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秋
[摘 要]对一·二八淞沪战役的研究,学界历来比较重视,成果颇丰。从国民政府对日政策、战役相关情况,以及历史地位、意义等方面,对这一重要课题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可以推动这一课题研究的深入。
[关键词]一·二八淞沪抗战;抗日战争;研究综述
一·二八淞沪抗战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沉重打击日本侵略军的首战,是中国局部抗战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在中华民族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梳理综述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有助于推动研究的深入。
曾一直有学者认为,十九路军抗战是蔡廷锴等违抗南京政府不抵抗命令的结果。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对国民政府在淞沪抗战中的积极表现在辩证分析的基础上给予了肯定。[1]学界从不同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
有学者从对九一八事变与一·二八事变时南京政府方针的比较分析出发,指出:保护自身利益、对日战略意图的错误估计以及国际社会、人民呼声等多种因素,最终形成了南京政府在一·二八事变中妥协和对抗相交织的态度与政策。[2]有学者从这一期间南京政府的对日谋和活动出发,认为淞沪抗战始终处于南京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基本政策和“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对日政策之下,受此制约和束缚,这也是一·二八淞沪抗战最终遭致失败的深刻根源。[3]有学者把一·二八事变作为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方针复杂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来剖析,以此弄清抗战前南京政府对日方针的演变规律及实质。[4]也有学者认为,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导致在对日政策问题上始终存在抵抗还是妥协这两种方针的斗争。而随着以蒋介石为首的势力占据上风地位后,表面上作出誓死抵抗的方针,实际上真正用意仍然是伺机与日妥协。因此,当十九路军奋战时候,蒋汪等向十九路军施压,并向日本密探妥协。也正是他们这种局部抵抗的方针,决定了一·二八最终失败的命运。[5]
(一)战役起因。综合学者观点,日本挑起这场战争,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转移国际社会的视听,即掩护对其侵略中国东北和策划成立伪满洲国的侵略行为,持此观点的学者较多。[6]其次,从政治背景看,主要是为了打击上海的抗日活动,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日运动沉重打击了日本在上海的贸易,之后民众反日活动在上海也此起彼伏,这直接危害了日本在上海的利益。[7]再次,淞沪抗战也是日本海军与陆军争功的产物,这是日方海军挑起淞沪战争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8]
(二)伤亡数字。有学者梳理了一·二八抗战中国军队的人员损失、典型战例、殉国群体和伤亡官兵情况。[9]关于伤亡,学界存在不同观点。有学者统计,中国军队伤亡官兵1.3万余人,日本伤亡3000余人,中国人民群众伤亡和失踪共计2.1万人。[10]有学者考证,日军死伤3184人,我军伤亡14801人,平民伤亡可能达1-2万人。[11]也有学者统计,中国军队伤亡1.41万人,占参战部队总人数的25.1%。日军伤亡3100余人,中国军方则估计在1.2-1.3万人[12]。
(三)海军部队未参战问题。有学者对战后的声讨海军风波进行了全面再现,同时指出,海军方面要求对所有指控查明真相,而当时的国民政府无意主持公道,实际上就是放弃了整建海军以备抗日的努力,最终使海军在国防中的地位和声誉遭到重创。[13]也有学者认为不能把海军不抵抗的原因归咎于海军内部少数人的“媚日”与“卖国”。海军的不抵抗行为,是在长期积累下来的战斗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在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高压政策下不得已而为之,不应受到过多的责备。[14]
(四)一·二八淞沪抗战的重要意义。综合学界归纳:一是鼓舞了中华民族卫国御侮的民族精神,加速了中华民族的政治觉醒,中国的政治环境由此发生了转折,大大树立了中国抗日军人的军威,在国际国内都产生了重大影响。[15]二是打击了日本军队,这不仅是十九路军决死斗争的结果,也是上海各界人民、全国同胞、海外华侨全力支援的结果,是民族凝聚力转化为抵抗侵略的战斗力的结果。三是此役迫使南京国民政府在抗日态度上向前迈开了一步,为后来的第二次国共合作和全面抗战取得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16]
(一)抗日救亡运动。一·二八抗战动员了社会各界的参与,一是海外华侨的支持,捐款捐物支持祖国抗日军民,开展国民外交和各种抵制日货活动,[17]而且还组成华侨义勇军,回国参战杀敌。[18]二是以地方精英为主要成员的上海市民维持会在一·二八淞沪抗战时期成功地进行战时动员,发挥了支援前线战士、稳定后方秩序的重要作用。[19]三是上海童子军,作为一支奇特的队伍,广泛参与各种阵地及后方服务。[20]此外,一些学者把关注点放在了新式传播媒介对战争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上。其中,《申报》在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唤起民族新觉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1]而以上海广播电台为代表的民营电台,发动媒体动员开创战况新闻播报,形成了与听众互动关系的动员方式,启动物质动员和精神动员,呈现了支援抗战、弘扬抗日救亡时代主题的动员效果,展示了广播动员整合社会资源的效应。[22]
(二)国际社会与一·二八事变。这方面的研究首要的关注点是国际联盟的作用问题。[23]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到中日淞沪停战协定签字前这段时间,国际联盟在解决中日冲突中曾起过重要作用,但最终因无法制止日本的侵略而一蹶不振,形同解体。其次是美国对一·二八事变的态度。[24]一·二八事变后,美国仍不愿意直接卷入中日之间的军事冲突,但又怕在华权益受到威胁,因此对日侵华采取了“史汀生主义”的立场,既不承认日本侵华行径及其后果的合法性,又不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制止侵略,这其中既有积极因素,但也有消极作用,美国只能自食其果。作为老牌殖民地国家的英国对事变的态度变化,也是研究的重点。研究者指出,一·二八事变发生后,英国为防止在华利益受到破坏,相比九一八时期更趋积极主动,[25]在一·二八事变的平息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有学者认为英国在对事件处理上运用国际关系准则来规范其利益,其中包含着传统殖民主义观念与现代国际关系准则的交织与冲突。[26]
(三)淞沪抗战的人物研究。蔡廷锴、蒋光鼐是一·二八淞沪抗战中的主要人物,研究主要围绕着二人在指挥十九路军参战实践展开。以宋庆龄、何香凝为代表的国民党革命派在支持一·二八淞沪抗战中作出了巨大贡献。[27]有学者对史量才领导上海地方维持会在一·二八抗战中发挥的巨大贡献进行了专门的分析阐述。[28]此外,学者指出陈铭枢在淞沪抗战中实际起了主持、领导和组织的作用。[29]
19世纪30年代发生的两次淞沪抗战都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中具有独特地位的重要课题。
有学者从军事得失方面对两场战役进行了比较分析。[30]指出两场战役虽然有着基本相同的国际背景,但国内政治背景迥然不同;两次淞沪抗战的军事力量对比也有一定差别,虽然八一三抗战从主观条件来说相对优越,但战绩却逊色于一·二八抗战,作战部队的伤亡率及敌我双方的伤亡比也高于一·二八,两次战役不可同日而语。
有学者专门就两次淞沪抗战在全国抗战中的地位作用进行了详尽的比较。认为,一·二八淞沪抗战是第一次日本向中国本部的进攻,是全面侵华的尝试,近代中国第一次卓有成效地抗击侵略者,也是上海地区第一次实现全民抗战,并充分显示全民抗战的威力。而八一三进攻上海是日本灭亡中国独霸东亚的步骤,是开始实现全国性抗战的标志,改变世界对中国抗战态度。两者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有共同点也有各自差异性。[31]
在对两场战争进行对比的同时,有学者涉及到了中国共产党在两次抗战中作用的发挥情况。一·二八时期,由于共产党的非合法地位和国民党的反民主镇压政策,严重限制了中共及其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战中的作用和影响。而至八一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崭新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发挥了巨大威力,成为整个抗日战争的引领。
参考文献:
[1]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周天度,郑则民.中华民国史:第三编第二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2.杨奎松.中国近代通史:第八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余子道,张林龙.一·二八淞沪抗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代表性的文章有:杨卫敏.国民政府与一二八淞沪抗战[J].近代史研究,1990(4).左双文.一·二八事变与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1).
[2]陈积敏,张同侠.论“一·二八”事变期间国民政府对日政策——兼与九一八事变对日政策比较分析[J].宜宾学院学报,2009(9).
[3]余子道.“一面抵抗、一面交涉”政策与淞沪抗战[J].军事历史研究,1992(1).
[4]金再及.南京国民政府对一·二八事变的方针[J].历史研究,1992(3).
[5]张衡.略论一·二八抗战期间国民党内的和与战之争[J].民国档案,1992(1).
[6][16]张铨.一·二八淞沪抗战及其意义[J].史林,1992(1).孟庆梓.一·二八事变停战原因浅析.邢台学院学报,2003(3).余子道.抵抗与妥协的两重奏——一·二八淞沪抗战[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59.
[7][10]马仲廉.一·二八淞沪抗战述论[J].抗日战争研究,1992(1).
[8]张北根.日本发动上海“一·二八”淞沪战争的原因[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6).
[9]洪小夏.一·二八淞沪抗战中英勇牺牲的国军将士[C].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扩建暨淞沪抗战史研讨会论文集,2014(8).
[11][15]金道林,马淑培.略论一·二八上海事变[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12]朱华.两次淞沪抗战军事得失之比较[J].上海党史研究,1995(S1).
[13]苏小东.一·二八淞沪抗战后的声讨海军风波[J].军事历史研究,2008(3).
[14]马俊杰.一·二八事变中的中国海军[J].抗日战争研究,2003(1).
[17]张永汀.略论华侨对“一·二八”淞沪抗战的贡献[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3).
[18]沈立新.海外华侨与淞沪抗战[J].学术月刊,1985(9).
[19]白华山.地方精英与上海抗战——以一·二八事变期间的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为例[J].史林,2007(4).
[20]孙玉芹,张露红.上海童子军与一·二八抗战[J].兰台世界,2010(4)上.
[21]徐煜,向开斌.《申报》与一·二八事变[J].民国档案,2006(3).
[22]汪英.传媒动员与一·二八淞沪抗战——以上海广播电台为个案的考察[J].军事历史研究,2007(3).
[23]刘建武.一·二八事变后国际联盟的调处活动评析[J].抗日战争研究,1994(3).
[24]吴景平,赵哲.评美国对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的态度——兼析“史汀生主义”的提出及局限性[J].抗日战争研究,1993(3).
[25]王宇博.英国与一·二八事变[J].江苏社会科学,1993(6).
[26]王立诚,吴金彪. 一·二八事变与英国对中日冲突的立场转变[J].安徽史学,2003(6).
[27]仇晓瑜.再忆宋庆龄——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80周年[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2(1).
[28]刘椿.一·二八抗战中的史量才[J].钟山风雨,2005(4).
[29]陈海春.广西名将陈铭枢与淞沪抗战[J].人物春秋,2006(3).
[30]汤梓军.一·二八和八·一三淞沪抗战比较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2005(5).
[31]余子道.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两次淞沪抗战之比较研究[J].上海党史研究,1995(12).
本文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课题:“上海抗战与反法西斯战争研究”(2014DLSOOE)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军队政工理论研究》编辑部编辑、副教授、博士
■ 责任编辑:周奕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