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班级管理网络模型构建与运用

2015-06-23 13:56陈晓婧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辅导员班级模型

陈晓婧

(莆田学院 护理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高校辅导员班级管理网络模型构建与运用

陈晓婧

(莆田学院 护理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班级管理是高校辅导员各项工作的核心,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基于班级管理中存在问题及面临的挑战,提出由班级环境、中介传播、实践载体和学生素质组成的“四维度模型”及由感召力、制度力、创新力、影响力、判断力五个要素组成的波特“五力模型”,指出新形势下两种理论模型在班级管理理念创新、媒介传播、文化建设和工作方式等方面中的具体运用,开创班级网络管理的新局面。

班级管理;四纬度模型;五力模型;高校

一、高校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所面临的挑战

(一)社会环境的变化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飞快,极大改变了经济政治关系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来自世界各地的思想特别是西方列强利用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推行文化霸权,借助网络载体进行传播思想意识形态,颠覆祖国安全,企图消除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及人生观,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使得高校班级管理的开展更为艰难。

(二)学习环境的变化

不少学生在课前、课间都有玩手机、上网、玩游戏、听歌、社交聊天等习惯,多少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加上学生涉世未深,自我防范能力有限,当真、善、美、丑、假混杂在一起的时候,容易被世俗迷惑,价值观趋向现实,学生热衷于在虚拟空间的交流,不愿停留在现实生活中心与心的沟通;下课后又将重心移到社团活动、兼职、宿舍中[1],集体荣誉感意识淡化,不少同学社会责任感缺失,重索取轻奉献,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树立也受到挑战。

(三)学生主体的变化

9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不少学生娇生惯养,自我意识强,这也使班级缺少凝聚力。特别是高校的扩招使得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难以承受昂贵的学费;有的同学入学后学习方法不适,出现学业困难;有的学生因性格孤僻内向,难以合群,人际交往障碍出现了心理危机;有的同学因为个性张扬、思想偏激、情感挫败、就业竞争等因素导致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意识淡薄,班级管理陷入被动。

(四)高校改革的需求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加剧了人才竞争。学分制的实施也使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需要更新[2],除辅导员对班级管理除日常管理外,还要注重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和学生的职业规划、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指导。高校实行后勤化管理后,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多是分开的,不少班级的奋斗目标、团队建设、工作思路不太清晰,多停留在应付工作的层面上,缺少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自我创新的班级组织,班级成员也不能发挥应有的凝聚力、感染力、创新力。

二、高校辅导员班级网络管理模型构建

(一)“四纬度模型”与高校班级网络管理

“四纬度模型”是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的一个新模式,是传统班级管理在工作方式、工作内容、教育手段等方面的延伸,它确定了班级管理工作的培养目标和内容定位,确定了管理的四要素:班级环境、中介传播、实践载体和干部队伍,形成特有的纬度模型。(如图1)。

图1 班级管理的四纬度模型

1.班级环境

班级环境是班级管理的具体体现,包括心理环境、道德环境、学风、班风、文体科技活动开展等。要开创开放、集中、自由、平等的民主管理方式,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将“班级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理念深入人心,进一步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班级活动对同学的吸引力,让同学有家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2.中介传播

班级管理的中介传播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主题班会、宣讲会、师生交流、专题讲座、团日活动等形式都是有效载体,同时QQ群、BBS、微信、博客、E-mail、飞信等网络工具也是不可缺失的教育载体。此外,校园里的报纸、广播、主题网站、手机报等媒介也是班级管理的有效补充,这些媒介可帮助辅导员进一步深化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3.实践载体

辅导员可结合班级实际,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搭建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成员共同参与的实践平台,构建“教师、教室、寝室、家庭、社会”五环联动的实践机制[3]。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在思想意识、学习方法、行为规范、爱国主义教育、志愿服务等方面加以引导,做到“台上互动、台下交流”。如参与社会义工劳动、帮扶救困、公益活动及社会福利事业等活动,也可以参与社区共建、挂职锻炼、勤工助学、生产实习等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

4.干部队伍

班级管理是一个主客体管理的能动过程,辅导员须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尊重和理解学生。可通过“个人申报、他人推荐、规划展示、公开竞选、匿名投票、综合筛选”等方式选拔和培养一批思想素质硬、学习成绩好、管理能力强、道德品行佳的学生干部。同时引进竞争机制,如末位淘汰制,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成为事务管理的参与者和管理者。通过“班级自主管理制”、“导师制”、“班主任工作制”或“学长助学制”等制度,强化学生干部的思想素养和专业技能,组织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社会实践、文化体育等活动,做好心理疏导、帮扶助困、信息整合、学研引导等工作[3]。

(二)“波特五力模型”与辅导员班级网络管理

波特“五力模型”是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在1979年提出的一个企业战略理论模型,在全球范围产生深远影响,借助模型可以优化班级管理,促使班级成员良性竞争[4]。“五力模型”将班级管理不同的五个因素汇集在一起,如图2,以学生为主体,强调个人目标同班级目标的结合,口头教育同教育载体的结合,强调运用规章制度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行为,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发展。

感召力是核心主题,体现在辅导员个人的人格魅力,有较好的社会阅历和对从事辅导员工作的热爱,有良好的个人品行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用自己过硬的工作作风和业务技能去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完善道德品行;控制力是驾驭局势的正能量,对班级实施“控制”,让班级成员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熟练运用各种网络新载体,通过建立班级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同时通过任命学生干部和合理利用学生的长处来实现班级的分层控制;影响力体现在辅导员运用网络媒介了解学生的需求,洞察学生的动机,把握学生的动态,切实解决班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建立起良好的网络沟通方式;判断力是对班级出现的问题予以解决,运用各种理论方法和决策工具进行判断,同时要具备一定的预见、评估、防范和化解危机的能力,在合适的时间实施决策判断;创新力是要结合班级的现状,打破常规,制定新的网络管理模式和方法,在入学教育、纪律教育、行为养成教育、思想教育、专业教育、诚信教育等方面拓展思路,开拓视野,实现班级的科学管理。

图2 班级管理的波特“五力”模型

三、网络管理模型在高校班级网络管理中的运用

两种理论模型的运用可以用“三维模型组合”(如图3)来说明,辅导员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强化思想引领,设定班级奋斗目标,体现感召力;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体现在控制力上,个人的成长要服从大局;通过班级成员参与校园各类文体活动以彰显创新力;在育人服务中增强判断力;在信息传播中扩大影响力;在氛围营造中达到个人素质的提升和班级向心力凝聚的目的。

图3 高校辅导员班级管理的“三维模型”组合

(一)立足理念创新,营造良好氛围

辅导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自身素质,注入服务意识,借助网络载体营造班级氛围,把网络上同形势与政策有关的优秀博文和报刊评论发给学生,帮助学生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将管理学和班级管理相结合,认真阅读学生档案、定期找学生谈心、聆听课任老师的意见、指导班委开展活动,全面客观的掌握学生动态信息;定期进行师生交流和问卷调查,邀请专业老师、优秀校友同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参与微博、微信、飞信等话题互动,在教育中渗透创新理念、自立意识、创业意识;鼓励学生申报大学生科研立项和创新创业项目,积极参加教师科研,促使班级管理科研化。

(二)发挥媒介作用,扩大阵地宣传

辅导员要利用现代媒体技术手段,通过网络媒介寻求班级管理的新方法,占领网络教育阵地。建立易班、班级博客、班级和家长QQ群、BBS、飞信群、微信等,正面引导宣传言论;提高管理的创新力,将课外科技活动、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同教育管理结合起来,提前让学生阅读手机报、就业信息报;及时关注学生QQ签名,关注班级动态,捕捉学生动态信息,增强信息判断能力;利用网络载体来关心学生,开通“网络管理套餐”,开展“开网络班会、看主题电影、发祝福短信、寄电子成绩单、聊热门话题、读网络书籍、唱时代歌曲”;建设班级网络资源信息库,将教学课件、资料下载、就业技巧、职业规划等内容融入信息库,实现资源共享。

(三)强化文化建设,推进志愿服务

构建“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班级管理体系;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强调实践载体的融合,采取开放式和立体式的管理模式,侧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彰显班级文化建设的创新力。开展参观红色旅游景点、企业和实践基地等素质拓展教育,让学生知荣辱、明事理;以学生工作信息管理软件、网络媒体、科学研究和宿舍管理等为载体,在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心理、就业等方面加以指导;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和技能竞赛,开拓视野,完善知识结构;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到社区、小学、敬老院等地参加志愿服务,到政府、农村、企业参与社会实践,构建“政府—高校—班级—社区—家庭”五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达到全员育人的目的。

(四)优化工作方式 促进工作创新

辅导员要立足班集体,设立班级和个人目标,在学期初、学年初、入学初都要设立目标,作为集体和个人的奋斗目标;平等看待学生,严格把握用人关,采取“导”与“管”并举的方式,鼓励后劲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强化学生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注重干部的性别比例搭配,建立干部考核体系、激励机制、反馈体系和评估体系,强化制度力。完善学校、院系、班级、小组的“四级培训”教育体系,实施“一对一”互助工程,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把握学生大学生活周期规律,注重对学生分类和分年级指导,大一侧重法制法纪、职业规划教育;大二侧重心理健康、道德品行教育;大三突出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大四强化就业创业、廉洁从业教育,做到班级管理进课堂、进网络、进社区、进大脑。

[1]黄石莲.班干部参与式管理模式在学生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6):27~29.

[2]腾继波,于游.3G环境下高校班级建设的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71~174.

[3]神彦飞,金绍荣.大学班级管理效力提升:困境、模式与路径[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9(2):156~159.

[4]陆浩东.基于波特五力分析模型的四维动态知识创新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13):71~75.

2095-4654(2015)02-0146-03

2014-11-12

G4

A

猜你喜欢
辅导员班级模型
适用于BDS-3 PPP的随机模型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重尾非线性自回归模型自加权M-估计的渐近分布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3D打印中的模型分割与打包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班级被扣分后