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静 闵小袆 龙小庆
【摘要】在新课改下,更做出了小学养成教育的要求,要求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的培养,其中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是小学教育要重视的部分。在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开始系统的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也是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并对他们的未来有着重大的改变,教师应该在这段时间,尤其重视养成教育。本文就此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小学教育 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26-01
一个小小的习惯,有时候就能够决定局面的得失。拥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的人,他能够安然愉快的过着干净整洁的生活;有着优秀学习习惯的人,他能够学一知十、无往不利;有礼的人,他必然有着不错的人缘。所以说,习惯对于一个人的一生而言,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在小学时期,就应该多多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奠定他们未来长大的良好基础。因此,学生进入小学时,是进行三观打造的重要时期,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维护他们心理的健康,是我们教师所要致力的。
一、养成教育需要规范
至于如何养成?其关键是进行重复的、正向的规范训练。小学生的理性思维尚且稚嫩,且不曾有过遵守规范的习惯与思维,想要形成学生这种遵守规范的习惯,就需要多多强化,每天耳提面命,遵守者进行激励,违反者进行纠正,久而久之,学生便能养成这种遵守规范的习惯。在每个学期开学之间,就要制定出一套行为规范准则来,告诉学生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学生有了一个准确明白的规范之后,照做的可能性就变大了。多次进行规范的学习,在所有学生之间,在整个集体中,形成一种遵守规范的氛围,使学生之间互相提醒互相促进。如果教师制定的规范,与家长的观念不同,学生在面对两种说法之后,便会迷茫,不利于习惯的养成,因此双方的沟通很必要。毕竟对小学生的养成方面的教育,应该是全方位无死角的,这样才能有效。毕竟所谓规范,就必须是明确的不打折扣的东西。
二、以身作则,设立榜样
教师成为范本,更能让他们学习并仿照。教师平时在上课时的精神面貌、处事方法,要做到每天乐观积极,言而有信,公平公正,乐于助人,乐于学习等等品质,这样学生一方面能够对教师的品格产生一种崇敬感,最终模仿教师的做法,进而养成良好习惯。此外,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名人的事例告诉学生们,这些名人的事例,可以让他们向这些成功者学习到成功的经验。如在进行数学课程的教学时,可以引出数学家高斯的事迹,进而让学生对他们良好习惯进行潜移默化的学习。另外,要注意激励做得好的学生,鼓励不是很成功的学生,可以给一些表现优秀的学生一些褒奖;对有不足的学生进行亲切指引与鼓励。小学生都是渴望认同与夸奖的,在这种的氛围下,他们就能够积极踊跃的投入养成教育。
三、关照内心,做良师益友
小学生对于大人的态度感觉较敏锐,心理随力也比较脆弱,稍不注意,学生可以就会伤害到了心灵,所以教师要注意关照每一位学生,要注意观察,建立交流关系,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从而调整教学方针。教师要放下架子来,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进行交流,这样,学生才能把内心世界展示给老师看。在讲台上面讲课,出错时要勇于承认,让学生了解到每个人都会犯错,有错改即可;教师通过切实行为,让学生学会沟通的方法等等。把自己与学生放在同等的位置,学生就会更喜欢教师并对他进行更多的模仿学习,无论在课程教学与养成教育方面,都有极大的助益。
四、养成教育融入教学方式
养成的教育要渗透到生活与学习中的每一个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言传身教,激励他们,只能传递正向的价值观;教师应设置真实境况,使学生从实践中习惯成自然。这就需要教师教学中,设计一些精心设置的教学的活动,把所有目的都渗透在其中,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改变孩子。举例而言,就是现在比较普遍利用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课程的时候,同时也履行着行为规范,最终养成习惯。
美好品质的养成是终身的事情,若想要让孩子可拥有优良的各种习惯,那么,必须从孩子的时候就努力培养。教师在上课时,更要注重这个方面,惟有把这项任务重视起来,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五、总结
小学生各方面观念未成形,就如一张白纸,单纯也容易被影响,这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好机会,另外如果不注意也会造成学生学坏的不良后果。也就是说,小学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会是终生的,会影响到孩子的未来,这说明了小学教育的重要性,我们教师的责任任重而道远。我相信,祖国的下一代只有拥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基础,将来才能成长为祖国栋梁,成为新世纪建设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勤.有效开展幼儿养成教育的路径探析[J]. 考试周刊. 2010(43)
[2]张俊霞.浅谈素质教育与养成教育[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3)
[3]李春芳.论陶行知的养成教育思想[J]. 生活教育. 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