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问责任制缺陷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2015-06-24 21:56吴旭光郑洪波余知真唐晓玲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19期

吴旭光 郑洪波 余知真 唐晓玲

摘 要:“首问责任制”是政府部门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而实行的一种工作制度,是现代企业提升员工工作效率,解决部门之间争议问题的有效机制。文章将其理念引入到缺陷管理中,有效地缩短了缺陷处理时间,提高缺陷处理效率。

关键词:首问责任制;缺陷管理;横向界面

引言

缺陷管理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工作。加强设备缺陷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缺陷,提高设备健康水平,是保证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前提。由于现代电网涉及诸多专业和环节,多专业的横向界面交叉问题突出。而电力系统采用专业管理的模式,导致当出现涉及横向界面的缺陷处理问题时,出现各个专业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流程不清晰,消缺效率低[1]的现象。为完善现有缺陷管理机制,在缺陷管理中引入“首问责任制”。实践证明,首问责任制在处理涉及多专业横向界面的缺陷管理工作中作用显著,能有效提高缺陷处理效率。

1 “首问责任制”含义

目前缺陷管理流程主要包括缺陷登记、审批、处理和验收四个环节。缺陷发现人对缺陷进行登记,描述缺陷的基本参数和表象。缺陷审批人员对缺陷原因进行预判,再交由相应专业的检修部门处理。当缺陷涉及多专业的交界面时,由于不能判断引起缺陷的具体原因导致各个专业部门之间相互推诿,降低缺陷处理效率。“首问责任制”是政府部门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而实行的一种工作制度,是现代企业提升员工工作效率,解决部门之间争议问题的有效机制,多应用于窗口行业[2]。缺陷管理中的“首问责任制”的含义:是指在消缺管理过程中,审批人员可以要求任一相关专业对缺陷的消缺全过程负责。接收到缺陷的第一个部门就确认为该缺陷的“首问责任人”,与该缺陷处理有关的其他所有部门称为“相关责任人”。首问责任人在接收到缺陷的第一时间内应尽快安排缺陷处理,首先排查是否由于本专业的相关设备故障导致缺陷的发生,若确认为本专业缺陷则应尽快安排消缺,若经检查可排除本专业设备故障的,则尽快组织和协调相关交界面上的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缺陷分析和消缺工作,确保缺陷处理得到真正彻底的落实。“首问责任人”对整个消缺过程进行监督并对消缺结果负总责,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予以推托。首问责任制的特点是具有特定性、强制性和可追溯性。

2 实行首问责任制的必要性

2.1 现代电网缺陷管理的特点

现代电网缺陷管理具有多专业交融的特点,存在诸多横向界面问题。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电力企业中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深入,电力系统不再是简单的物理电网,而是逐渐融合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技术、自动化与智能控制技术等诸多专业[2]。各个专业都有对应的专业管理部门,由于不同专业之间存在的交接、协调及组合,因而大量的横向界面问题也相伴而生。随之而来的横向界面上的缺陷处理是现代电网缺陷管理的一大难题。例如要解决电能量采集失败这一缺陷,则可能牵涉的问题包括计量中心管辖的变电站表计或电能量终端故障、变电检修部门管辖的变电站数据网设备故障、通信部门管辖的信息网络设备故障或调控部门管辖的电能量主站系统故障等。如何快速高效地处理此类涉及多专业横向界面的缺陷问题正是首问责任制要解决的对象。

2.2 现有缺陷管理流程的不足

现有缺陷流程由缺陷审批部门通过缺陷预判将缺陷下发给相关专业部门进行消缺,当该部门确认非本部门设备故障时将缺陷回退给审批部门,再由审批部门再次预判将缺陷发送给其他相关专业部门[3],现有缺陷流程如图1所示。

在该缺陷流程中,消缺专业部门仅与审批部门发生信息流通,不利于各界面上的消缺部门间的信息沟通。而对于发生在多专业界面的缺陷,消缺工作可能涉及到多个部门或专业的信息获取,现有缺陷流程导致缺陷处理过程中不同的专业部门仅对自身领域的信息(尤其是技术知识信息)较为了解和关注,缺乏对其他专业领域信息了解的愿望和冲动,则势必导致在消缺过程中信息传输的粘滞现象,即各个专业部门仅关注自身的设备及运行情况,而忽略了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去分析和处理故障,这往往造成多专业界面上发生的缺陷成为缺陷处理的盲点,而降低了缺陷的处理效率。现有缺陷管理流程在处理多界面缺陷时的不足日益突显。而“首问责任制”正是多专业、多部门之间争议解决的有效机制。

2.3 缺陷管理中首问责任制的特点

首问责任制以其固有的特性在多专业界面缺陷管理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首问责任制具有特定性,在缺陷管理中实行“首问责任制”使每一项消缺工作都能得到彻底的落实。首问责任人对整个消缺工作负总责,促使其不仅需要关心自身领域的信息设备,同时也要对相关专业的界面信息进行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增强与其他专业界面上的沟通与协调,充分掌握相互的信息变化动态,督促其他专业部门通力协作解决问题。

首问责任制具有强制性,即无论缺陷本身是否与首问责任人有关,首问责任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予以推托,只能通过与相关责任人协调,以达到消缺的目的,实现“管大家与大家管”的融合。

首问责任制具有可追溯性,通过首问责任人对消缺过程的跟踪和监督,对消缺任务进行层层分解,消缺责任层层问责,最终定位缺陷根源。

3 首问责任制的实施现状

3.1 首问责任制实施过程

首问责任制缺陷管理流程如图2所示。缺陷登记后由缺陷审批部门通过缺陷预判选定首问责任人,将缺陷下发给首问责任人。无论最终缺陷是否与首问责任人相关,首问责任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对缺陷进行回退或拒绝对缺陷进行处理。首问责任人在第一时间先对自身的设备进行彻底检查,若发现缺陷与本身设备无关,则主动联系相关专业部门共同消缺。若消缺不及时,可以通过可追溯性对首问责任人及相关责任人进行层层问责,追责消极消缺部门。与原缺陷管理流程相比,首问责任制的引入减少了缺陷处理过程中各专业缺陷处理部门与审批部门之间的反复回退和审批环节,使缺陷相关处理部门能够之间直接进行沟通和协调,减少由于缺陷反复回退导致的时间滞延和多专业部门之间相互推脱造成的责任不清的现象,极大地提高了消缺的效率。

3.2 首問责任制实施效果

自2014年1月实施首问责任制至今,缺陷平均处理时限明显缩短,缺陷处理及时率大幅提升。以电能量采集缺陷为例,2014年第一季度与首问责任制实施之前两个季度的缺陷处理情况汇总如下(见图3):

图3 缺陷处理情况汇总

4 建议和设想

4.1 落实层层问责制度

加强首问责任制的层层问责制度及惩罚措施是落实首问责任制的有效保障。严格的工作流程和考核问责是首问责任制得到落实的重要保证,为了使首问责任制工作落到实处,加强首问责任制的层层问责制度及惩罚措施,必须要制定首问责任制的考核细则。由于首问责任人消极处理缺陷,无故拖延缺陷处理时间造成缺陷处理不及时,将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相关负责人不积极配合消缺工作,导致缺陷不能及时消除或不能彻底消除的按照层层追责制度同样应该承担相应责任。

4.2 加强专业培训

加强对缺陷审批部门和各专业部门的培训工作,能有效提高首问责任制的效率。缺陷审批部门负责对缺陷进行分析预判,选择首问责任人并将缺陷下发,在缺陷处理流程中具有重要地位。首问责任人负责缺陷处理过程中的协调和沟通工作,是缺陷处理环节中的主要部门。加强对缺陷审批部门和各专业部门的培训工作,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培养多专业复合型人才,使首问责任制在实行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玉林.高技术产业化的界面管理原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3):101-102.

[2]朱月香.电力设备缺陷管理模式的探讨[J].浙江电力,2000(2):48-49.

[3]郑荃.浅谈变电设备缺陷管理[J].天津电力技术,2008(1):46-47

[4]石丽玲.首问责任制给我们的启示[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24):363-364.

作者简介:唐晓玲,女,浙江人,主要从事变电站厂站自动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