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艳 吕飒飒 刘东煜 匡 仪 李银玲 郭 杨 汪祚军 袁 博
(宁波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宁波 315211)
现行公共场所垃圾分类方式的实效性及改进方案:基于语义层次网络模型的研究*
柳 艳 吕飒飒 刘东煜 匡 仪 李银玲 郭 杨 汪祚军**袁 博
(宁波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宁波 315211)
本研究旨在考察现行公共场所垃圾分类方式(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和“其他”)的实效性,并在此基础上基于经典的语义层次网络模型探索新的更有效的垃圾分类方式。结果表明:在认知层面上,普通民众对哪些垃圾属于“可回收”垃圾,哪些垃圾属于“不可回收”垃圾缺乏清晰的认识(研究1);在行为层面上,民众并未按照“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进行垃圾分类(研究2);基于语义层次网络模型提出的新型垃圾分类方式[塑料、纸质类(除纸巾)、其他]能更有效地促进垃圾分类(研究3A、研究3B)。本研究结果对于政府及社会管理部门制定垃圾分类方式,以及相关政策法规提供了科学依据。
垃圾分类 可回收 不可回收 概念 节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和生活垃圾排放量迅速增加。然而,由于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如焚烧发电、堆肥和卫生填埋)存在诸多局限(纪虹宇,章轲,2009;李欣,2011),很多垃圾不能及时得到妥善处理,致使国内许多城市都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境。有效的垃圾分类可以大大减小传统垃圾处理方式的压力,有利于环境保护,并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张宏艳,刘晓淳,2013)。
虽然普通民众和政府部门越来越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地也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垃圾分类的措施,但垃圾分类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民众环保意识不足,对垃圾分类的意义缺乏充分的认识,缺乏监管或更具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等(Barr,2004;Qu,Zhu,& Murray,2007;Vining & Ebreo,1990)。然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在于目前的垃圾分类方式没有考虑到普通民众的心理认知结构,不利于其快速、便捷地进行垃圾分类。有研究者(沈晓峰,朱建林,2001)指出,分类方式的设置是决定垃圾分类收集与资源化利用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合理的分类方式将会增加民众进行垃圾分类的成本(如时间成本和认知资源等,见Qu,Zhu,& Murray,2007),降低垃圾分类的动机和意愿(Chan,1998;De Young,1986)。本研究旨在考察现行公共场所垃圾分类方式的有效性,以及在此基础上探索新的、更有效的垃圾分类方式。
目前,全国各地公共场所垃圾分类的一个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或者在这两类的基础上增加其他类别,如“危险垃圾”(烟头、电池等)。这种分类方式的优势在于用最简单的类别(两类或三类)来囊括所有的垃圾。然而,这种垃圾分类方式的问题在于并未充分考虑民众的心理认知特点。根据语义层次网络模型,人们的语义知识(如类别知识)是以概念网络的形式存在的。每个概念或节点(如,鸟)具有一系列特征(如,会飞、有翅膀),并通过连线(link)与上一层概念(如,动物)和下一层概念(如,老鹰)相连(Collins & Quillian,1969,1970)。概念与概念之间以激活扩散(spreading activation;Collins & Quillian,1972)的方式发生联系,即当一个概念被激活时,与其相邻的概念也会通过连线(link)得以激活。两个概念之间的连线越短、连接越少,相关概念的激活就越快,换言之,人们能更容易或更快地判断两个相邻概念之间的类属关系(Casey & Health,1983;Collins & Quillian,1972)。语义层次网络模型得到一系列实验证据的支持,包括近期来自认知神经科学方面的证据(Burianova & Grady,2007;Thompson-Schill,2003;Vargha-Khadem et al.,1997;Yee,Chrysikou,Thompson-Schill,2013)。
从语义层次网络模型来看,“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属于较抽象或较高层次的概念,人们难以快速、直接地将手头的具体垃圾(如废纸、塑料袋)判断为哪一类别。例如,人们判断“塑料袋是可回收垃圾吗”要难于判断“塑料袋是塑料吗”,因为判断前者在语义层次网络模型中的概念连接比判断后者的概念连接更长(如图1)。基于此,我们假设:由于现行垃圾分类方式未能充分考虑民众的心理认知结构特点,因而不能有效地促进垃圾分类;如能采用更具体的垃圾分类方式,则将有利于促进垃圾分类。
图1 垃圾分类的语义层次网络结构模型
本文研究1和研究2分别从认知层面和现实行为层面考察现行垃圾分类方式的实效性。在此基础上,研究3(A、B)提出并检验了新型的、更具体的垃圾分类方式的实际效果。
2.1 方法
2.1.1 被试
在宁波某大学附近的公交车站随机调查普通民众160人,其中131人完成问卷调查[男性67人,女性64人,平均年龄为30.7(SD=14.2)岁]。
2.2.2 实验材料
随机发放自编《垃圾分类认知及态度调查问卷》。该问卷旨在调查:(1)民众能否准确辨别“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识(如果民众不能对两种标识进行准确识别,则根本不可能准确地对垃圾进行分类);(2)普通民众能否准确判断不同类型垃圾是属于“可回收”类还是“不可回收”类;(3)民众认为导致垃圾分类不理想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2.2 结果分析
2.2.1 对“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识辨认的准确率
结果表明,109人(占总人数的83%)能够对两种标识准确辨识,但仍然有22人(占总人数的17%)无法对两种标识进行准确识别。进一步分析发现,年龄对两种标识识别的准确率具有显著影响(2=25.72,p<0.01)。青年组(25岁以下,共66人)、中年组(26~40岁,共39人)和老年组(40岁以上,共26人)中分别有92%、90%和50%能够对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识进行准确判断。这意味着,年龄大的民众对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识辨认的准确率明显低于青年组和中年组民众。
2.2.2 对不同垃圾所属类别判断的准确率
向民众呈现15类垃圾(例如,果皮、废纸等),让其判断这些垃圾是属于可回收、不可回收、危险物品,还是其他类别。判断准确与否的标准来自于垃圾桶上的分类(在一部分垃圾桶上除了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识之外,还标有这两大类分别包括哪些更具体的垃圾类型)。结果表明,民众对15类垃圾判断的准确率平均为51%。这一个结果意味着,民众对不同垃圾属于何种类别缺乏基本的准确判断。
进一步分析表明,民众对于塑料、果皮、牙膏皮、废纸、易拉罐的判断准确率较高(高于70%),而对于其他类别,尤其是标签纸、废布、剩饭菜、纸碎、灯泡、烟头等,判断准确率非常低,低于或约等于30%。这也表明,如果保持现行垃圾分类方式(可回收、不可回收)不变,则需通过有针对性的宣传和公益广告等方式提高民众对一些易于混淆的类别的认识。年龄和职业对不同垃圾属于何种类别的判断准确率无显著影响(年龄:F(2,130)=1.82,p>0.10;职业:F(5,130)=1.12,p>0.10)。
2.2.3 垃圾分类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民众认为“市民环保意识薄弱”(37%的民众选择该项)、“看分类太麻烦”(21%)、“政府宣传力度不够”(16%)、“分类看不懂”(15%)是导致不能准确分类的最重要因素(如图2)。这意味着,除环保意识薄弱外,相当一部分民众(占总人数的36%)认为,导致垃圾分类效果不理想的最重要原因在于分类看不懂或看分类太麻烦。这也说明,除了通过宣传教育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外,实现有效垃圾分类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设计符合民众心理认知特点、增强分类便利性的垃圾分类方式。
图2 民众认为导致垃圾不能准确分类的最重要的原因(注:百分比为人数)
综上,虽然有相当多的民众(尤其是青年组民众)能够准确识别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识,然而却无法准确判定哪些物品属于可回收,哪些物品属于不可回收。相当一部分民众认为,导致垃圾分类效果不理想的最重要原因在于分类看不懂或看分类太麻烦。
3.1 方法
3.1.1 材料
在公共场所随机选取62个垃圾桶,对其内部的所有垃圾进行整体拍照。这62个垃圾桶包括来自于大学校园的30个(来自于宁波市3所高校)、公交车站20个(随机选取宁波市两条公交路线,这两条公交路线分别贯穿宁波市江东区、鄞州区、江北区、海曙区和镇海区)和公园12个(来自于宁波市的日湖公园)。每个垃圾桶包括“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个小桶,共获得124张照片。
3.1.2 程序
对拍摄的照片进行编号,并用彩色打印出来。在实验过程中将所有照片打乱,让不知道本研究目的的2名心理学本科生根据“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准来判断每一张照片来自于哪种垃圾桶。评定标准均来自于垃圾桶上标识的类别。为了保证评定结果的有效性,让2名评定者先对哪些物品属于可回收垃圾,哪些属于不可回收垃圾进行学习,然后再进行评定。评定过程中把这些类别写在纸上,放在评定者旁边,要求评定者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评定。如果评定者能够准确判断照片中的垃圾是来自于“可回收”垃圾桶还是“不可回收”垃圾桶,则说明民众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是按照垃圾桶上的标识来进行垃圾分类的;反之,如果评定者不能够准确判断照片中的垃圾是来自于“可回收”垃圾桶还是“不可回收”垃圾桶,则说明民众在现实生活中并未按照垃圾桶上的标识来进行垃圾分类。
3.2 结果分析
为了使得研究结果更为简捷,我们将2名评定者的评定结果进行合并。这样,2名评定者共评定了248张照片(2名评定者×62个垃圾桶×可回收和不可回收2种小桶)。实验结果表明,2名评定者对所有照片所来自垃圾桶的判断准确率(击中率:将实际来源于可回收垃圾桶的图片判断为可回收垃圾桶,将实际来源于不可回收垃圾桶的图片判断为不可回收垃圾桶)为56%(如表1)。这意味着,人们在公共场所根本未按照“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进行分类(50%为随机猜测时的比例,Binomial test,p=0.065)。
表1 2名评定者判定248张照片来自于不同类型垃圾桶的数目
大学生在整个社会群体中受教育程度较高,那么大学生是否比其他普通民众更自觉地进行垃圾分类呢?为回答该问题,我们将从大学校园中获得的120张图片(2名评定者×30个垃圾桶×每个垃圾桶的2种小桶)和从公共汽车站,以及公园中的128张图片(2名评定者×32垃圾桶×每个垃圾桶的2种小桶)分开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对于校园垃圾桶中拍摄的照片,评定者的击中率为53%;而对于在公园和公交站牌垃圾桶中拍摄的照片,评定者的击中率为59%。两种环境中的击中率并无明显差别(χ2=0.92,df=1,p=0.37)。上述结果充分说明,民众在现实生活中并未按照现行垃圾分类方式进行分类。
导致不能有效分类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对垃圾分类的意义缺乏充分的认识、缺乏监管或更具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等。然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在于目前的垃圾分类方式没有考虑到普通民众的心理认知结构,不利于其快速、便捷地进行垃圾分类。研究1的调查结果为该假设提供了初步的证据支持:相当一部分民众(占总人数的36%)认为,导致垃圾分类效果不理想的最重要原因在于分类看不懂或看分类太麻烦。研究3试图进一步检验是否是由于目前垃圾分类方式过于抽象,因而导致了垃圾分类效果不理想。
基于语义层次网络模型,我们提出将公共场所垃圾分类方式设置为塑料、废纸(除纸巾类)、其他三种类别。相对于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而言,塑料、废纸(除纸巾类)是更具体的概念,应该有利于人们快速、准确地进行垃圾分类。提出该分类方式的进一步原因在于:(1)塑料是垃圾桶内的主体垃圾(包括塑料袋、饮料瓶、塑料饭盒等),且难以在自然条件下快速降解(如不能有效回收将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也不适合进行填埋或焚烧)。基于此,我们将塑料作为一种独立类别。(2)纸质类垃圾可直接回收利用,且容易被其他垃圾污染,因此不利于与其他垃圾混装(鉴于纸巾易水溶,且属于不可回收类别,因此我们在该类别中排除纸巾)。(3)其他类别中可囊括废金属、废橡胶等物品。这些垃圾不易互相污染,且在公共场所垃圾中占比例很少。
具体而言,研究3(A、B)旨在考察新型垃圾分类方式[塑料、纸质类(除纸巾)、其他]与现行垃圾分类方式的实效性。其中,研究3A考察在未经学习的条件下两种垃圾分类方式的实效性。研究3B在更加严苛的条件下检验新型垃圾分类方式的实效性,即考察被试在学习了现行垃圾分类方式的相关知识之后,其分类效果是否仍然不如新型垃圾分类方式。
4.1 研究3A
4.1.1 方法
选取宁波某大学4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
通过对宁波某大学西校区的15个垃圾桶中的具体垃圾进行拍照,共获得87种垃圾物品的图片。值得注意的是,与研究2不同,本研究是将垃圾桶中的垃圾物分拣出来,对具体的垃圾物进行单独拍照,而研究2则是对整个垃圾桶中的垃圾进行整体拍照。
采用E-prime程序进行编程,向被试呈现这些垃圾物品的照片。采用被试间实验设计,将被试分别分配到如下两种实验条件:现行垃圾分类方式条件下,要求被试判断这些垃圾是属于“可回收”“不可回收”还是“其他”,并按键做反应;新型垃圾分类条件下,要求被试判断这些垃圾是属于“塑料”“纸质类(除纸巾)”还是“其他”,并按键做反应。在正式实验前,让被试先进行多次练习,在熟悉实验程序之后再进入正式实验。要求被试“在保证准确率的条件下尽快做出判断”。实验程序自动记录被试的按键反应及反应时间。
在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基础上增加“其他”这一类别的原因在于:(1)提高民众分类的便捷性。从研究1的调查结果看,民众对于很多垃圾是归为可回收垃圾还是归为不可回收垃圾是不明确的。在实践中(在研究2和本研究的材料准备阶段,我们翻看了大量垃圾桶中的垃圾),我们发现,有些垃圾(如装有剩余食物的饭盒)是不能单纯归为可回收垃圾或不可回收垃圾的(饭盒是可回收的,而剩余食物则为不可回收垃圾)。与其让民众在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之间艰难地做出选择,不如提供第三方案。(2)控制两种分类方式类别数目的一致性。新型垃圾分类方式包括塑料、纸质类(除纸巾)和其他三类,为了控制类别数目的一致性,我们在现行垃圾分类方式中增加了“其他”这一类别。
4.1.2 结果分析
(1)两种垃圾分类方式的反应时比较
在现行垃圾分类方式条件(可回收、不可回收、其他)下,被试判断垃圾类别的反应时是1542ms(SD=470),而在新型垃圾分类方式[塑料、纸质类(除纸巾)、其他]下,被试判断垃圾类别的反应时是1649ms(SD=332)。统计分析表明,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t(38)=0.83,p>0.10)。
(2)两种垃圾分类方式的准确率比较
在现行垃圾分类方式条件下,被试判断垃圾类别的准确率为65%(SD=0.13),而在新型垃圾分类方式条件下,被试判断垃圾类别的准确为是79%(SD=0.08)。统计结果表明,两种分类方式下的准确率差异显著(t(38)=4.04,p<0.01)。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虽然新型垃圾分类方式在反应时上与现行垃圾分类方式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准确率上却显著优于现行垃圾分类方式。
4.2 研究3B
本研究在研究3A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学习有关“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知识能否改善现行垃圾分类方式的效果。如果在学习之后,被试在现行垃圾分类方式条件下能更好的进行垃圾分类(如优于新型垃圾分类方式),则说明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如播放公益广告、加强对民众的垃圾分类指导等)来解决目前垃圾分类效果不佳的问题;反之,如果即使学习也不能改善现行垃圾分类方式的效果,则说明需要尝试新型的垃圾分类方式。
4.2.1 方法
选取宁波某大学8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实验材料同研究3A。
实验程序与研究3A相似。唯一不同在于,在现行垃圾分类方式条件下增加了学习环节:让被试先学习哪些垃圾类别属于“可回收”,哪些垃圾属于“不可回收”。学习过程持续2分钟。2分钟后再让被试进入练习及正式实验。
4.2.2 结果分析
(1)两种垃圾分类方式的反应时比较
被试以现行垃圾分类方式判断垃圾类别的反应时是1629ms(SD=430),以新型垃圾分类方式判断垃圾类别的反应时是1577ms(SD=430),两种方式下判断垃圾所属类别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t(77)=0.47,p>0.10)。
(2)两种垃圾分类方式的准确率比较
被试以现行垃圾分类方式判断垃圾类别的准确率是61%,以新型垃圾分类方式判断垃圾类别的准确率是80%,两种方式下判断垃圾所属类别的准确率差异显著(t(78)=8.20,p<0.01)。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让被试学习现行垃圾分类方式之后,在反应时指标上,新型垃圾分类方式与现行垃圾分类方式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准确率上,新型垃圾分类方式仍然显著优于现行垃圾分类方式。有趣的是,与研究3A的结果进行比较后发现,在学习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知识后,被试判断的准确率并未提高(反而从未学习条件下的65%下降到学习条件下的61%),这一结果可能意味着,如果宣传教育做得不到位,可能反而不利于民众进行垃圾分类。
本文通过三项研究考察了现行公共场所垃圾分类方式的实效性,并在此基础上基于语义层次网络模型提出了新的垃圾分类方式。结果表明,在认知层面上,普通民众并不能对现行垃圾分类方式(可回收、不可回收)形成清晰的认识(研究1);在行为层面上,民众并未按照现行垃圾分类方式进行有效的垃圾分类(研究2)。此外,本研究提出的新型垃圾分类方式[塑料、废纸(除纸巾)、其他]在分类的准确率上明显优于现行垃圾分类方式(研究3A、3B)。总之,民众并未按照现行的垃圾分类方式进行垃圾分类,而采用更具体的,充分考虑民众认知结构的新型垃圾分类方式则可能会促进民众自觉自愿地进行垃圾分类。
纪虹宇,章轲.(2009).垃圾围城.品牌与标准化,18,8-10.
李欣.(2011).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有效解困“垃圾围城”.科技创新与品牌,2,48.
马诗院,马建华.(2007).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现状及对策.环境卫生工程,15,12-14.
沈晓峰,朱建林(2001).宁波市居民生活垃圾适宜分类方法研究.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37-41.
张宏艳,刘晓淳.(2013).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的调查问卷分析.生态经济(学术版),1,395-398.
Barr,S.(2004).What we buy,what we throw away and how we use our voice:Sustainable household waste management in the UK.SustainableDevelopment,12(1),32-45.
Burianova,H.,& Grady,C.L.(2007).Common and unique neural activations in autobiographical,episodic,and semantic retrieval.JournalofCognitiveNeuroscience,19(9),1520-34.
Casey,P.J.,& Health,R.A.(1983).Categorization reaction time,category structure,and category size in semantic memory using artificial categories.Memory&Cognition,3,228-236.
Chan,R.Y.K.(2001).Determinants of Chinese consumers’ green purchasing behavior.PsychologyandMarketing,18(4),389-413
Collins,A.M.,& Quillian,M.R.(1969).Retrieval time from semantic memory.JournalofVerbalLearningandVerbalBehavior,8,240-247.
Collins,A.M.,& Quillian,M.R.(1970).Does category size affect categorization time?JournalofVerbalLearningandVerbalBehavior,9,432-438.
Collins,A.M.& Quillian,M.R.(1972).How to make a language user.In E.Tulving & W.Donaldson (Eds.),OrganizationofMemory(pp.309-351).New York:Academic Press.
DeYoung,R.(1986).Some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recycling:The structure of conservation satisfactions.EnvironmentandBehavior,18,435-449.
Qu,Y.,Zhu,Q.,& Murray,H.(2007).Empirical study on factors influencing residents’ behavior of separating household wastes at source.ChineseJournalof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5,20-27.
Thompson-Schill,S.L.(2003).Neuroimaging studies of semantic memory:Inferring “how” from “where”.Neuropsychologia,41,280-292.
Vargha-Khadem,F.,Gadian,D.G.,Watkins,K.E.,Connelly,A.,Van Paesschen,W.,& Mishkin,M.(1997).Differential effects of early hippocampal pathology on episodic and semantic memory.Science,277,376-380.
Vining,J.,& Ebreo,A.(1990).What makes a recycler? A comparison of recyclers and nonrecyclers.EnvironmentandBehavior,22(1),55-73.
Yee,E.,Chrysikou,E.G.,Thompson-Schill,S.L.(2013).Semantic Memory.TheOxfordHandbookofCognitiveNeuroscience(pp.353-369).New York,NY:Oxford UP.
The Effectiveness and Improvement of Current Way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in Public Areas:A Study Based on Hierarchical Network Model
LIU Yan,LV Sa-sa,LIU Dong-yu,KUANG Yi,LI Yin-ling,GUO Yang,WANG Zuo-jun,YUAN Bo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Ningbo University,Ningbo 315211,China)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urrent way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in public areas,which classifies garbage into recyclable,non-recyclable or others.Furthermore,we proposed a new and more effective way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the classical hierarchical network model.The results of three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citizens lack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what garbage belongs to “recyclable” and what garbage belongs to “non-recyclable” (Experiment 1).In real life,the citizens do not classify garbage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way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Experiment 2).More importantly,the new way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we proposed is more effective in garbage classification,compared with the current way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Experiments 3A and 3B).These findings have implications for government or public administrations in coping with increasing garbage.
garbage classification,recyclable,non-recyclable,concept,node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00791);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2YJC190029);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Q12G01001)。
B849
A
1006-6020(2015)-03-0257-08
** 通信作者:汪祚军,男,宁波大学副教授,E-mail:wangzuojun@nb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