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财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G4高速驻信改建土建第十二项目经理部,北京市 100022)
浅谈鸡爪沟地形路基线外汇水的排水方案
李生财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G4高速驻信改建土建第十二项目经理部,北京市 100022)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经常遇到鸡爪沟地形,从地貌上看,这种地形的形状类似于鸡爪状,“爪”与“沟”相互间隔并且连续分部。受特殊地形的影响,穿越鸡爪沟地形的路基成型后成了“拦水坝”。本文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几种高速公路鸡爪沟地形路基线外汇水的排水方案,并对每种方案的适用范围、工程效果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鸡爪沟地形路基;坡面汇水;排水方案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经常会遇到鸡爪沟地形。总体上看,这种地形的形状类似于“鸡爪”状,“鸡爪”与“鸡沟”相互间隔并且连续分部。对于这一地形路基,交通系统还没有统一的命名,有的把这种地形路基称为“沟谷地形路基”,有的称为“斜坡沟谷地形路基”、“陡坡沟谷地形路基”,还有的称为“鸡爪山地形路基”。本文把这种地形路基称为“鸡爪沟地形路基”(如图1、2),在此基础上展开几种鸡爪沟地形路基线外汇水处理方式的论述。
从地貌上看,鸡爪沟地形的形状类似于鸡爪状,“爪”与“沟”相互间隔并且连续分部。受特殊地形的影响,穿越鸡爪沟地形的路基成型后成了“拦水坝”。这样的“拦水坝”路基填方高度从低填到高填方各不相同,且根据地形情况“拦水坝”拦水一侧的汇水面积不同,汇水量有大有小。设计单位在路基排水设计时参照的是航拍地形图,对于汇水面积较大的鸡爪沟地形有相对较完善的排水系统设计。对于汇水面积较小的鸡爪沟地形仅参考地形图是不容易被引起重视的,对于此种情况的问题只有在施工过程中才会发现。如何在施工过程中有效快速的解决汇水面积较小的“鸡爪沟地形路基”线外汇水的排水问题,本文结合G4高速驻信(豫鄂界)段分离式路基土建工程,提出了几种处治方案,并应用于工程,取得了明显的工程效果和经济效益。
图1
图2
根据“鸡爪沟地形路基”位于竖曲线的位置不同,本文将“鸡爪沟地形路基”分为上(下)坡段“鸡爪沟地形路基” (如图2)和竖曲线底部“鸡爪沟地形路基” (如图3)。
图3 :上(下)坡段“鸡爪沟地形路基”
图4 :竖曲线底部“鸡爪沟地形路基”
2、“鸡爪沟地形路基”排水解决方案
2.1 横向排水
具体为在路基施工之前根据路基填土高度及地基承载力情况设置明涵、管涵等路基横向排水设施,“鸡爪沟”内汇水由相应的路基横向排水设置排出。
2.2 填沟纵向排水
此方按的具体做法为将路基一侧的“鸡爪沟”按照不低于路基93区压实度的标准全部填充,填充高度适当高出路基,其顶面填充种植土并进行有效的绿化覆盖,同时根据汇水面积的大小可适当加宽路基边沟,最终的坡面水由路基边沟排出。
2.3 变沟为塘
路基填筑时加宽临沟一侧的路基宽度,加宽部分的高度高出常水位至少50cm,同时填筑的高度要考虑纵向坡度,最大限度的保证积水能从路基边沟排出。待全部完成后将加宽路基的坡面采用M7.5浆砌片石进行防护,必要时在浆砌片石下铺设防水土工布,最后在加宽路基的顶面设置横向排水沟(如图4)。
图5
上述三种方案各有适用性,下面就按照本文中对“鸡爪沟地形路基”的分类对三种方案的适应性进行分析论述。
横向排水:同时适用于上(下)坡段“鸡爪沟地形路基”和竖曲线底部“鸡爪沟地形路基”。此种方案尤其适合于地方对灌溉水系有要求的情况。如南方稻田地,因灌溉的需要“鸡爪沟”往往有地方水系,只有采取横向排水的方式才能保证地方水系的完善。
填沟纵向排水:此方案适用于位于上(下)坡段“鸡爪沟地形路基”且“鸡爪沟”内汇水面积较小,地方征地容易的情况。在遇软弱地基,载力无法满足管涵地基承载力要求时,此种方案可迅速有效解决问题。
变沟为塘:此方案适用于竖曲线底部“鸡爪沟地形路基”且对横向排水无特殊要求的情况。
横向排水:此方案涉及到管涵的施工,包括材料的运输、基坑开挖、台背回填等,对路基施工进度影响较大。尤其山区高速填挖交替频繁,便道不畅,一般山区高速的便道路线在红线内,此方案的实施有一定的难度对工程进度有一定的影响。造价方面,该方案高于其他两个方案。
填沟纵向排水:此方案对路基施工无任何影响,进度最快。同时此方案能减少弃土场用地,缩短弃土运距,工程效益最佳。
变沟为塘:此方案优于“横向排水”,但较“填沟纵向排水”来说造价稍高。该方案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现场的地形情况。
高速公路路基的任何质量问题其“罪魁祸首”是“水”,山区高速受地形的影响往往受水的“迫害”较大,及时有效的解决坡面水是保证高速公路路基工程质量的重点之一,本文提出的三种方案能有效解决坡面水害问题。当然,三种方案如何选择还要根据工程进度、地方协调、成本造价等因素综合考虑。
[1]丛立东.浅谈鸡爪沟地形路基的施工技术.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第11卷第7期
[2] 闫文杰 . 对V形鸡爪沟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探索、研究.科技与创新2014年13期
TU75
:B
1007-6344(2015)06-02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