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襄阳供电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袁毕芳/
传统的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是一种常用旧式电话系统,用户信息传送、处理、业务连接及控制等功能都集中在单个网关设备中,呼叫控制与业务提供不可分离,在交换机内部实现。这就造成网络利用率低,不易扩展,可靠性差,发展增值业务困难。而我国信息产业部对软交换的定义是:“软交换是网络演进以及下一代分组网络的核心设备之一,它独立于传送网络,主要完成呼叫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主要功能,同时可以向用户提供现有电路交换机所能提供的所有业务,并向第三方提供可编程能力。”从通信网络建设的长期战略来考虑:传统的程控交换网络早晚要过渡到软交换网络架构,近几年各地市级供电企业都在建设自己的行政软交换系统和调度软交换系统。
襄阳供电公司现有的行政程控交换系统建立在传统的PSTN网络之上,采用基于TDM的程控交换技术,行政交换机为华为CC08B型机,于1999年5月安装并投入运行,该系统为单模块独立局,后经过两次扩容,勉强维持现存用户需求。整个系统如图1所示,于1999年投运至今已连续运行16年。
图1 襄阳供电公司行政交换系统
设备所采用的技术已经明显落后,提供的功能过于单一,设备老化严重,在组网信令、业务功能和日常的维护管理等方面均满足不了当前用户的需求。现运行智能网通信存在的问题如下:
(1)交换机容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
襄阳公司行政交换网络中目前共接入襄阳、宜城、河口、枣阳、南漳、保康、谷城等七个县市公司;另外城区各两级单位以及通过接入网接入的各个生活区,还有电能量采集系统等,随着站点的增加和业务容量的扩大,行政交换机容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
(2)功能单一,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随着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的需求已由传统的语音交换业务发展为基于各种接入方式下的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目前的行政交换网络业务提供能力差,不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多业务功能的需求。
(3)灵活性不高,限制了行政交换网络的扩展
现有的行政交换网络大多只覆盖了电网内的主要生产办公场所,由于现有的网络体系扩展的灵活性不高,目前还有大量的基层站点,如原县级供电公司管辖的110kV、35kV及以下变电站、县级供电公司、城区营销站点、乡镇一级的供电所等没有被覆盖,这些站点只能依靠当地市话进行语音通信,不仅限制了生产管理效率的提高,而且还需支付长期租用公网的费用。
(4)设备老化造成故障率提高、维护成本增加、业务功能落后
襄阳公司引入软交换系统应用的分析如表1所示。
襄阳供电公司行政交换系统于1999年投运至今已16年,部分设备已经达到或接近折旧年限,在实际使用中缺陷出现次数呈上升的趋势。同时,由于设备机型较老,很多备品备件已停产,造成设备的维护费用大大增加,售后服务也不能满足需要。其次,由于交换网覆盖面积的扩大和业务需求的增加,需不断增加新型交换机,而老设备与新设备之间沟通困难,造成新业务无法开展和联网成本增加。
因此需要建设一套基于最新通信技术的软交换系统,以宽带IP技术为基础,采用成熟稳定的信令控制和媒体处理技术,替代现有的程控交换系统,推进网络转型,满足企业的生产生活通信业务的新需求,提高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表1 襄阳公司引入软交换应用的分析
搭建软交换平台之后,采用业务和呼叫控制分离、呼叫控制和承载分离技术,实现分布式网络结构,使业务独立于网络。通过开放式的协议和接口,可以灵活、快速地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可以采用第三方业务提供商来快速开发一些增值业务。从业务的丰富性来说,基于软交换的网络架构可以在宽带网上方便地支持视频终端、各类新型智能终端的接入,在同一网络上方便地为用户提供融合语音、数据、多媒体等多种业务的综合解决方案,避免了传统的因提供单一业务而建设相应网络的弊端,比传统的程控交换在业务提供上更加优越、先进。软交换的增值业务,如图2所示。
在软交换系统项目建设过程中,会存在多种风险,从早期的战略方向风险、业务量预测风险到中期组织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安全生产风险、进度风险后期工程质量风险等。战略方向风险在项目可研时上级公司已经多方考察研究,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业务量预测风险在项目评估时也做了深入分析。对于施工单位和使用单位,更多地需要考虑建设中的安全生产风险、进度风险、工程质量风险、管理风险、设备风险等。
只有把风险管理和项目管理目标(包含成本、质量、工期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项目管理目标尽可能地实现。建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的目的就是为了配合整个项目的管理计划,制定风险管理的有关制定、方法,明确风险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的职责,有计划地安排各项风险管理活动,同时保证风险管理活动具有充足的资源和时间,保证工程项目顺利进行。
安全生产风险包括:人员安全,机房运行安全,设备安装安全,各类线缆布线安全等。软交换系统建设具有项目周期长、工作现场复杂,参与人员多,安全管控难度较大等安全生产风险。安全生产是电力行业的重要指标,设备和人身安全事故必须坚决予以杜绝。在软交换系统项目建设中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安全生产风险控制:一是风险转移,通过合同相关条款约定将风险责任转移至施工队伍;二是利用管理制度强制实施施工队伍准入机制,施工队伍资质要健全,进入现场的施工工人要通过强制的安全考试;三是强化现场自查稽查,预防违章作业。
管理风险主要包括:运行维护方、设计方、施工方、监护人等各方人员管理不当引起的风险。设备风险主要包括:设备自身设计缺陷、设备故障、设备电源接入方式等原因所存在的风险。
针对技术风险,目前,软交换技术正在慢慢走向成熟,软交换的核心网部署及软交换接入设备的成熟规模应用已经初见成效,对于目前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在端局层面上应用软交换技术,还是在汇接层面上应用软交换技术。两者必须从目前运行情况和长远发展考虑。
方案一:在端局层面上应用软交换技术
网络结构清晰,符合标准的软交换(SS)网络结构,原PSTN用户的数据管理和业务提供可以由SS网支持,可以享受SS网络的各种新业务。但由于端局设备数量多,网络改造量大,改造成本高;同时一些老设备没有向AG设备过渡的能力。因此,在端局层面上完全软交换化不现实。
方案二:在汇接层面上应用软交换技术
汇接局交换机由综合媒体网关(TG/SG)和软交换(SS)替代,汇接局的功能由TG、SG和SS设备一起完成。端局维持不变,业务汇聚到TG上,统一由SS提供。TG同时完成本局用户与非本局用户的媒体流的转换。这种方式大大降低了PSTN改造成本和工作量;且新业务的触发变得非常方便。同时,对于设备老化、已到使用寿命、运维费用高的端局,采用多媒体业务网关(MSAG)/综合接入设备(IAD)直接替换原端局PSTN设备,原有端局下的用户全部割接到MSAG/IAD上。MSAG/IAD下接入的用户通过本地TG/SG网关实现与原有PSTN的互通。对于新建用户和后期需要原有端局扩容的情况,可以采用MSAG/IAD直接进行建设,如图3所示。
因此,方案二,在汇接局层面上应用软交换技术是切实可行的。但与此同时,仍需要制定相应的网络应急预案来减缓由于未能事前发现的技术缺陷引发的网络故障风险。
对于工程质量风险,通常的应对策略是风险转移。风险转移的具体办法可以是项目外包,主体设备安装调试都由厂家工程施工人员完成,他们一般都有较高的专业施工经验。在进行现场施工过程中,只要对供电企业内部具体要求进行详细沟通,一般都能实现按标准执行。对此,我们采取通过严格的项目验收测试,排除网络质量隐患,主动采取措施规避风险。在软交换网建设工作启动阶段,同时开始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络验收标准,明确工程设备验收的测试内容。
图2 软交换的增值业务
通过对本工程进度的风险评价,根据工程进度各个环节的风险等级,合理编制切实可行的风险应对计划;在规避、转移、缓解、接受等众多应对策略中,选择行之有效的策略。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有很多,如表2所示,详细列出工程进度风险。
图3 汇接组网图
软交换的实施过程实际就是企业的现有智能网通信系统与软交换系统相互适应的过程,在实施中和投运后最初的一段时间里,软交换会带来因不适应而产生的维护量。因此,实施软交换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实施范围、实施深度、需求、管理基础、人员素质、重视程度都左右着项目的周期和费用,也影响着软交换技术在智能网通信中的应用效果。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与厂家技术人员的密切配合,从硬件运行到数据配置再到客户需求,需对系统进行全方位测试评估,不断优化系统性能,增加其综合服务功能,同时也满足管理活动的变化需要,最大限度发挥软交换系统的功能。
表2 工程进度风险
[1]赵学军,等.软交换技术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唐雄燕,庞韶敏.软交换网络[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3]戚安邦.项目风险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