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崇伟 刘文华
摘 要:在实验栽培的基础上,对暴马丁香苗木的人工培育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对药用林培育和绿化大苗培育方法进行了说明,为暴马丁香树种的人工栽培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暴马丁香;苗木培育;应用
暴马丁香[Syringareticulata(Blume)Haravar.mandshurica(Maxim.)Hara]又名暴马子、白丁香,为木犀科丁香属落叶小乔木。为东北地区的乡土树种,暴马丁香叶革质光洁,花序大,香味浓,是优美的绿化观赏树种,近年来在东北地区被引入城镇,成为城镇绿化的较名贵的点缀树种之一。
暴马丁香树皮、树干及枝条均可药用,味苦,性微寒,具有清肺祛痰、止咳平喘、消炎利尿等功能。用于治疗咳嗽、痰多以及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症。木材材质坚实致密,结构均一,可供建筑、器具、家具及细木工用材。其花序大,也为优良的蜜源植物。
暴马丁香在黑龙江省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以南各山区,大兴安岭也有零星分布;国内东北、华北、西北、华中有分布;国外分布于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
1 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高达10m,胸径可达20cm;树皮紫灰色或紫灰黑色,粗糙,具细裂纹,常不开裂;枝条带紫色,有光泽,皮孔灰白色,常2-4个横向连接。单叶对生,叶片卵形或广卵形,厚纸质至革质,长5-10cm,宽3-5.5cm,先端突尖或短渐尖,基部通常圆形,光滑无毛,全缘;叶柄长1-2.2cm,无毛。圆锥花序大而稀疏,长10-15cm,常侧生;花白色,较小,花萼、花冠4裂。蒴果长圆形,先端钝,长1.5-2cm,宽5-8mm,外具疣状突起,2室,每室具2枚种子;种子周围有翅。黑龙江省花期6月,9月下旬果熟。
2 生态习性
中生树种,耐中等庇荫;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喜湿润、通透性的冲积土,在通透性差的粘重土壤上生长不良;耐严寒,抗病、虫害能力强;常生山地河谷、林缘、河岸。
3 苗木培育
3.1 采种
9月下旬当暴马丁香蒴果颜色变浅褐色,果实尖端欲开裂时即可采种。10月中、下旬以后蒴果开裂,种子飞落则不易收集。
选生长健壮、树势强、无病虫害、结实量大的树木为采种母树。
采种时用高枝剪将果穗剪下,装袋运回,置阳光下摊开凉晒,每日翻动,待果实裂开,种子会自然脱出,去除果皮及果梗,风选后即可得到纯净种子。
3.2 种子催芽处理
暴马丁香育苗必须进行催芽处理,催芽处理不当,出苗不齐,不全。
暴马丁香种子处理常采用混沙埋藏越冬处理。
于播种前一年的7月份进行。先用冷水水浸泡2-3昼夜,每日换水。捞出后用0.5%高锰酸钾液消毒3小时,然后再用清水漂洗。再将经漂洗后的种子混三倍于种子的湿沙,搅拌均匀;在室外选地下水位低,便于管理的地方挖深100cm宽150cm的埋藏坑,长度视处理种子数量而定,将种沙混合物放入埋藏坑内,覆土踩实,做好标记。
春季播种前将种沙混合物取出,置于温室内摧芽,注意保温、保湿,每天翻动,种子1/3裂口时即可播种。
3.3 选地整地
暴马丁香播种育苗可选沙壤土、壤土或轻粘土。秋翻。秋翻的同时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5000kg/亩,并耙细耙平。
3.4 播种
床作、垄作均可,为节省土地多床作。床宽1.1m,床高10-15cm。
播种采用床面条播,播幅10cm,幅间距4-5cm,覆土深1cm,镇压,床面覆草帘子保湿,勤检查,床面缺水时及时浇水,出苗期撤出草帘,每日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播种量每30-40g/m2,产苗量250株/m2。
3.5 苗期管理
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松土、除草、追肥、间苗。
暴马丁香1年生苗高可达40-60cm。
秋季起苗,假植越冬。
3.6 绿化大苗
暴马丁香绿化应用多用作行道树或绿化点缀树种,需培育高2-3m以上,茎粗4cm以上的大苗。
暴马丁香大苗大苗培育多垅作,选土质肥沃,湿润的地块作大苗培育的基地,垄宽60-70cm,株距30-35cm,移植的当年要及时铲趟,促进苗木生长,移植的第二年以后要注意防除杂草。移植3、4年后苗木生长空间不足时,应及时疏苗,可以隔一株疏一株,疏出的苗木可易地栽植继续培育大苗。
4 药用林培育
暴马丁香以其树皮、树干及枝条入药,在野生资源逐年减少的情况下,人工培育暴马丁香药用林是满足市场需求,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的有效途径。
暴马丁香造林多用二年生以上的大苗。药用林应选择通透性好的沙壤土、壤土或轻粘土、能排能灌的地段做造林地块。
造林前一年秋季挖穴整地,植树穴直径60cm,深60cm,肥力低的需深施农家肥作为底肥。春季造林,初植密度为2m×3m,栽后要踩实、浇透水,确保成活。造林后在杂草生长旺盛季节,及时除草、松土,干旱时及时浇水,以满足树木生长需要。
参考文献
[1]周以良,等.黑龙江省树木志[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2]金铁山,等.黑龙江省树木种苗技术[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8.
[3]刘文琦,等.暴马丁香药用林的营造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