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

2015-06-29 15:23:55朱旭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6期
关键词:理论与实践应用型本科运行机制

朱旭

【摘要】本文就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践途径、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究,提出了以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总结了需求导向理论指导下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人才培养 运行机制 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本研究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目标的双向定位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JG14EB17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51-01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要按照适度基础、专业口径适中、强化应用、提高素质,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来构建培养模式。在构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时,既要遵循人才培养的教育规律,又要突出实践,强化动手能力。既不能因为培养本科层次人才,而沿袭普通本科的教育模式;同时,也不能因为突出应用而削弱了基础课程的教学,应该是适度调整,相互互补。要以社会实践需求为导向,以基础知识教育为基础,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专业实践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加大课程重组和整合力度,理顺各教学环节之间、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与衔接,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注重学科之间的知识相互渗透和项目整合。加大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体系的建设,切实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最注重的是实践操作能力,那么本科人才培养实现的最佳途径就是加强实践性教学改革。

1.改革单一的学科专业结构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具备符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合理学科专业结构。然而,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制约,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学科结构设置方面仍存在问题。首先,专业设置不满足多变的市场环境。许多高校连年扩招,针对市场变化,新增了很多新兴专业,但对于已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却无任何停招或改进措施。这就导致不少专业就业率很低,出现结构性失业问题。其次,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模式“术业有专攻”模式不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

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多层次、多元化的能力特点,需要构建分类设计、分层施教、分步实施、独立设置的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围绕着社会对人才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需要构建从课堂内系统的、综合性的实践技能训练,到课外的自助式开放实验、贯穿校内学习全过程的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培养体系。

2.构建合理的专业理论教学体系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应明确合理的专业教学体系建设是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前提的所展开的。我国现今的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已经发展到“模块化教学” 围绕专业培养目标,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 建立应用型本科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模块与模块之间层层递进、相互支撑、有机结合。

基础模块改革重点应放在基础课程的针对性上,基础课程需要为专业课程作支撑,为专业课程服务,而不是过于强调自身的专业性和完整性,这样有助于学生在相关专业领域间的转换。

专业模块改革重点应放在加大专业模块教学比例,确保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且可以开设校企合作课程,实时掌握市场变化、人才需求,针对市场需求适当跟进实训课程内容更新。适当提高核心课程的实训课时比例。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专业核心课程保障实训操作能力,理论辅助课程保证教学内容的衔接。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实践能力应高于学术型本科人才,而一定数量的校企实训课程可以迅速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实践能力。

3.教学体系的创新

应引入跨学科课程模块,培养复合型人才。以动漫专业为例,应该引入经济类、管理类、营销类课程模块,引导学生树立动漫市场整体化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市场认识,经济认识、社会意识。

引入自学时间的学分计算,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制定培养计划时, 要控制课堂教学讲授时数, 在学分计算中引入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计算。也就是学分的计算不能单纯从教的一方出发 (如课时数) 进行计算, 而应该统筹考虑学生自学所需的时间, 并且明确自学的学习内容和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条件研究

1.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需要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去保证,为此可以建立弹性学分制, 全面推进学分制管理, 完善学分计算办法,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其次结合模块化教学改革, 充分利用专业模块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以课程模块为单位加强教研活动和教学管理。第三,强化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完善对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和考核工作。

2.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建设

与用人单位的紧密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成功办学的标志之一,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加强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旨,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通过项目教学和毕业设计等形式,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社会能力。最后实施双元制培养模式,用人单位和学校共同实施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将学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紧密结合。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

3.建立完整的教师培养制度

目前,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还沿袭以前的师资培训方式,师资建设仍以学术性为标准,大多教师重理论而轻实践,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是当务之急。不少学校都相应出台了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学位的政策, 应当同时采取切实措施有计划地安排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到实际部门工作挂职锻炼, 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另一方面应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在教师聘用、职称评定、业绩考核等各方面应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产生、发展可以较好地解决市场经济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改善普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深入研究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有助于改变大众化教育的人才培养的单一模式。 对于深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 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 2003(3): 5- 9.

[2]Bundesminister fuer Bildung, Wissenschaft, Forschungund Technologie.Zum Ingenieurwesen in Zeiten der Global-isierung Ergebnisse des Ingenieurdialogs des BMBF[R].Bonn:Bundesm -inisterium fuer Bildung, Wissenschaft, Forschungund Technologie, 1996: 11.

[3]姜大源.德国 500 名科学家和教育家论未来知识社会里的知识与教育[J].德国研究, 2000(1): 37- 40.

[4]杜彦良等.不同类型高等学校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4-07-09(4).

[5]任淑淳.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共性问题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3,(11):58-60.

[6]郑锋.关于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1,(5):77-79.

猜你喜欢
理论与实践应用型本科运行机制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基于市场人才需求视角探索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大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20:31:44
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7:32:08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9:07:03
浅谈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教学
唱法与教法·理论与实践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5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