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珍
一、低段学困生的界定
本文所指的低段(1-2年级)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在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成绩明显低于同级学生平均分20%—40 %、不能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基本要求的学生。
二、成因
1. 尊重差异欠思考
作为教师,深知在教学中应尊重差异、因材施教,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性格的差异、性别的差异、兴趣爱好的差异、知识基础的差异等等,然后采取适合该生发展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教育。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也常常会把更多的关爱给予中下生,在课后牺牲更多的休息时间去辅导他们,在课堂上把难度较低甚至几乎没有挑战性的问题抛向他们,接着对这些同学报以掌声,尔后给予鼓励,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当然,从赏识教育的角度来说,这种做法确实能起到短时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特别是对因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而形成的学困生来说,在一定时间内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对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归纳和演绎能力比较弱的同学来说,作用并不大。
2. 错题资源欠深究
在日常教学中,部分教师忽略了对错题的分析和研究,忽视了教师自身在错题形成中所扮演的角色,主要从学生的角度寻找错误产生的原因,简单归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态度不认真等,导致错题指导形式单一、效果不明显等现象。
三、对策
1. 尽早关注习惯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预习、倾听、作业、复习等习惯不仅对当前乃至今后的学习都极为重要。良好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21天,而纠正一个不良习惯远远多于21天,越晚发现孩子存在的不良行为,其矫正过程往往是漫长而艰难的,如果及早发现并把这种不良行为控制在萌芽状态同时采取适当的对策,其转化难度会更小,转化率也比较高,故教师需尽早关注。
指导预习。课前布置预习提纲。如相关知识的复习检测、数学概念的摘抄、信息的搜集等;课前布置尝试练习。根据新授课的内容及教学目标,出几道有层次的练习题,以检查学生自习的效果,对未能够解答的同学也可以起到自觉寻找他人合作交流、接受帮助以及督促其新授课时认真听讲的作用。
课前提醒。我们常说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如果学生一开始就心不在焉,接下来的学习也比较难以开展。为此,上课前教师可提前2分钟来到课室,逐一找到需要提醒的对象,悄悄地告诉他们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听讲,且表达自己对他的信任,甚至以奖励一张小贴纸作为激励。此外,教师还可找到他们的同桌同学,寻求他们的帮助,请他们在同桌做得不够时用肢体语言提醒,例如轻轻推一推、用肘碰一碰等。
巧借评价。在充分发挥教师、家长对学生的监督指导作用的同时,发挥孩子自我教育功能也是非常重要的。自我教育是一种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是孩子主体性的表现。为此,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学习记录卡,由师生共同填写,设计时应做到记录简单、涵盖学习习惯和自我情感体验、融入学生自评和师评。
2. 帮助学生寻找学习伙伴
针对低年段学生,日常学习小伙伴的搭配最好是学习水平有一定差异的。低段孩子对于同学之间的学习差异在心理上没有很大的落差,不会因为他人成绩优秀自己成绩不理想而对他人产生自卑感及依赖性,同样成绩优秀的同学也不会自视过高而对他人产生优越感和强制性。双方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所营造的和谐氛围是有效开展同伴学习的前提。学习成绩上的差异,为水平高和水平低的同学创造了共同学习和进步的条件,水平低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及时向他人求助使自己的知识缺陷得到填补,而水平高的同学在帮助他人中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越来越牢固。
责任编辑 邱 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