待1923至1924年他进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为研究生时,就专攻甲骨文字以及考古、方言、民俗学了。

不过,真正改变董作宾一生的还是他加入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之后。在之前,董作宾似乎还是一个“社会闲杂”的学人,虽有学问有兴趣,但并不在专门的研究机构从事专业的研究。青少年时期,接受了传统教育后,他时而经商,时而教书,时而办报,时而再求学、到大学里执教等。1928年中研院史语所成立后,他历任通讯员、编辑员、研究员及代理所长等职,当时在院长蔡元培和所长傅斯年的支持下,由他主持的殷墟考察和发掘工作,揭开了我国对殷墟甲骨科学发掘的序幕。此后,他又多次亲临现场,潜心钻研甲骨文字以及地下出土坑位等情况。从1928年至1948年他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这期间,他的工作及研究取得了非常有意义的突破,写下了不少具有重要价值的甲骨学研究专著。最为学术界推崇者,乃1933年所撰《甲骨文断代研究例》,系统提出甲骨文分期确定时代之标准有十,即:世系、称谓、贞人、坑位、方国、人物、事类、文法、字形、书体等,此为甲骨学上之—大收获,被公认是一部中国甲骨学史上划时代的名著。郭沫若《十批判书》曾云:“继王国维之后,在这一方面贡献最多的,要算董作宾。”在抗战时,董作宾于煤油灯下完成的一部《殷历谱》,也被傅斯年先生誉为“增长中华民族信史三百年”的皇皇巨著。

甲骨学和甲骨文书法其实还是两回事。有许多从事文字学的专家,不擅书法的还很多,而董作宾先生当然不在此列。董作宾先生治学之余,不但喜书法,而且还擅弄篆刻。说起刻印,其实是他少年时就喜欢的爱好,至于他后来从事甲骨文字的研究,没准还是少年喜好篆刻而带来的兴趣。他晚年曾有一本印谱《平庐印存》,在自序中他有一段对自己学印初时的描述:“余少也贱,家本寒素。对门周姓为刻字匠,兄弟二人,余呼之曰周四爷、五爷者也。儿时习观周氏兄弟刻画,有时见其为人治石章,每把玩不忍释,苦力不能致,乃捡瓦片之厚而致者磨之成小方印,辄以铁锥子剜之,粗成文理。周氏有《篆字汇》,每假以观摩。余之治印兴趣,自兹始也。稍长,助先父营商业,则购寿山石售之,且择其美者餍己之欲。常梦得多石印,极良,喜出望外,醒则又懊丧无端,其嗜之深如此。……民五游汴,始知篆书中有《说文解字》,而印有浙皖之派也。民十一,就学北平,始知《说文》而外,尚有古文大篆、金石甲骨,印亦上溯汉秦,交游中不乏治印名家。至此,自视已往之作,不禁爽然!刀笔之技,退藏于密,不敢轻于尝试矣……”

序中自然不乏作者的过谦之辞,而我在香港马国权先生的《近代印人传》中,见到几方董作宾的篆刻作品,如“作宾之玺”、“作宾启事”“旦冏造像”等,确实线条挺劲,气息高古,作者的文字学养,可窥一斑,实非俗手所能制也。

董作宾先生的墨迹流传并不太多,所见者也多为甲骨文书法。他认为书写甲骨文就要写出镌刻的韵味,即线条直而挺,结体秀而雅。我以为写甲骨文书法大致有两种风格,一种如罗振玉、黄宾虹等,他们以商周甲骨文的字体间架,结合自己的艺术审美,创作出线条柔中带刚,风格飘逸多姿的甲骨文书法;一种则如董作宾、唐兰、于省吾等,在书体形式上他们基本以甲骨的契文为典范,线条结构均逼真神似,令人读之如三千年前殷商卜辞一样的饶有雅趣。董作宾他自己就是这样进行书法实践的,因此其作书是藏锋起笔,中锋引毫,收笔疾起,线条挺秀,结字错落,章法婉曲,顾盼自若。关于论甲骨文入书,他主张“旧瓶新酒”,即“用古文字,作新篇章”。他在《甲骨文与中国文字》一文中曾论述道:“书法只是美术品之一,不能用学术立场加以限制。现在甲骨可写的字,虽有1500字,可是,不绝对可靠的还不少。即如可靠,古今用法不同,有些字须借用‘初文;有些字须借用‘假借;有些字须只从一家之言。”

尽管甲骨文书法有点曲高和寡,识者不多,但董作宾先生却也时常乐为朋友作书,所写联扇屏幅,无所不具。他曾集甲骨文字书一对联:“自传即是合传,旧闻又成新闻”,赠予上世纪30年代的著名学者、音韵学家赵元任夫妇;另外,他的好友、音乐家李抱忱,夫人姓崔,取夫妇姓氏的部首“山木”颜其斋号,故以“山木斋”求董作宾先生题匾。董先生用甲骨书法题完斋号后,意犹未尽,说:“你们夫妇的姓氏下面一个是子,一个为佳,合起来不正是才子佳人么?”于是另外又题了四句:“崔巍浓郁,桃李竞春;山木斋下,才子佳人。”体现了大学者虽治学严谨,但学问之外,还是有不同凡俗的趣味。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

猜你喜欢
殷墟甲骨甲骨文
字溯甲骨∙文承龙韵
说甲骨新缀所见的“南孟”与“奠子方”
甲骨释字四则
殷墟随葬乐器补议
遥望殷墟——音乐考古与商代史
甲骨文“祸”字新证
三千年甲骨文
最“萌”甲骨文——心
殷墟
刻在甲骨上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