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志军
楚风北渐与秦风东渐
——论秦嘉、徐淑的文学地位*
霍志军
(天水师范学院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甘肃天水741000)
秦嘉、徐淑的诗歌既渊源于秦风,又超越秦风,融合了文人的才学灵感和不同地域文化精神而展示出崭新的精神创造,其创作上的成功标志着汉代陇右地区文化的长足进步。秦嘉、徐淑夫妇对书信体文学具有开拓之功,徐淑《答秦嘉诗》是楚风、秦韵相融合的艺术结晶,并对文人五言诗创作具有推动之功。
秦嘉;徐淑;楚风;秦韵;中国文学地理
秦嘉、徐淑夫妇,生活于东汉顺帝、桓帝时期,生卒年不详,均系东汉末汉阳郡平襄县(今甘肃省通渭县)人。秦嘉于东汉桓帝时举郡上计吏,赴京城洛阳,除黄门郎,后病卒于津乡亭。秦、徐二人婚后两情欢洽,情深意笃,优游于浓郁的艺术生活中,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典范。对秦嘉、徐淑夫妇的文学创作,历来论者多从文人五言诗的成熟等方面来论述①,较少见从文学地理学视角来论述的高质量成果。因此,本文拟在“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宏观学术视野下,重新审视秦嘉、徐淑的文学创作。
秦嘉、徐淑夫妇的诗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最全,秦嘉今存《述婚诗》2首、《赠妇诗》(五言)3首、《赠妇诗》(四言)1首,文《与妻书》、《重报妻书》2篇。徐淑现存作品为《答夫诗》1首[1]185-188,文《答夫书》、《又报嘉书》、《为誓与兄弟书》3篇[2]990-991。从这些不多的现存作品里,我们就可以领略到秦嘉、徐淑夫妻二人深厚的感情和非凡的艺术才华,更折射出汉代陇右地区文化发展的若干信息。
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性相当明显,发展程度也参差不齐。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汉代陇右地区的社会文化是相对滞后的。西汉初期,当中原地区文化已经长足发展之时,陇右地区仍是一片寂寥的状况,现在能知道秦汉时期陇籍将领大有人在,秦朝有白起、王翦,汉代公孙贺、傅介子、李广、李蔡、苏建、苏武、上宫桀、赵充国、辛武贤、庆忌等,皆以勇武著称。然陇右地区文学则无大改观,目前所知的仅是几首传唱于陇右大地上的歌谣等。此种情况到丝绸之路开通才迎来重大转机,随着大批军屯将士、外地文士的到来,陇籍人士中出现能文者如赵充国、隗嚣等,虽然他们的作品在汉代尚不能臻于第一流,但陇人终于在全国文坛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东汉以来,陇右地区文化水平更进一步提升,一个显著标志是较多陇右文士的崛起,如安定临泾(今甘肃泾川县)人王符,汉阳西县(今甘肃天水市)人赵壹,敦煌(今甘肃省敦煌市)人侯瑾,武都下辨(今甘肃省武都)人仇靖,敦煌渊泉(今甘肃省敦煌市)人张奂、张芝、张昶父子等。文化开放必然带来发展,文化交流必然引起繁荣,东汉时期陇右文化的进步是丝绸之路开通之后文化交流、融合效应的彰显。从东汉文人诗歌创作来看,班固是较早创作五言诗的文人。班固作为历史学家的知识结构、思维定势深度影响着其文学创作,“即使像《咏史》这样最适合抒情言理的作品,依然重在陈述史实,……作品风格也相应朴素质实”[3]227。班固之后,张衡的五、七言诗创作艺术技巧明显提高,代表性作品是著名的《四愁诗》《同声歌》等,“自张衡始,东汉文人五、七言诗形成了以抒情为主的基本走势”[3]227。真正代表着东汉文人五言诗创作艺术成就的,不能不归到秦嘉、徐淑夫妇二人。其五言诗创作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这种惜时哀世的情调,与东汉后期中下层文人对于生命意义的体认和哀叹是暗合的。陆侃如、冯沅君在《中国诗史》中评价秦嘉云:“他的诗存者六篇,只有留郡赠妇诗三首是五言的……在东汉五言诗中,他的佳品不但最多,而且最佳。”[4]汉代文学史上,女性文学作品留存可谓凤毛麟角。当时女子较为低下的社会地位决定了除班昭、班婕妤、卓文君等极个别女性作家以外,绝大部分女性的诗歌未能流传下来。而徐淑作为女性诗人,将其独特的心理体验、风雅灵秀的气质注入到文学创作中,展示了陇右地区女性非凡的艺术才力。从班固到秦嘉、徐淑再到“古诗十九首”,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东汉文人五言诗创作终于进入繁荣期,而臻“五言腾涌”的局面。秦嘉、徐淑夫妇文学创作上的成功标志着汉代陇右地区文化的长足进步,已经跻身全国前列,至少与中原文学相比较毫不逊色。
我国古代的书信在先秦即已产生,《左传》中的《子产与范宣子书》《郑子家与赵宣子书》等可谓我国古代最早的书信体文学,也是先秦时期流行的具有应用性质的公牍文,其主要用途是商议国与国之间的政治事务。汉代司马迁《报任安书》则尽情向任安倾诉自己的遭遇和不幸,说明书信已不再主要局限于政治事务的范围,而逐渐成为私人间思想情感交流的工具。至东汉,私人间倾诉情感的书信大量出现,如冯衍的《与妇弟任武达书》、李固的《遗黄琼书》等。秦嘉、徐淑的书信来往对书信体文学的发展具有进一步的开拓作用。夫妻情事,本为闺房帷幔之间的私家之语,不登大雅之堂,即使是纯粹私人空间的书信来往,也很少涉及夫妇私人生活的内容。而秦嘉、徐淑夫妇以五言诗的形式书信来往、私语真情,以文情雅意将平凡而深曲的夫妻之情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如秦嘉《赠妇诗》第一首诗云:“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长夜不能眠,伏枕独辗转。忧来如循环,匪席不可卷。”[1]186“忧来如循环,匪席不可卷”,句出《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善用古人典故入诗,是诗歌文人创作的重要标志。诗人先慨叹人生多艰,次叙即将远行,派车迎妻面别,结果徒劳而返。然后通过描摹妻临食不饮、独坐空房、长夜不眠、辗转反侧的具体形象,将他孤独凄怆、忧思难解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感人。再如秦嘉《赠妇诗》[1]187第二首诗云:
皇灵无私情,为善荷天禄。
伤我与尔身,少小罹茕独。
既得结大义,欢乐苦不足。
念当远离别,思念叙款曲。
河广无舟梁,道近隔丘陆。
临路怀惆怅,中驾正踯躅。
浮云起高山,悲风激深谷。
良马不回鞍,轻车不转毂。
针药可屡进,悉思难为数。
贞士笃终始,恩义可不属。
诗人哀叹自己与妻子少小孤苦,婚后又离多聚少、欢乐不足之情。“河广无舟梁,道近隔丘陆”一联形象的描绘,生动地表现出诗人万般无奈的伤感。紧接着“浮云起高山,悲风激深谷”一联象征性的景物描写和“良马不回鞍,轻车不转毂”一联的实际描写,更有力地烘托和表现出他悲凉的心境。徐淑的《答夫书》亦格外情深:“深谷逶迤,而君是涉;高山岩岩,而君是越,斯亦难矣。长路悠悠,而君是践;冰霜惨烈,而君是履,身非形影,何得动而辄俱?体非比目,何得同而不离?于是咏萱草之喻,以消两家之恩,割今者之恨,以待将来之欢。”[2]991作者在信中驰骋想象,细致描述丈夫赴京途中将会遇到的种种艰难困苦,表现出对爱人深切的关怀和体贴之情;真是笑中带泪以慰行人,写得委婉而又情深。从现存书信体文学来考察,秦嘉、徐淑的五言诗是第一个涉及夫妻情事的,这种对书信体文学表现内容的开拓之功不可忽视。
从文学史发展来看,秦嘉、徐淑的书信来往可能属不经意之作,并非有意为之,但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却非同一般。因为,从秦嘉、徐淑的书信创作开始,以书信体表现家庭生活、夫妇情感等已成为文学史上一种长盛不衰的创作形式,此后历代诗人许多著名的诗篇,都是以书信体这种形式来表现的。著名者如李商隐《夜雨寄北》、夏完淳《遗夫人书》、林觉民《与妻书》等。
以往对徐淑《答秦嘉诗》的研究,多侧重女性性别特色等,而对不同区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及其对徐淑创作的影响关注不多,这个问题至今没有彻底解决。
地理环境构成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早在新石器时代,华夏文明就已形成一种“重瓣花朵”式格局,中原区好比是花心,黄河、长江流域好比是内圈花瓣,以外的华夏各文化区则是外圈花瓣。中华文明起源的多样性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密不可分,中华文化早在远古时期便印上了区域文化的烙印。在此基础上,逐渐发育成齐、楚、燕、韩、赵、魏、秦等区域文化板块。“屈原把诗性文明的开拓伸展到当时还处在原始洪荒的江南湖湘之地,既把中原文明的历史理性精神渗透到南方神话巫风的想象之中,又从南方神奇多情的想象里拓展了中原典雅节制的诗学世界,从而为中国诗性文明的博大和辉煌提供了一个与《诗经》同等重要的源头。”[5]随着汉代大一统帝国的建立,包括楚文化、秦文化乃至北方游牧文明的各个区域均被纳入汉帝国的版图,国家的统一为区域文化的交流融合提供了空前便利的条件,在此背景下楚风北渐成为必然。然楚风北渐有一个逐步深入、层层推进的过程,西汉初至武帝朝,随着汉代大一统强盛帝国的建立,国家的统一为区域文化的交流融合提供了便利。楚风逐渐在中原地区流传开来,刘邦、贾谊、刘彻、刘安等人接受楚风、楚辞的影响,先后创作出了诸如《大风歌》《秋风辞》《吊屈原赋》《招隐士》等不朽名作。刘勰说汉赋“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6],即指出了汉初楚风北渐的事实。至东汉顺、桓、灵三朝,楚风终于吹到了遥远的西北。汉阳西县人赵壹《刺世疾邪赋》:“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乘理虽死而非亡,违义虽生而匪存。”[7]锺嵘《诗品》云“元叔散愤兰蕙,指斥囊钱。苦言切句,良亦勤矣”[8],道出了汉末陇右地区文学与楚风的渊源关系。
湖湘地区烟波浩渺、云雾凄迷的山光水色,楚文化绚丽浪漫的文化氛围,屈原独立旷野、游于江潭、郁结绞痛的处穷体验,极易催生出屈原诗作的苍茫浩渺之感:“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臱兮杳杳,孔静幽默。郁结纡轸兮,离愍而长鞠。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9]其中所蕴含的热烈情怀及郁陶悱恻的情思,都是北方温柔敦厚诗教传统所不具备的。多情自古伤离别,秦嘉、徐淑情深意笃,夫妇间的离情别绪几多伤感、几多惆怅!在此环境中,摹屈宋骚体的艺术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思念之情,就成为徐淑一个突出的创作倾向:
妾身兮不令,婴疾兮来归。
沉滞兮家门,历时兮不差。
旷废兮侍觐,情敬兮有违。
君今兮奉命,远适兮京师。
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
瞻望兮踊跃,伫立兮徘徊。
思君兮感结,梦想兮容晖。
君发兮引迈,去我兮日乖。
恨无兮羽翼,高飞兮相追。
长吟兮永叹,泪下兮沾衣。[1]188
综观全诗,一个突出的形式特点是在原本四言的诗中加入“兮”字,“兮”字又是骚体最典型的特征,句中句尾多用虚字来协调音节,从而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全诗的句式、用典、修辞手法,模仿、借鉴屈宋之作的痕迹颇为明显,甚至全诗“凄怨”之风格与屈骚都有相似之处。以屈原为主要诗人的“楚辞”那种神奇想象、热烈情怀,长久地成为中国诗人精神释放的途径和源泉,这一特点在陇右才女徐淑身上亦明显表现出来。
作为陇右地域文化中孕育成长的诗人,徐淑必然受北方文化的影响,这从《答秦嘉诗》的使事用典中可以明显看出,“瞻望兮踊跃,伫立兮徘徊”,句出《诗经·邶风·燕燕》“瞻望弗及,伫立以泣”。《诗经》在两汉时期由文学上升至经学,东汉末期,“在三家诗学失去政治力量支持的背景下,(《毛诗》)迅速崛起,特别是汉室经学大师郑玄弃今文而从《毛诗》的巨大转折,使《毛诗》之学声誉大振,遂而走向了经学霸权之位”[10]。士人学子无不诵读熟读,长期研习《诗经》使文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情志心态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度渗透,形成特定的思维定势。这种受长期研治《诗经》学潜移默化而形成的思维定势积淀时间长久以后,便又形成一种审美经验定势,对徐淑从事文学创作影响甚大,或者说,徐淑《答秦嘉诗》的创作与《诗经》之影响不无关系。
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说:“秦嘉夫妇往还曲折,具载诗中。真事真情,千秋如在,非他托兴可以比肩。”[11]如果没有北方诗学温柔敦厚的诗学传统,可能就不会有徐淑的诗文创作;同样,如果没有楚辞为代表的南音系统的熏染,徐淑的创作无论在文化精神还是表现方式上都会是无本之末、无源之水。徐淑《答秦嘉诗》既有四言诗的痕迹,又受屈骚传统的影响,表现出鲜明的“混血”气质,它是楚风、秦韵相融合的艺术结晶,是秦地文化与楚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文化的相互交流,使创作主体的文化视野变得更为广阔,他们创作中可供选择的文化资源就多起来,就有可能开发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中国文学史上的五言诗体正是在不同区域文化的相激相荡中孕育,在雅俗文化的互动中逐步成熟的。
秦嘉、徐淑夫妇的五言诗创作最初也许是不经意的,是夫妇间的私人行为,倘若此种创作行为只是局限于二人之间,局限于陇右地区一隅,它仍然不能对文人五言诗创作起推动作用。秦嘉、徐淑夫妇的诗歌创作可谓“秦风”,其诗歌史价值在于:秦风东渐,对文人五言诗创作具有推动之功。
秦地风物,苦冷凄切,使秦嘉、徐淑二人的缠绵情思更具悲情色彩,“河广无舟梁,道近隔丘陆”的深山大沟,“浮云起高山,悲风激深谷”的高原狂野、萧条景观,如果没有秦嘉对陇右自然风光的细心观察是写不出来的。这种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既带秦地风情,又与秦嘉的审美趣味相通。在“诗言志”的诗歌传统中,秦嘉五言诗创作秦风东渐,引起了中原文人的兴奋、模仿和学习,将五言诗带上了抒情的道路,一个简单事实是后世五言诗并未沿着班固的路数往前发展,而是沿着秦嘉、徐淑的抒情路子而发展。特别是徐淑《答夫书》中深谷、高山、长路、冰霜等,既是客观陇右山川风土的反映,又借此展开了爱情的坚贞及作为女性特殊的感觉纤微的复杂心理结构,其笔致之细、心思之微,一切发诸其本真的生命体验,均臻佳境。徐淑把我国古代诗歌的心理体验艺术,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启迪了不久以后的“古诗十九首”的创作。我们不妨认为,汉末无名氏“古诗十九首”言近旨远、语短情长的特色或即瓣香于此。
朱自清先生说:“秦嘉留郡《赠妇诗》五言三篇,自述伉俪情好,与政教无甚关涉处。这该是‘缘情’的五言诗之始。”[12]秦嘉、徐淑诗歌既渊源于秦风,而又超越秦风,融合了文人的才学灵感和不同区域文化精神而展示出崭新的精神创造。不汲取活生生的区域文化资源中蕴含的审美智慧,再有才华的诗人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不发挥创作主体独具个体特色的审美感觉和独特精神体验,也不能对传统进行脱胎换骨式的改造。这或许就是秦嘉、徐淑赠答诗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特殊价值,也是陇右地方文学影响中国文学历史进程的一个典型个案。
参考文献:
[1]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228.
[5] 杨义.屈原诗学的人文地理分析[J].北方论丛,2012(4):2.
[6] 刘勰.文心雕龙解说[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142.
[7] 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2631.
[8] 锺嵘.诗品译注[M].周振甫,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77.
[9] 董楚平,俞志慧.楚辞直解[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102.
[10]刘毓庆,郭万金.从文学到经学——先秦两汉诗经学史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48-449.
[11]胡应麟.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28.
[12]朱自清.诗言志辨[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32.
Chu Style Spreading Northward and Qin Style’s East Transm ission:On the Literary Status of Qin Jia and Xu Shu
HUO Zhijun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Culture Communication,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Tianshui741000,China)
Qin Jia,Xu Shu’s poetry is originated from Qin,and transcended Qin,Their literary creation combines the li-terati learning inspiration and different regional culture spirit and demonstrates a new spirit of creation.Their success marks a great progress in the Han Dynasty Longyou(陇右)area culture.The couple Qin Jia and Xu Shu have the pionee-ring work to the letter body literature,Xu Shu’s poem Answers to Qin Jia is the artistic crystallization of the Chu style(楚风)and the style of Qin(秦韵).It has driven work on literati poems creation.
Qin Jia;Xu Shu;Chu style;style of Qin;Chinese literature geography
I206.2
A
1673-8268(2015)05-0110-05
(编辑:李春英)
10.3969/j.issn.1673-8268.2015.05.020
2015-01-2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陇右地方文献与中国文学地图的重绘(07CZW019)
霍志军(1969-),男,甘肃天水人,副教授,文学博士,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陇右文化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批评、陇右地方文学研究。
① 如吴小平《论秦嘉、徐淑的五言赠答诗》(《苏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卢矜《论徐淑创作及其在汉代女性文学中的地位》(《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