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针对新媒体背景下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文章提出改革创新方案。认为要从认知层面、管理层面、机制层面切实做到企业文化宣传与新媒体技术的有机融合,与此同时,采用多元化、弹性化、动态化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策略,变机遇为优势,全面开创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关键词:新媒体;企业文化;宣传;策略;创新
随着高科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所具有的便捷性、高效性、交互性、形象性等传播优势,给我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都带来巨大影响与变化,同时也给企业文化建设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创新企业文化宣传策略和方式方法,是与时俱进、高效拓展工作的必然选择,也是历史赋予我们新一代企业文化人的使命与责任。
一、新媒体下企业文化宣传的机遇与挑战
新媒体作为传播媒介,是相对于传统电视、广播、报刊而言的新形态。即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网络电视等媒体形态。[1]随着智能手机与互联网的联通以及微信、微博应用软件的广泛普及,其便捷性、高效性、交互性、形象性的传播优势更是彰显了新媒体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和巨大作用。
以智能手机新媒体为例,在企业文化宣传中的优势主要体
现在:
(一)信息传播便捷高效
在现代企业,尤其是知识型、学术型企业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员工获取信息的渠道一般都与手机有着密切关联。人们无论是在车间、办公室,还是在餐厅、上下班公交车上,随时随地都可以接听相关信息与指令;很多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直接传到手机公共平台上,已改过去要到办公室信息栏或电脑办公系统里进行查阅的方式,不但使人们非常便捷获取到信息,还可大大节约时间、纸质资源,挤出更多时间,去干更大作为。
(二)信息平台双向交互
企业文化宣传在以往的传统媒体中只能利用聚会、报刊专栏、纸质文本等单一向度的方式传递,而新媒体传播信息具备相当强的灵活性,可以随时随地在线进行信息传播与意见反馈,双向交互式沟通,能及时了解与掌握企业员工思想动态,使宣传工作更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信息内容形象生动
新媒体智能手机微信公共平台,在其高科技技术支持下,媒介形式多种多样的,不但有文本功能,还可支持视频、图形、声音、游戏等多功能链接,使信息传播变得丰富多彩、立体生动。由此,企业文化宣传也将大大增强吸引力、关注度,提高宣传效率。
二、新媒体下现代企业文化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在现代企业发展中,企业文化被公认为最具核心竞争力的软实力,它主要包括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伦理道德等方面。企业文化的建设与提高,直接关系着企业发展中凝聚力、竞争力和创造力的强与弱,关系到企业未来的生死存亡。资料显示,世界一流的大企业,美国通用电气、德国大众、日本稻盛等财团,都非常注重新媒体语境下企业文化建设模式的创新,从而实现经济的腾飞与可持续发展。毫无疑问,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应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与时俱进、因势利导,采用积极有效的发展策略和改革举措,才能使文化建设助推企业的大发展大繁荣。然而,当我们静观其企业文化发展的状况时,不难发现传统的思维模式及工作方式,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根深蒂固的束缚着人们的观念,其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企业文化认识不足,缺乏文化培育与积累
在一些企业里,科学技术与经济被看着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与命脉,企业文化只是其发展的“附属品”,片面强调绩效,眼中只有经济,只要生产不要“人心”,从而导致企业文化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
(二)受传统思维模式禁锢太深,文化工作因循守旧、固步自封
在一些企业里,“家长制”管理现象普遍存在,一切都要“上边”说了算才行。传统宣传模式下的那种大会动员、小会讲,专栏布置、文件印,从上到下,从高到低,层层宣传、人人学习的态势往往会因为领导不发话,就“涛声依旧”。这种因循守旧、安于现状、固步自封的状况,极大阻碍了企业文化应有的活力与生命力,在一定程度上不但浪费大量的时间、空间与材料,也使不求实效的形式主义风气肆意蔓延,严重影响广大员工积极进取的心境和热情。
(三)企业文化政工人员疏于学习,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改革方略
在许多企业,我们不难发现政工人员的地位与待遇远远底于一般科研人员、生产一线人员,究其原因,与他们在管理者眼中的价值与地位有关。如此情景下,难免会导致一部分政工人员不求进步、疏于学习、按部就班,缺乏工作的激情与动力,更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力了。
总之,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的工作不进则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曾强调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有鉴于此,我们必须改革与创新企业文化工作的新思路,联系新媒体特性以及企业文化两方面要素,采取多元化、弹性化、动态化的企业文化宣传策略,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和谐发展。
三、新媒体下企业文化宣传策略
我们研究与探索新媒体下企业文化宣传策略,并不是完全抛弃或彻底取消传统宣传媒介,而是对传统媒体与现代新媒体的双向融合与优化创新,是对新媒体在当今文化宣传中作用、地位与价值的应用与强调。文化学者匡文波认为:“单从用户受众规模看,手机媒体的影响力就已经远远超过传统报纸读者、广播听众,直逼甚至超越网络媒体和电视媒体。”[2]可以想象, 如果我们面对如此迅猛发展的高科技环境视而不见,在文化宣传方略上还固守前贤的话,势必造成工作的滞后,失去听众与关注度,陷企业文化于被动的局面。为此,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背景下,企业文化宣传应采取如下策略:
(一)建立多元化的媒介传播渠道
多元化的传播媒介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传播媒介的多种多样。即把传统媒介与现代新媒介结合起来,进行多种渠道的传播与宣传。把企业报纸、宣传册、影视专题片、黑板报、橱窗栏目、企业网站、手机微信、微博等信息渠道充分利用起来,根据宣传内容的轻重缓急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如针对即时新闻、焦点信息等,应该采取手机微信、微博、短信的方式,第一时间让员工早知道、早认知、早受益。对企业理想、信念与核心价值观等企业精神的宣传,应采取橱窗、墙壁等物态化的方式,长期稳定的矗立在生产车间、办公场合等公共空间,潜移默化教育及影响广大员工的思想情感。二是指新媒体自身多元化的传播媒介。从传播学的角度讲,信息的接受者更易受图形、图像、动态视频的媒介影响。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 使得互联网和移动通讯高度融合, 智能手机可以传播文字、图形、图像、音乐、视频等多媒体信息, 许多一言难尽的语意,或许只需一个图形、一张图像、一秒视频就可以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为文化宣传所追求的广度与深度来讲,奠定了前提与条件,对青年员工来讲,更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手段。企业文化宣传可以从以上两个层面搭建多元化的传播平台,充分利用广大员工都普遍拥有的智能手机这一新媒体功能,进行企业文化的便捷式传播,与此同时,因为无需聚会耗费空间与时间,实现文化宣传的及时、高效与节约。事实上,正如匡文波所言“在新媒体中,手机媒体将超越现有的有线互联网,成为新媒体中的主流。”[3]正因如此,把手机新媒体纳入我们企业文化宣传的常规渠道,是与时俱进、因势利导的必然选择,也是正确的选择。
建立多元化的传播媒介是有悖于传统单一的时空格局而提出的策略。与传统相比,它为广大员工接受先进的文化思想与理念提供了更为丰富多样的机遇和渠道,充分体现宣传工作的人性化、实效化、科学化,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强调精神相一致,也为企业腾飞在文化上做好了基础与前提条件。
(二)构建弹性化的文化传播机制
弹性化的传播机制,本文是指信息传播与信息接受的方式方法。在企业文化宣传中,存在两个不同主体:一是文化传播主体,或称之为文化管理者、政工师;另一是信息受众主体,全体企业员工。传统的工作机制下,传播主体一般都在八小时之内展开工作,有特定的时间、空间(会议礼堂、报告厅、会议室、橱窗、报刊杂志等)为依托,工作程序规范严格,甚至还会形成一、三、五或二、四、六工作格局的固态化划分,呈现雷打不动的态势。而弹性化的传播机制是建立在信息宣传的即时性、实效性基础上的快速反应,不受八小时工作制的限制。因为是手机媒体,管理者与传播主体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无距离联系与沟通,迅速形成决策,发布新闻与消息;因为是手机新媒体,传播主体随身携带,可以实现信息内容的随时编辑、无缝对接。只要动动手指,便可把丰富的思想内容传遍四面八方。同样,作为信息受众者的员工,一旦业务忙或外出,就会失去集会上获取信息的机会,在时间与空间上,往往由于学习不在场,员工就会错过许多提升与拔高思想境界的机会。手机新媒体可以实现弹性化的信息传播机制,广大员工可以依据自己的时间与工作状况获取宣传内容和信息,餐厅里、公交车上、野外工作等情形下,都能够从手机里学习要闻、获取信息。打破了传统时空的局限,使学习变得自由自在,灵活多变。文化宣传的弹性化机制,更加符合知识型、科研型企业员工的心理特征和需求特点。一般而言,知识型员工对工作具有很强的专注力、自主性, 一旦投入研究或探索,很不愿受制于他人随意指挥与摆布。相反,工作之余、休息间隙、茶余饭后,手机倒是他们获取信息的快乐媒介,不但节约了大量时间,还通过转换注意力方式达到调节身心的目的。总之,建立弹性化的文化传播机制,必须打破按部就班的工作局面,采取机动灵活的工作考核体系,实现全天候重大宣传及时送,日常宣传不断播报的新局面。如是,将会极大调动传播主体与受众主体双方的积极性,激发创造的活力,助推企业不断发展。
(三)实施动态化的文化建设策略
文化建设的动态化,包含宏观与微观两层意思。宏观上讲,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中的一个系统工程,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与生命周期,体现出发生、成长、成熟再到衰亡的发展过程。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企业文化是从属于企业内外部发展环境的一个动力结构。在内外环境不断变化运动的环境条件下, 必然会导致该组织的变迁与发展, 体现文化的动态性。作为动力结构中的文化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与传播媒介只有不断优化、不断更新、不断完善,才能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发展的需要,才能使作为企业发展源动力的企业文化适应并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事实表明,“当企业的竞争力正在下降或竞争优势正在丧失时, 说明企业文化已经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这时, 就应当对企业文化进行必要的变革、整合和创新,以适应变化了的发展环境。”[4]只有这样,才能规避衰退期,使企业文化长久地充满生机与活力,助推企业竞争力持续发展。从微观角度讲,动态化表现在企业文化宣传过程中传播主体与受众员工之间的共同参与与互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的主体意识在不断的增强与提高。尤其是在知识型、学术型企业中的员工,由于他们自身掌握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自由、民主、平等的行为与意识更能满足他们心理需求,增强其自信心和对企业的忠诚度,激发更大的创造能量。从新媒体的角度看,手机媒介的信息传播功能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介单向度的静态方式,受众主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自主性、选择性有了极大提高,对信息的评价、判断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反馈。同时,作为企业员工,随时可用手机视频、照相、短信等功能记录身边感人瞬间,上传到微信公共平台,成为正能量文化信息的传播者、弘扬者。动态化的信息交互,拉近了管理者与群众、企业与员工、团队与个人之间的情感距离,更易于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激发创造力。另外,动态化还表现在企业与社会、政府机关、相关利益集团等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及时了解与把握社会重大焦点信息,同时还可向社会传递与展示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正能量。需要强调的是,实施动态化的文化发展策略,有待于全体员工高度的自律和自信,有悖于不负责任的随心所欲。
总之,以数字化、交互性为主要特征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在给人们带来信息爆炸、舆情泛滥等严重挑战的同时,也给企业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从认知层面、管理层面、机制层面切实做到企业文化宣传与新媒体技术的有机融合,与此同时,采用多元化、弹性化、动态化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策略,变机遇为优势,全面开创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06:67.
[2][3]匡文波.新媒体是主流媒体吗?——基于手机媒体的定量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1,06:81-84.
[4]王文臣.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制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7(6):64.
作者简介:鲁龙豪(1988-),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硕士生毕业,现就职于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党委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