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苗家场镇的空间形态特征分析及其美学价值评价

2015-06-24 04:00李晓萌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19期
关键词:美学价值吊脚楼

李晓萌

摘 要:试图通过分析成因及个体与群落间的关系来探讨传统苗家场镇的空间形态特征及其美学价值。

关键词:传统苗寨场镇;吊脚楼;铜鼓坪;美学价值

引言

一个村寨的形态都是在一定的历史、地理、自然和人文环境发展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村寨的形态及其景观正是这一发展特点的外在反映。

1 苗族村寨居住及建筑形态的形成

1.1 自然环境

传统苗寨场镇的构筑风格来源于黔东南山山水水的自然的恩赐,是在山地条件下富有特色的创造。

1.1.1 地质地貌

黔东南地跨扬子准台地与华南褶皱带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位于云贵高原与湘桂丘陵盆地的过渡地带,根据地层岩石的分布,分为岩溶地貌区和剥蚀、侵蚀地貌区。所考察的千户苗寨位于贵州凯里东南部,属剥蚀、侵蚀地貌区,主要由碎屑岩组成,山体大、切割深,容易形成脊状山。

1.1.2 土地形态

黔东南地区土地以林地为主,占整个自治州土地面积的50.8%,而耕地只占5.9%,牧草地占11.56%,荒草破地面积较大,占28.27%,水面占地1.46%。

1.1.3 气候水文

黔东南地区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这里既有高原山区的特点,又具有季风气候的特点,冬无三九,夏无三伏,干湿明显,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4~18°C,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8°C;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4~28°C。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势的不同,各地气温有一定差异,气温总体趋势是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年均降雨量西部多于东部,南部大于北部,多雨期常出现在4~10月,少与其多出现于10月到次年3月,雨季多集中于春夏两季。

1.2 社会历史

传统苗寨吊脚楼的建筑风格来源于黔东南大自然的恩赐。黔东南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大片的天然杉木为修建吊脚木楼提供了优质轻便的木料,苗族祖先运用自己的智慧,为了不占用田坝上的宝贵农田,也为了通风防潮,在靠山的斜坡上建造了独具特色的吊脚木楼。这在《苗族史诗·种子之屋》中就有记载:“要是姜央造屋啊,用青衫红衫造屋,造给妈妈住。”传统苗寨场镇的形成有自然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从历史来看,苗族的建筑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苗族祖先蚩尤所在的九黎部落集团肇始于环太湖地区,他们参与了环太湖地区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创造。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考古发现证实了苗族先民的民居就是干栏式建筑。

1.3 苗寨场镇的选址布局及建筑特色

1.3.1 选址布局

在选址上,苗寨大多选在山顶或险要之处。一般而言,山寨以选址于朝阳坡地为宜,有些苗寨也确实是这样做的。然而有些苗民喜欢在不是很高峻的山顶上建造房屋,原因是在于这里气候潮湿温热,又因降水丰富即使在山顶也不必担心取水问题,所以选于山顶构筑,取其高爽,而且登高望远,可以避开山洪、滑坡之害。尤其在一些小型山顶垭口,这里地处险要,有水有天田,通风良好,成为苗寨雄踞之地。

1.3.2 人工与山坡的自然结合

苗族地处贵州山区,这里气候温润,常年多雾,山川秀丽、林木茂密,土地肥沃而地形起伏。影响苗寨场镇布局的第一个因素,便是其所特有的山地环境,而苗寨场镇的布局正是顺从着自然的意愿,依山傍水,鳞次栉比,层叠而上。

1.4 适应自然生态环境的苗寨场镇选址布局

通过考察发现,苗寨少分散布置,单门独户者比较稀少,大多成聚居态势,少则二三十户,多到一两百户,西江千户苗寨从其名字就可以看出,上千户苗寨聚居于此。这种情况说明了山地自然对苗族居民在文化心理上的压力以及他们为适应环境而作出的努力。当苗民刚在山地自然中筑为居室之时,对他们而言,山林的变幻莫测必然促使其聚族而居,这是自然环境的压力反映出的民族团聚力在建筑文化中的体现,也可以看作是苗寨对山地自然的又一种适应。苗寨场镇有一定格局,寨前一般有河,河上搭有板凳桥或风雨桥,河畔建有水车和水碾。寨后有山,山上竹木葱茏,一派郁郁葱葱。有的苗寨建有形如竹楼或状如凉亭的木质寨门。虽然叫做寨门,其实却没有门板,不能关闭,其作用只是作为寨子内外的一种标识而已。寨内辟有许多鱼塘,村民围绕鱼塘修建粮仓。

1.5 自然环境影响下的苗寨场镇道路布局

“先屋后路” 比较原始的生产力水平上,人们发现对巨大山地自然地改造不是很有利的。于是人工对自然的改造,不是首先着眼于“移山填海”似的改造,不是先大规模的改变地形地貌,而是建造房屋时其适应于自然环境。比如要在山坡上建造一个苗寨,不是先筑好通向山坡的路,而是先在山坡建造屋宇,随后随着苗居生活的展开才逐渐踩出一条山路来,这大概就是有人所说的“先屋后路”的建筑文化模式吧。因此苗寨场镇之内的交通道路不可能是很规矩的纵横之途,而是随山势地形的曲折走向自然延伸。看上去很富于情感而无生硬的理性,有一种亲近自然的文化情调。

1.6 苗寨场镇的建筑特色

1.6.1 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结合

苗族大多居住在高山地区,地形崎岖不平,开挖地基极不容易。同时受到阴雨潮湿气候的影响,砖石房屋底层湿气很重,不适宜人类居住。因此,苗族历来背山面水,建造一种干燥且通风良好的木楼,即“吊脚楼”。吊脚楼是苗族传统建筑,也被称为干栏式建筑,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

1.6.2 构筑特征

苗族房屋大都建在30°-70°的崖坡上,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有以下特点:一是结构简单,稳固性强,以柱、枋为基本构件,通过穿斗形成完整的空间;二是充分利用当地木材及其强度,用小材可以建大房;三是节约耕地,适应山地地形,并具有良好的通风防潮效果,典型的天人合一。吊脚楼建筑基本采用穿斗式木质结构,屋顶样式为歇山顶,前檐柱吊脚,“吊脚楼”因此得名。底层多用于堆放柴草、农具和贮存肥料以及圈养牲畜和家禽等,楼上为全家人衣食起居的场所。二楼堂屋是会客厅,亲朋好友到来,常在此间摆上长桌,设宴款待,堂屋外侧安有赏景休憩的“美人靠”。第三层一般用作存放衣食杂物,有些大户人家也用1-2间作客房或女儿的卧室,有的还利用“吊脚楼”边搭架木板作晒楼,夜间可纳凉休息,观星赏月。吊脚楼在虚实对比关系上,显现出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断面纤巧的穿斗式构架极为轻巧,吊脚楼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悬虚构屋,架空而立,突出“轻”的效果。房子的框架主要用榫卯连接。一栋房子需要上千个榫眼,建造房屋的木匠们从来不用图纸,仅凭着各种成竹在胸的方案,利用简单的墨斗、斧头、凿子、锯子便能使柱柱相连,枋枋相接,梁梁相扣,使一栋栋三层木楼巍然屹立于斜坡陡坎上,足见苗族民居建筑工匠的工艺水平。苗族木匠几乎不认识汉字,但在建造民居中,却能运用高深的力学建筑原理和普通的几何图形,将一栋栋房屋构筑成三角或长方形的组合,给人以一种典雅灵秀之气。无论柱、枋、梁、檀,都互为垂直交叉,构成一个在三维空间上相互垂直的网络体系。从纵观看,房屋的上部、中部、下部由一个三棱体和两个长方体组成,艺术感觉和结构都显得端庄稳重。endprint

1.6.3 历史地位与人文价值

在中国众多样式的民居建筑中,吊脚楼有自己悠久的文化历史和独特的社会地位。这是苗族自古以来安身立命、繁衍后代、延续民族历史的根基,是经济、文化、艺术、家庭、社会和宗教观念等的积淀和集中体现,它以传承的物质形态方式表达其文化内涵。正如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所说:“建筑是人类一切造型创造中最庞大、最复杂的,所以它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艺术更显著、更强烈、也更重要。”在2005年,吊脚楼建筑进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们世代居住的房屋不仅仅只是为了栖息,还为了获得更多美的享受,所以建筑也是人类对于美的创造。苗族的吊脚楼建筑展示了苗族人民的艺术才华,每一个苗寨里的一座座吊脚楼就像一只只张开双翼翱翔在天际的山鹰,有一种桀骜不驯的自然美。

2 苗寨场镇空间的形态特征

2.1 自然生长的传统苗寨

正由于地形所限,苗寨场镇往往缺乏一个明确的构图中心,在建筑融入于自然景观之中,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开放与无中心的总体建筑空间效果,苗寨场镇的确是自然形成的,没有预先的总体设计与规划,也没有如侗族那样明确的构图中心即鼓楼。然而.苗寨的晒坝、芦笙场空间可说是苗寨场镇的中心,也就是铜鼓坪,那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活的中心。同时苗寨居民力求坐向一致,即面向这个中心。苗俗认为,谁不如此,于己不利。所以苗寨场镇在整体上呈现相互向心型的布局格式,面朝中央,独体建筑之间没有刻意的廊道交通空间,但整体成条带状分布的特征。

2.2 苗寨场镇的中心——铜鼓坪

2.2.1 文化历史

铜鼓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长期使用的一种古代打击乐器,逢年过节,苗岭山区的苗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围着铜鼓转圈,踏着鼓声的节拍,跳起古老的舞蹈,这就叫“踩铜鼓”, “踩铜鼓”的地方就叫“铜鼓坪”。

2.2.2 分布特点

在贵州东南部山区,几乎每个苗寨场镇都有一个铜鼓坪,有的是几个小寨共用一个铜鼓坪, 铜鼓坪的圆形巨石为鼓心,圆心凿有一个方洞, 用来插铜鼓柱。铜鼓柱形似一对牛角,它是用来悬挂铜鼓的。牛角形铜鼓柱源于天然鼓藏树,即吃鼓藏活动中用以悬挂铜鼓的神树,其树枝呈牛角状。钟情牛角是牛崇拜的一种表现,牛崇拜是农耕民族共有的文化心态。村民将铜鼓悬挂在牛角形铜鼓柱上时,笃信无疑地认为,此时的铜鼓既是祖先的化身,又是耕牛的化身。将耕牛与祖先视为同一物体——铜鼓,可见苗族同胞对铜鼓崇拜到何种程度。

2.2.3 特色分析

我们所考察的郎德上寨有新老两个铜鼓坪。作为郎德铜鼓文化活动重要场所的铜鼓坪,既古老又年轻。说其古老,是因为郎德村民在铜鼓坪上踩铜鼓已经足足有600多年的历史了。而郎德上寨的新铜鼓坪是为开展文化旅游的需要在1986年扩建的。村民们用鹅卵石铺设出平坦的地面,使其酷似一面硕大无比的铜鼓。鼓坪上的每条芒、每圈晕,都以形状相似、大小相当的鹅卵石一丝不苟的镶成人字纹,可村民不称人字纹而叫鱼骨头。苗族人敬重鱼,一是因为祖先世代以鱼为主要生活来源,二是因为母鱼产子多,繁殖快,正是对苗族人渔猎生活的遗风和生殖崇拜的表现。郎德村民将苗族文化中的鱼文化、鼓文化、笙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融于铜鼓坪上,这种艺术构思和建筑手法,实在可钦可佩,令人不能不说是对铜鼓文化的一大发展。

3 传统苗寨场镇空间的人文美学价值

美是由人们在劳动实践中依据自己对美的认识所创造的,如优美的空间布局,美观的建筑造型,丰富的村落空间,都是按人们对美的感受进行设计的,同时,它们也向人们述说着美。传统苗寨场镇空间的产生,依赖着自然的存在、社会的影响以及人类的意识,美国著名建筑师赖特曾经说过这样意思的话:对于山地建筑而言,房屋属于山坡,而山坡不属于房屋。在这里可以引申为以下几点:其一,山地建筑多半建造在山坡上,山地建筑文化,实际上是人工与山坡自然的结合;其二,以山坡自然与建筑人工相比,作为人工建筑,它在景观上是服从于山坡自然的;其三,所以,房屋的建造不应也不能是对山坡自然的改造与破坏。这种建筑文化的底蕴,实际上是人工建筑融入、拥入于自然环境。然而只要在一定自然环境中有某种构筑物的存在,不管它是融入自然还是与自然相冲突,都在不同程度上达到了对自然的改造。在此意义上,赖特的“山坡不属于房屋”观点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如果山坡不属于房屋的话,自然又怎样接洽人文呢?对于传统苗寨场镇而言,赖特的有机建筑理论是吻合的,苗族山寨也是人工与自然的结合。苗寨场镇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不仅仅是人工融入自然的表现,同时也是自然环境对人工的完美接纳。在此,人,建筑,大自然融为一体。实现了和谐,显现了理念,达到了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

参考文献

[1]罗哲文,王振复.中国建筑文化大观[M].北京大学出版社.

[2]毛刚.生态视野 西南高海拔山区聚落与建筑[M].东南大学出版社.

[3]李先逵.贵州的干栏式苗居[J].建筑学报,1983.

[4]邹冰玉.贵州干栏建筑形制初探[J].华中建筑,1985.

[5]赵曼丽.地域性建筑美学价值浅析[J].四川建筑,2007.

[6]辛克靖.中国少数民族建筑艺术画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王振复.建筑美学[M].云南人民出版社.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学价值吊脚楼
苗族吊脚楼在民宿设计中的应用
巴渝文化——吊脚楼
吊脚楼(外三首)
传统吊脚楼营造技艺之景观价值探讨
鄂西吊脚楼聚落乡土景观材料研究
文艺美学观念与散文艺术价值研究
体育艺术的美学特征及美育功能研究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及其价值的解读分析
关于《诗经》中的婚恋诗及其美学价值分析
现代城市雕塑的美学意义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