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网络玄幻小说写作技巧的不足

2015-06-25 21:30李兴瑞,罗盛男,钟杨阳
人间 2015年8期
关键词:网络小说文学创作悬念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一种新的文学创作模式也依托网络这一新媒介迅速兴起、广泛传播,网络文学受到当下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的热情追捧。但是,不同于纸媒发表的传统创作模式,网络文学的创作体现出参差不齐和较大的随意性。与传统文学创作模式相比,网络文学创作在写作的技巧上有着一定的继承,影响着网络文学的创作,但也有着很大的不同。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005-02

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网络媒体飞速发展,而赖以网络媒体生存的网络文学也同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时至今日,网络文学已经达到了一个空前的繁盛时期,并且深深地影响着当下年轻人的阅读。

网络文学创作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传统文学的写作技巧,但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以下主要从传统文学的六大写作技巧——聚焦、立骨、悬念、那辗、巧合、误会进行比较。

一、聚焦

在传统的文学中,聚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写作技巧。如贾平凹的《废都》,开篇只是暗中提到了主角庄之蝶,然而事实上却将焦点聚集在了收破烂的老头、唐宛儿与周敏身上,从而一开始就刻画出了这三人的形象。老头因有冤无处申而开始编反应时弊的谣儿;唐宛儿为了追求爱情而依然抛家弃子随了周敏来到西京;而周敏一直想要升官发财,想要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可却一直未能如愿。

不单是在小说中,就连《诗经》中也都有运用到聚焦的写作技巧: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整首诗写的是姜庄出嫁时的情景,而第二节着重的描写姜庄的美貌,将其迷人的神韵描写得惟妙惟肖。

而网络小说在这一方面运用的并不是那么的娴熟,基本上通篇数百万字全程将焦点聚集在主角的身上。如五百万字的网络玄幻小说《杀神》,通篇几乎全部都焦点落在主角身上,因为在整片小说中只刻画出了一个嗜血主角形象。

当然,在其他的一些玄幻小说中运用聚焦这一写作技巧相对多些的也有,如《神墓》中就有不少笔墨是聚集在紫金神龙,因而能刻画出一条贪婪、猥琐、放荡的龙的形象来。然而,整本三百多万字的小说中只刻画出了少数的几个鲜明的形象。在贾平凹四十万字的《废都》中却刻画出如:收破烂的老头、唐宛儿、周敏、庄之蝶、孟云房、龚靖元等等十多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来。

二、立骨

立骨,可以通过一个字,一句话,一段话作为中心。一字立骨的“字”是文章主旨浓缩之精华。鲁迅先生的《药》,整篇文章都是围绕着“药”来写,以“药”作为文章的线索。在文章取名上,网络文学很多都继承了这一写作技巧,如前面说到的《杀神》,整部小说中都离不开主角的杀伐,“杀神”这两个字正好将其概括出来。

一句立骨,则凭借着一句话,贯穿整篇文章。如钱钟书的《围城》中“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游戏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一段立骨,用一段话来揭示文章的主题。这一写作技法主要用于散文的多。

“一句立骨”、“一段立骨”这两种技巧多出现在传统文学中,网络文学中,尤其是玄幻小说鲜少用到。

三、悬念

作者通过提出疑窦或矛盾来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余华在《活着》的开篇中有这样写道:

可能是牛放慢了脚步,老人又吆喝起来:“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一头牛竟会有这么多名字?我好奇地走到田边,问走近的老人:“这牛有多少名字?”在这一段话中,作者就设置了两个悬念,第一个是二喜、有庆、家珍、凤霞和苦根是谁?第二个是牛的名字到底是什么,有几个名字?紧接着下文就解开了第二个悬念,牛的名字只有一个,叫福贵。第一个悬念更是贯彻了全书,一一地将这些人物呈现在“我”以及读者的面前。

再如鲁迅的小说《祝福》中:

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况且,一直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这段话中就设置下了一个“为什么我遇见了祥林嫂就更加决定明天要走?我遇见祥林嫂发生了什么事”这么一个悬念。

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一句话中设下的悬念是“祥林嫂为什么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这个悬念。

甚至悬念在网络小说中也常被用到,但一般因为网络小说篇幅比较长,因此悬念基本上无法贯穿通篇。如《斗破苍穹》中开篇第一章写道主角萧炎修炼一直无法寸进,就此设下一个悬念,紧接着在第八章中将这个悬念解开了,是因为神秘戒指中存在着一个吸取他的斗气的药老。从设置悬念到解开悬念只占据全本小说内容得两百分之一。

四、那辗

那辗是设悬与解悬的一个迂回曲折的过程。其主要形式有:“多重铺垫,曲径通幽”,“抑扬结合,欲擒故纵”,“明断暗续,另辟蹊径”。因为那辗和设悬,解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那辗的这一写作技法与设悬、解悬环环相扣。

如在贾平凹的《废都》中,对于尼姑慧明的形象是通过多次的从别人的口中说出来的并不清晰的,从而给读者以强烈的期待感。直到全文快结束唐宛儿与她见面时才终于完全的将她的形象完全表露出来,她是一个打过胎的尼姑。

而在网络小说中虽然很多作者想运用这一技巧,却不是很成功。如逆苍天的《杀神》中想运用那辗手法来写主角石岩的传道者嗜血,但只是偶尔提及这个人的事迹,无法给人强烈的期待感,从而没有清晰地将嗜血这个人的形象呈现出来。

五、巧合

有句俗话叫做:无巧不成书。创作时,制造巧合需要合情合理,创作的偶然碰撞也要新奇,也可以通过“反巧合”来推动情节的发展。《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教头在山神庙中碰到那两个想谋害他的家伙就是巧妙地与用了“巧合”这一技法。再有就是曹禺的《雷雨》中两家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集合在一个场景中,又通过

(接上页)

剧中人物的无数巧合一步步推动故事的情节。网络小说中也同样继承了这种“无巧不成书”的写作技巧,如《斗破苍穹》中的主角正需要快速修炼提升修为时,就认识了神秘的药老,得到药老的帮助之后他如愿地快速提升修为。

值得一说的是,网络小说因为要迎合读者的期待,以及大篇幅的剧情发展需要,所以往往其中的巧合非常之多,甚至达到泛滥的地步,这倒有失“文学的真实性”了。

六、误会

误会,将一事物错误地看成是另一事物。这一技法,在吴承恩的《西游记》中也有出现,孙悟空在火眼金睛的作用下灭了化为人的妖怪,却被肉眼凡胎的唐三藏屡次误会。这一技法成功地将故事情节推向了另一高潮,这类技法成为视觉误会。而唐家三少在《神印王座》中的第五章圣骑士山(三)中,写到龙皓晨回到自家茅屋,打算给自己母亲一个惊喜时,看到自己的母亲与自己老师动作暧昧,龙皓因而生气,随后才知道老师其实就是自己的父亲。

从上面的这六点可以看出,网络文学创作拥有着一些属于网络文学的特色,且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传统文学的写作技巧,但是这种继承是片面的。这主要是因为网络文学创作离不开传统文学这个母本,必须从母本中借鉴一定的形式以及手法才能够进行其创作。但是,由于网络文学的性质不同,它展现出来的是一种快餐文化,注重的文学消费。因此,在写作技巧上没有太多的注意。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片面性的继承,在网络文学中并没有出现真正的经典文学。出现的只有几部一时哗然取宠过后却“门前冷落鞍马稀”的作品。

所以,网络文学创作过程中,作者应该更加的注意传统写作技巧的运用,更全面地将它们继承过来,网络文学的创作可以得到更大的进步。同时广大读者也能够获得更大的享受。

猜你喜欢
网络小说文学创作悬念
梅卓文学创作论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大学生网络小说成瘾的干预策略浅析
读友“读友杯”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之短篇文学创作比赛征文启事
读友“读友杯”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之短篇文学创作比赛征文启事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没有悬念的对决斯巴鲁森林人 VS 上汽大众途观L
当网络小说逆袭之后……
智英赛:曹岩磊爆冷破断王林娜加冕无悬念
50 SHADES OF ONLINE L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