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扬桂
说起邹容(1885-1905,中国近代著名
革命家、宣传家),还有他的遗作《革命军》,只要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说起蔡锷(1882-1916,湖南邵阳人,曾发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是中华民国初期的杰出军事领袖),大家也都如雷贯耳,但说到蔡锷的《腊肠书》,知道的人也许就不多了。
其实,蔡锷的《腊肠书》,就是邹容的《革命军》。
辛亥革命前夕,革命思潮波浪翻涌。一代知识分子开始通过书报宣传革命理想,并制造革命舆论。邹容和著名思想家梁启超的高足蔡锷,都是当时宣传革命思想的急先锋。
邹容是四川巴县人,1885年生,比蔡锷小3岁。1899年,蔡锷赴日本留学,中途(1900年)回国参加起义。3年后,蔡锷再度赴日学习军事时,年仅17岁的邹容也来到了东京。
当时,在东京同文书院学习的邹容,因志在革命,与蔡锷等革命者声气相通,时常到蔡锷就读的成城陆军士官学校来聚会。
当时,一位名叫刘成禺的同学从广东新会老家带来不少腊肠。蔡锷、胡景伊、蒋百里等几个志同道合的青年围炉讨论反清排满的主张,各人轮流发言,由年龄最小的邹容负责记录。每次讨论完后,则烘腊肠为食。如此一个月以后,大家讨论出来的书稿已经成形,腊肠也吃得所剩无几了。
书稿出来后,大家正在讨论给书稿取个什么名称,沉稳、含蓄的蔡锷提起笔来,就在书稿的封面题上了“腊肠书”三个大字。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邹容对蔡锷所取的书名并不满意。1903年,他回到上海后,把书稿交给《苏报》印行,并将书名改为《革命军》,著者则署名为“革命军马前卒邹容”,并开玩笑说蔡锷等“有文章在书中者,皆马后卒也”。《革命军》一书,亟言排满反清,号召人民起来革命,诛杀清帝及满人,建立独立自由的“中华共和国”。邹容此举锋芒太露,果然遭到清政府的迫害,被逮捕入狱并被折磨死在狱中。
《革命军》一书的问世,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开始高涨的标志。由于此书“适合当时社会需要,几乎人手一编,卒赖其言为驱胡建国之本”,辛亥革命之后,20岁就死于狱中的邹容,被追授了“大将军”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